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光影流動,氛圍光彩流麗—國美館「光之書寫—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元棠, 2020年02月05日 22時14分
評論的展演: 「光之書寫—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光之書寫—2020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於2020台灣燈會活動期間展出,由文化部主辦,觀光局與國美館共同主辦,如同交通部長林佳龍提出「台灣燈會2.0」的概念,將藝術融入公共政策的思考,深化民俗節慶內涵,格局也得以提昇。本展透過質量輕盈「光、影與色彩」營造氛圍,與雕塑、機械相互在環境中共同展現,觀眾行走其中,回味再三,如於遠處觀之,則大風景與作品共鳴,是為城市感性的風采,或可紓解年初至今防疫的苦悶。
本展區自國美館室內延伸至室外,如廣場、 E亭、草原等等戶外空間,白日是雕塑矗立,於傍晚來臨時,戶外作品逐一亮起,在美術館閉館後,戶外延續了展出時間,黑夜如舞台的背幕,不同區域有著不同「風光」,凸顯「光」為創作之材料之特色,雖非具有物理質量,更有可變性,在視覺裡的變化,可大幅改變空間氛圍,也讓現場觀眾以身體移動參與作品。
位於室內展廳的沉浸式作品,為電波接受器(sondes A/V Duo)之<迴聲>(Échos),將空間分隔,與單向鏡內外的層次,展現豐富的視覺感受,以1960的台灣前輩畫家之畫作為素材,運用數位轉譯,延伸創作,觀眾置身內室,那佈滿影像的四周,在單向鏡中,看不見外頭,而看向鏡中折射流動著的光與彩,而聲響則如光、彩動態的節奏與呼應,當觀眾在外室,單向鏡則是可見室內的玻璃,看著「鏡中人」在畫面轉瞬間的黑影,演繹著台灣之過往與現代,在時間之流裡的共同創作。
位於較少規劃展示之用的E亭,是大西康明(Yasuaki Onishi)作品<虛空邊緣>(Edge of Void),黑暗中,鹵素燈下,運用薄膜般透明塑膠袋與感光細線,在風扇裝置緩緩起落有致的控制下,產生有如水母一般的擬生物造型,引起如深海的想像,環繞著作品的觀眾凝神靜默,更散發神祕氣息 ; 薄輕材質有如體現空氣形狀一般,在充滿與消落反覆回歸間,似具象「虛空」之義。
丁建中作品<浮游>位於下凹庭園,由上往下觀,如漂浮樹之間的薄葉,在作品下方處於樹木之間抬頭看,其溫柔的光甚有處在夢境之感,在草坪上的是莊志維作品<森林裡的洋流>,細緻的造型,於夜晚時低調向地面發散彩光,帶出沉靜而生動的意境,而在廣場上,是丹尼爾蒙特韋德(Daniel Monteverde)的複合作品<星座>(Costellazione)與<星星的使者>(Messaggeri delle stelle),結構則是向天空直上一般的巨大作品,造型使人聯想教堂彩窗,然其實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星座,白日時,蛇形線條繁複與國美館外牆成對應,夜晚光彩繽紛綻放,近觀兩個作品相互形成高聳入雲的樣態,遠觀且有壯麗之感。同於廣場和土丘展出的,是姚仲涵作品<光電獸>系列,日光燈本身的微微聲響,並隨著觀看視角的改變,而形成不同線條,觀眾自主尋找完整圓形的視角,在作品之間走動著。土丘上互動裝置依著環境起伏排列,觀眾敲打作品前方的桿子,即可改變光和影的節奏。
於空橋展出的是何理互動設計之作<頻道>,在此展區,是個在通道內的視覺線條之動態通道,在馬達作用下,燈條轉變著,讓空間產生不同邏輯,而本作品預呈現科技媒體之通道,也是串連且不斷變化的載體。
本展得以串連室內室外,讓觀眾身體在空間中的移動被強化凸顯,而與作品距離遠與近,以及作品與城市之間,也相互激盪衍生出更多思考,隨著自然光線改變狀態的作品能夠與場域互動,且展覽動線分布,更要求身體穿梭的行動,一如展覽簡介中所說,讓觀眾得以重新「體驗」國美館 ; 藝術作品運用空間特質為媒材之一,加以形成特異日常的氛圍,或鑲嵌、或轉化,於當代藝術自平面擴充至空間之沉浸包覆感官的風潮中,已然是相當成熟的形式,而科技藝術與各跨領域合作,於特定場域形成觀眾的「日常舞台」,此延伸之「場所感」,則更拓展了民眾對生活環境的感受力,進而形成城市的特色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