關於宇宙與自身之間的距離 — 《六種練習:蘇詠寶個展》。
Author: Quiyun, 2020年01月16日 23時45分
評論的展演: 《六種練習:蘇詠寶個展》
《六種練習:蘇詠寶個展》,為一感官、感知與視覺交織而出的一場展覽,並於作品之演繹做一理性的、邏輯的鋪陳與呈現。於進入展場空間時,便被展覽所型塑出的氛圍所吸引,並引起好奇心地進行摸索與探究,探究此展覽究竟在展示什麼、表達什麼,如一未知的領域亦或空間,邀請觀者進入其之奇妙世界與探索關於其所理解的與欲想提問的種種事與物之一多感官體驗。
而於此場展覽共有六件作品,每一作品分別以一種中藥材做為藝術表達之媒介,其之原因為藝術家蘇詠寶生於一中醫世家,其於中藥材自幼便開始接觸與了解,對藥材的形體、質地、氣味、屬性等有一獨特的與細微的觀察,便由此積累了其對於世界的體察經驗與觀點,便於此展中,欲透過此一啟發之媒介,進行一向外詮釋之媒介的選擇。而於此之中的詮釋,無關於藥材的用處與療效功能,而為藝術家於其所得到的靈感啟發亦或觀察聯想,並以雕塑、錄像與裝置來呈現,每一作品似乎為一個體,訴說著一使命任務的整理,於人類與萬物間的其內外脈絡點出,似乎形塑出一「之間」的模糊空間地帶,一於形體(物種)的組成差異與一於微物和無限的前後推的差異,藉此訴諸一萬物間的關係之探討,引出於內部與外部及微觀與宏觀的反思,點出關於宇宙萬物間的關係及脈絡,於人們所認知的本體知識面上進行一解構與重塑,建構出一其所欲想進行闡述與提出的不同關係之觀點與脈絡,供觀者重新疏理與於現實認知進行反思及投射。
而於此之中,藝術家蘇詠寶於展覽發想中,除了源自傳統中醫哲學外,亦於著墨於人類精神狀態的科幻小說得到影響,並對天體物理學、形而上學、哲學與心理學等層面及領域有所貫連,而此一貫連於展場中形塑出一氛圍感受,貫穿於作品與展間之中,其一新的聯繫疏理與輸出,使此一新意識的串連慢慢地拓張與蔓延,展開一於本體上的本質討論、其所牽引出的不同面貌的證實提問與一於不同視角將有所變幻的感知等,藉一疏理提出一探討空間的可能性之存在。
而《六種練習:蘇詠寶個展》的六件作品分別為:《第一部:連結》、《第二部:表面》、《第三部:散發》、《第四部:懸浮》、《第五部:流動》以及《第六部:內面》,每一作品似為一獨立的個體,但其之間的邏輯及脈絡漸遞,其之營造似乎又為另一作品之存在,其中的《第六部:內面》的呈現便為如此述說著。
《內面》為展場中體積最小的一雕塑作品,由草本植物磨粉與銅支進行呈現,放置於《懸浮》與《流動》之間,其兩件作品於光影亦或實體穿插、交錯於《內面》此件作品的周圍,似乎形成一虛與實交錯變幻的一氛圍感受,欲探究此件作品需步入此一場域與氛圍之中,觀察一似為一細胞之形體之一模型雕塑。
《內面》,此件作品帶給觀者一與其他作品格格不入之感受,其之原因為其太過於「實」,但於此之中又有些許的虛貫穿其中,其之虛為一事物之總結的虛無之感,那一宏觀與微觀的進一步於彼端的探究之歸納的推出,事物亦或萬物的導出之起點,元素、原子、中子、質子、電子之夸克組成,一由夸克導出之內面虛無之感,眾多夸克所組構之形體的一實之輪廓,萬物之人與物,其之內外關係之模糊界線,於既有的認知的框架視角於以一彈性之輪廓,如此件作品之顏料選擇,其之顏色為由草本植物所磨製而成的粉末而製成的各式顏料與色彩,其之互相融合與搭配,形體之變化,於本質面為一原始之樣貌,其所構成的一呈現,於萬物之組成互為表裡的一呈現,似乎點出了一更為全面的於內與外的形貌邏輯之關係的認知闡述,供觀者於以進行思辯與疏理,對自身所處之世界有一不同視角的體認之觀展體驗。
「閉上眼睛,放鬆肩膀,垂下雙臂,挺直腰板,深深呼吸。讓空氣從身體外面,進入身體裡面;再讓空氣從身體裡面,排出身體外面。感受血液在體內流動,身體在虛空懸浮,神識在黑暗的深處散發光亮。直至,光點互相連結,形成宇宙。」
上述為此展覽中的一段論述,而於此解讀與推論,其一理性的邏輯傳遞似乎為一抽象之闡述,而感官之體驗為一真實的依據與理解,自身於此萬物之場域之中似乎尋得了一位置之存在,此一位置為一方位,於一連結之認知與本體之存在,探索著一不同之疏理,予以自身一釐清之啟發,於自身與宇宙間所存在著的宏亦或微的距離與體悟之自我感知,皆於此展覽中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