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清塵計畫」魏金禾個展:What remains?
分享 | 瀏覽數: 1164

「清塵計畫」魏金禾個展:What remains?

Author: 林書鉉, 2020年03月19日 22時18分

「有時候遠方喚起的渴望並非是引向陌生之地,而是一種回家的召喚。」

                                                                                         -班雅明《駝背小人》

 

l   再次現形的鐵道倉庫

提到中壢,喜歡聚集在車站附近的移工社群是最常被人聯想起的。但其實中壢除了因全球化而產生的異國風貌之外,在離車站不到十分鐘的行走路程,保有著台灣日治時期風格的中壢鐵道倉庫建築群佇立於此。因時代變遷,倉庫現已有各種不同於過往的新功能,稍不注意就可能忽略其歷史意義,使其成為徒有空殼的「隱形建築」。2018年6月由桃園藝文陣線承租其中一間倉庫,並整修為「中壢五號倉庫藝文基地」營運,也相繼舉辦了一系列重新認識桃園的藝術節活動,隱形的倉庫重返世人眼底。

l   歷史建築的原真性

評估藝術價值時,我們時常援引班雅明對作品原真性(authenticity)的闡釋。發生在無法重來的歷史某刻,絕無僅有的藝術品所具有的原真性,換個角度想,歷史建築不也應當具有其原真性嗎?建築原真性或許是結構技術,也或許是歷史意義,但這樣「崇高」的原真性,搬移至現代的時空背景早已不敷使用。我認為保存歷史建築首要釐清的是在地居民是否與該建築還存有連結。不僅是居民對建築的認識與暸解,而是更深沉的審視建築與人民之間是否還有所關聯,情感連結也好,舊時回憶也好,比起遵循多數認為正確的社會價值,我反倒認為建築與地方的關係必須是被最先確立的。

儘管中壢鐵道倉庫建築群符合了能夠被列為歷史建築的條件,但因其位於市中心,位居極佳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其建物本身複雜的產權問題,因而遲遲未獲歷史建築的官方身份,2020最新一期的桃園都市發展計畫已納入此區,並規劃為車站用地。中壢五號倉庫迎向被拆除危機,文化資產保存的兩難,在此昭然若揭:是要都市開發,朝向全面更新,亦或是保存中壢歷史,緊守倉庫?魏金禾身兼新手文史工作者以及學院出身的藝術創作者,憑藉在五號倉庫的工作經歷,透過「清塵計畫」叩問:「基於何種原因,人們選擇保留歷史建築?而真正被保留下來的又是什麼呢?」


l   清塵計畫—活體塵埃技術(リビングダストテクノロジー)

目前古蹟或歷史建築在被拆除後的再現方式,大多以重建、恢復原始建築樣貌(外觀上,內部結構不一定復原)或是建立相關紀念館的方式為主。清塵計畫裡魏金禾所執行的「活體塵埃技術」,運用了類似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的概念,在未來眾多可能性之中,提出現階段尚未被討論或是鮮少被討論的可能性,而這類型的設計時常是與新興科技合作完成。

「活體塵埃技術」能將長期附著於建築物的灰塵,經由一系列科學培育技術,讓灰塵質變並纖維化。纖維化後將依照當時所依附的建築結構自我生成,進而達成完全複製建築的功能。經典電影「侏羅紀公園」片中,科學家與生物學家利用被琥珀包裹住的史前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經由DNA複製恐龍,再現史前場景。活體塵埃技術亦是使用了相似的概念,附著於建築物的塵埃在培育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就好比複製細胞時,雙螺旋(DNA)所佔據的關鍵位置。魏金禾使用在五號倉庫展演時,所採集到的塵埃,透過該技術,試圖使倉庫在拆除後得以用相同的面貌揭示於眾人。

 

l   科幻陰性書寫的詩性轉換

魏金禾「清塵計畫」包含兩部份,一為在五號倉庫一樓進行的行為展演,二為在倉庫二樓所陳列的歷史攝影文件與錄像作品,以及活體塵埃技術的展示圖。二樓陳列的文件中,是虛實交錯,有的是史實,而有的則是魏金禾對倉庫的想像,他試圖將倉庫歷史編織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版本。另外,二樓的錄像作品沒有配上背景音樂,觀看時倉庫後方不斷來往的火車聲很自然地與影像結合在一起,火車聲就是影片的配樂。這樣自然的結合也是呼應了鐵道倉庫與火車(運輸業)之間曾經的連結,是種對時間、回憶的呼召。

一樓的行為展演是對以往陽具式保存歷史建築方式的反動。拆除與重建是最常見的維護決策,但不論是拆除後依照原建築物樣式的重建,或是拆除後就地興建同名紀念館,這些歷史建築的再現方式,都帶有一種暴力、毀滅傾向。若視這些保存建築的模式為陽具式保存方法,魏金禾此次所使用「採集」的方式,則可視為一種陰性(無關乎性別,僅代表不同於陽具式)的保存方式。

他運用陰性的保存手法:活體塵埃技術(リビングダストテクノロジー),將微小塵埃轉變回建築體本身即是一種詩性的陰性轉換(metramorphosis)。活體塵埃技術這樣詩性的想像,作為一種陰性書寫,使歷史建築本身產生陰性轉換,進而使參觀展覽的人得以短暫地與五號倉庫的歷史產生情感上的共感。這般情感共感即是歷史建築的原真性之一,是不可被取代的,即便彼此的連結是短暫、一瞬的,曾經產生的情感連結會以發生過(happened)的狀態存在著。

 

l   勞動作為時序的重疊與交會  

若塵埃作為歷史建築的在場(present),則勞動即爲再現建築所乘載之時間的途徑。打掃倉庫是日常的例行事務,但即便每日清掃了,還是有清理不盡的塵埃。這般勞力消耗是種枉然,不過當藝術行為介入時,賦予了徒勞新的意義。採集塵埃,是清理(消失)同時也是再生(存在)的重要過程。

當魏金禾開始扮演採塵員角色的瞬間,所有時間都聯繫起來了。是過去,也是現在,亦是未來。塵埃代表著歷史建築的過去,進行中的動作「採集」說明了現在,而虛構的採塵員則象徵了歷史建築未來的某種可能性。透過採集行為,勞動累積的時間與建築所承載的時間得以重疊交會,招喚彼此,使過去、現在與未來相互連結穿梭。

l   What remains?

歷史建築的保存議題一直以來都是文史維護團隊、都市發展推行者、地方政府等眾多權力彼此相互角力難解的燙手山芋,魏金禾透過行為展演,讓美學介入複雜的社會學與經濟學場域。以藝術家的身份站上跨場域的角鬥場,在交織重疊的多方角逐中,提出另一種保存歷史建築原真性的可能性。同時也透過行為展演針對「文史團體實際保存了什麼?又為了什麼而保存?」等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遞出自己的答覆:共感歷史。與建築歷史(時間性)的情感連結,使得保存行動免於淪為部分群眾的小確幸。隱形的五號倉庫,在重見天日之後,可能將再次回歸隱形的狀態,未來若被徹底移除,也許只能在夢中或是某張泛黃照片裡輕輕瞥見它的身影。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