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台東美術館「迴游:尋找再棲地與物質記憶」(白適銘策展)
分享 | 瀏覽數: 1576

台東美術館「迴游:尋找再棲地與物質記憶」(白適銘策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高森信男, 2020年01月29日 20時03分

評論的展演: 迴游:尋找再棲地與物質記憶

「地方美術館」所要面對的觀眾及議題,通常和位於首都、企圖和國際各館舍競爭的主要美術館有所區隔。地方美術館的展覽必須要在藝術推廣及教育、回應地方脈絡,以及藝術表現之間取得平衡點。而由策展人白適銘所策畫,現於台東美術館(以下簡稱「東美館」)展出的聯展「迴游:尋找再棲地與物質記憶」則作了一場不錯的示範。

「海舞廳」展場紀實

「海舞廳」展場紀實

在觀看本展之前筆者先查閱相關資料,當時僅是看到展出名單就皺了一下眉頭:展覽名單上列出許多清一色的「大咖」,筆者因而擔心該展是否會和台東的脈絡格格不入。但筆者個人的疑慮,卻在觀展時被作品的選件所消弭。舉例來說,姚瑞中於「迴游」一展所展出的《超級馬拉松:臨王蒙「長江萬里卷局部」》雖非專為台東所繪之作品,但若身處於台東的風土環境中觀賞,則別有一番趣味。《超級馬拉松》一作中可看到不少人物在山水之中健跑,山林之間不時穿插幾棟現代化的小屋,讓畫中人物得以於屋中安適的上網、看電視。看著看著,就驚覺:這不正是許多台東人的當代生活樣貌?

這樣的策展選件安排,另我想起日本廣島美術館(ひろしま美術館)雖然典藏許多法國印象派大師之作,但透過刻意挑選近似廣島地景的繪畫,實際上可以協助民眾了解這些重要藝術家的表達形式。正如奇美博物館收藏比利時畫家Anto Carte的宗教遊行系列畫作,也不免令人聯想起台灣民間常見的宗教遶境活動。

安聖惠《被遺忘的季節》

安聖惠《被遺忘的季節》

回到策展脈絡本身,「迴游」一展嘗試討論移民及「再棲地」,並藉此反映台東自身的社會脈絡。雖然創作者不見得皆來自台東、或於台東居住,但此種生命經驗上的陳述卻可與當地觀眾產生共鳴。安聖惠(Eleng Luluan)的作品《被遺忘的季節》採用包裝水果的保麗龍套及塑膠籃,組裝成輕盈又具備現代感的裝置。陳永賢自2018年起創作的《斗室棲居》系列,以某種3D攝影技術呈現出傳統市場內,不同職人的生活/工作空間,並搭配攝影及展場的裝置,呈現出面對全球化下的地方性鄉愁,以及對於職人的敬重。

陳建北《時津旅渡》

陳建北《時津旅渡》

令人吸睛的是,該展亦展出部分回應時事的作品。譬如簡志剛透過其水墨作品《創世神傳說》系列,調侃了「維尼熊」。而擅長描繪台、港兩地的水墨藝術家王曉捷的《棲息者》系列,則在其香港街景作品中,增添了不少對於當下香港情勢的諷刺。策展人白適銘嘗試讓目前當代藝術論述較為忽略的水墨媒材進入到本展之中,亦是「迴游」一展的特色。

王曉捷《棲息者》系列(局部)

王曉捷《棲息者》系列(局部)

總結來說,「迴游」一展除部分繪畫及錄像作品因動線安排,在展覽中較易被觀眾忽略外,整體上是檔兼顧回應地方脈絡及平衡各類媒材及議題的展覽。展覽使用東美館的兩座展廳,「山歌廳」專注於呈現寫景的作品,錄像作品及議題性較重之作品,則在「海舞廳」展出:此種回應美術館空間應用的方式也頗為有趣。若說該展真有何美中不足之處,應為東美館所印製的文宣,較難直接凸顯展覽本身的精彩內容。

*****

展覽資訊:

「迴游」尋找再棲地與物質記憶
策展人:白適銘
地點:台東美術館
展期: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2月16日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