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修復的詮釋、歷史的想像,未來的連結「串遊季REUSE」
分享 | 瀏覽數: 742

修復的詮釋、歷史的想像,未來的連結「串遊季REUSE」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元棠, 2020年03月03日 11時35分

評論的展演: 「串遊季REUSE」

「串遊季REUSE」由許哲瑜、郭中元策展,陳宣誠協同策展,展期為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3月1日,邀集十一組藝術家及團隊,包含藝術創作者張簡士揚、版畫家沐冉、設計師莊騏鴻、視覺藝術團隊黑青、藝術創作者黃贊倫、攝影師陳伯義、藝術創作者陳青琳、建築師陳宣誠、插畫家湯士賢、花藝創作者廖浩哲、產品設計師MIKE HE等,展出命題「REUSE」起於修復(Repair)行動,並以創作連結(Reconnect),推進「修復關係」的理念,透過藝術家於特定場域(site-specific)、從歷史文本出發創作,有形自文化資產建築的修復,進而到無形之城市與人情感的修復 ; 此共同展出數個與建物、區域呼應之裝置作品,引發觀眾歷史感之外,又導入當代眼光,將屋舍擬人化,以藝術柔化了場域,讓建物長久被蒙蔽或輕忽之重要性,透過藝術作品再次與觀眾建立情感。展期間包含「陳普與黑青團隊」在臺中刑務所官舍群浴場外圍籬,以留白鏤空的大型畫面,與民眾共創之《黑青共佔》,以及開放報名之「城區串遊體驗」等活動,另規劃「選品串串」,將周邊傳統美食與文化資產一併介紹,可見在時空的規劃中,眼光由鉅觀至微觀,細緻引發各種感官感受,而產生整體的地方共感。

歷史軸線自1892年臺灣府儒考棚始為起點以及主要展場,垂直拉至1938年的四維街日式招待所,本展串連台中舊行政核心區域的歷史建物,分別為—臺灣府儒考棚、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以及臺中刑務所官舍群,(地理位置為民生路、四維街、府後街、林森路、自由路)除行政區,尚且包含了台中女中、育仁國中與台中科技大學(舊台中護校)等等學校,可見這個「老台中」區域的人文風景本為豐富深厚,而透過此展出,讓古蹟修復期間,得以部分向民眾揭露、檢視與欣賞,提昇大眾對於後續修復的理解支持,使得文史地點成為新的地方「觀光」路線,其在巷弄深入淺出的藝術功能發揮擴散。

主展場為具百年歷史,台灣唯一存留的清代考棚,於主展場中,除藝術作品展出,也有文史與建物細節介紹,另參觀當天,建築修復的師傅在場工作著。以新觀點托映、融入老件與建築,新舊結構相應,細節考究與優雅引伸,思考具有根基,並凸顯了內外、上下間的光線引入,讓視線穿透,感受與風、人群的流動感。首先在展場外的《穿梭學霸時光》為藝術家張簡士揚作品,以古人搭乘現代移動工具趕考為題繪製; 建築師陳宣誠自2015年開始主持了城市浮洲計劃,是由「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在城鄉之間,所進行的一項實驗建築計畫。攝影師陳伯義拍攝了民眾不得進入的修復區域,空蕩或傾頹老屋遺跡,並在主展場外的「浮洲」展示攝影作品,使民眾感受與文史之間「再建/見」的意涵 ; 而花藝創作者廖浩哲的《Re-PairStation》裝置,重於材質與造型間的對話,鏡面、花藝與老件共同組成,自過往痕跡直到修復的未來想像。

串遊

圖一:藝術家張簡士揚作品《穿梭學霸時光》

串遊一

圖二:建築師陳宣誠主持之「城市浮洲」建築計畫與攝影師陳伯義作品

串遊三

圖三:花藝創作者廖浩哲的《Re-PairStation》裝置


主展場外,步行不久可達其他區域,藉由漫步,讓感官感受連結巷弄老舊屋舍記憶。例如在台中刑務所官舍群,藝術家陳青琳作品《侘寂》位於沈重的大樹下幾乎傾塌的屋舍,意欲顯現牆內外行走的身影的動線,凸顯時間感,無需多言 ; 設計師莊騏鴻作品《UNFREE》與愛彌兒幼稚園合作,輕質媒材的童稚圖像在牆內對比老舊屋舍與茂盛的榕樹氣根,《HOPE》則以螢光線構金屬,線性將人視線引入巷弄路徑,並隨之起落。在此區域,荒廢、再生的對比十分清晰,屋舍自成頹然的模樣,藉由作品的襯托或回應,重疊時空中的穿梭痕跡。

串遊三

圖四:藝術家陳青琳作品《侘寂》、設計師莊騏鴻作品《HOPE》

串遊五

圖五:設計師莊騏鴻作品《HOPE》、UNFREE》

位於西區四維街日式招待所,版畫家沐冉作品《1938日式招待所》以黑白畫面巨幅呈現,於牆上與建物對應,呈現想像中在其屋舍內部人們的行動氛圍。另外於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中,藝術家黃贊倫作品《哈囉》同在牆上運用圓形徑面與人物剪影的裝置,觀眾的身影與屋舍、作品重疊,想像的歷史動態在此具象。

串遊六

圖六:版畫家沐冉作品《1938日式招待所》


筆者在展期即將結束時「滑壘成功」,得在故鄉舊城區細細觀看,雖時常穿梭其中,然本展讓日常顯得不再尋常。由於台中的都市變遷快速,市政早已遷移,且擴張至新興區域,例如台灣大道,舊城區屬於記憶中熟悉卻又遙遠的風景,此區域矮小的屋舍狹路,對比台灣大道筆直聳立的大樓、寬敞馬路,然期間的時距不過數十年,並非感嘆人事已非的荒涼,而是台中持續藉由文資修復與藝術進駐的行動,如早期著名的「二十號倉庫」(而今因火車後站改建而廢除),後則陸續有了「台灣文學館」、「台中市役所」等地的修復重啟,拼湊起在地意識,拓展漫遊地圖,重燃對故鄉歷史的好奇。文資修復的概念,已不再是彩繪圍牆便「結案」的意識,修復,透過藝術先行,強化地方感,引發民眾於走踏巷弄之間,記憶與身體行動的感受串連,讓理性之在地歷史特定性,在橫向地理點線面的連結,與縱向歷史之感性的情感延續,橫綜之跨越時空,此規劃宏觀,與執行的細膩,或也讓民眾對文資修復的未來,城市的復興更具期待。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