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索拉舞蹈空間《百年樂園》談肢體介入台灣歷史空間
Author: 潘大謙, 2020年03月30日 14時18分
評論的展演: 2020春天藝術節《舞筵自然》環境舞蹈系列—《百年樂園》
在疫情蔓延全球的今天,台灣劇場內常態的表演藝術節目幾乎都停頓了,在這瘟疫恐慌的日子裡,高雄春天藝術節舉辦的「舞筵自然」環境舞蹈系列節目,首演在鳳山市的黃埔新村開展了。在過去的10年裡,高雄一直藉由春天藝術節探索著如何佈署南部首都的藝文格局;今年新增以關注在地環境與藝術融創的安排,正巧成為了突破慣性表演場所的契機,也考驗著高雄市文化局在這波疫情中的規劃及統籌能力。
從地緣政治來講,黃埔新村作為台灣的第一個眷村直到今日,此中蘊涵了自二戰之後大半個世紀生活在台灣的人必須面對的歷史建構及轉向;1948年孫立人將軍統領著部屬輾轉從雲貴經緬甸,再撤退到台灣,以鳳山日本軍官宿舍為訓練基地,將1939年創立在貴州的誠正國小於此復校,並命名為誠正新村。及後,蔣系部隊逐漸遷台,整肅孫系,再更名為黃埔新村,又將村內屋舍間隔更改以便容納更多人口,時移勢易,通婚生養,老者凋零,直到現今的閒置荒廢,經多方爭取,畫為文化景觀。
(圖:索拉舞蹈空間提供/劉人豪 攝影)
藝術在這樣一個歷史跨度與有機結構韌度都如此宏大的空間裡,要如何切入。當然,我們可以在台南321聚落裡一間日式軍官建築裡嘗試上演三島由紀夫的《班女》[1],這是一次絕佳的表演經驗,但歷史帶來的沉重氣氛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劇種。
一個亞熱帶氣候的日本軍官宿舍,一個桂系兵敗的將領,以及往後發生的一切,除了歷史,它也許更多內容是生活編織而成的,裡面或許有不公平的權力,也有該時代的缺陷,但對大部分人而言,發生在空間裡的其實是細碎而真實的生活,這構成了人類思想與回憶所創造的世界,一個有著歷史批判而更多是體會人生的世界。
眾所周知,台灣人曾經擁有由一隻大象所牽引出來的共同回憶,大象名叫林旺,他在被安置於當年的台北圓山動物園之前,其實就是寄養在鳳山的誠正國小。林旺是日本軍在緬甸作戰時負責拖行大砲的戰象,是被孫系部隊俘虜的十二頭大象之一,當他被安置在誠正國小的時候,名字仍叫阿妹。林旺的命運是個悲劇,他不應該當勞役而後終身活在動物園裡,甚至我們認為連動物園搬家都是政治事件,但林旺從36歲被送往動物園直到86歲死去的半個世紀裡,他陪伴母象阿蘭及台灣人對他的關心卻是真實而生活的。
所以,當藝術介入空間,是關乎一種如何看的關係,當我們將視野從歷史空間轉向到空間與人綿綿細碎的關係時,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劫難背後生命的聲音,這聲音不失其作為警惕珍惜生命警語的容貌,只是溫柔了些。
(圖:索拉舞蹈空間提供/劉人豪 攝影)
3月21日週末下午4點,觀眾戴著口罩,糅著剛噴酒精的雙手,索拉舞蹈空間的《百年樂園》在黃埔新村上演,對疫情的恐慌彷彿有著點戒嚴的體會。四位年輕的舞者服裝簡樸,肢體動作呈現台灣年輕舞者的幹練而精準,含蓄的力量又不失優雅,與空間對話是直接的,由於破落的空間窗戶門廊等條件已經造就了豐富的畫面,編舞家劉依昀聰明地善用了大量正面的構圖營造畫面,讓舞者可以駕馭複雜的環境而呈現出身體輕柔的特性。在一兩幕中,舞者的靜態表演彷彿重現了1948年費穆導演電影「小城之春」主角在城牆一角的戲劇張力。
幾個段落中,劉依昀利用寫實與抽象的穿插,道出記憶中的細緻與真實及現實中的殘酷與抽象的對話。「舞台」中常用四分之三切景的懷舊味,四人三角形的入鏡,老婦人進入焦慮,年輕女生淡入,男消失,形成兩女鏡框與外面二重畫面。三人三角形再舞,緊張與輕鬆,老婦人利用環境門口牆壁的身體對抗,產生肌肉的緊張與放鬆,音樂的錯落運用,婦人如入睡般在右,兩位年輕男女的談情細緻在左,不抽象的細緻又調節,再次形成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戲劇背景的表演者林方方,她精緻而到位的演技使得在畫面中另一向度的舞者更具有該段落舞蹈的節奏性,而表演尾段,由舞者引領觀眾進入「舞台」後方,中提琴現身參與,舞者穿梭於環境與演奏者之間,更加強了演出的時空感。演出最後以舞者走出舞臺謝幕,而觀眾留在台上結束。
(圖:索拉舞蹈空間提供/劉人豪 攝影)
如果說,藝術創作是一種超越建構性知識量度的視野,那麼,藝術家可能是那個「看那看不到的,說那靜默的,談那尚未形成的象徵,透過可見、不可見、預知、感覺、嗅覺、隱約的描述,為的是不背叛 (在場)」[2]的人。藝術所察覺的世界,是一個可以不斷詮釋的開放空間,其面貌輪廓永遠只看到一部分,另一部分隱藏。
一個經歷了80年的滄桑空間,一群20來歲的藝術工作者看到的是什麼?以日式軍官宿舍作為底蘊,創作者劉依昀想「呈現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年紀於坊間的情感繼絆,為此段落刻畫出多重角色存在於相同場域的微妙鋪陳,好似當年一戶又一戶的居民遷入又遷出。企圖破除時代與國籍的隔閡,讓當年入住的日本人、中國人、台灣人、到今天的我們,相遇在這一個時刻,共聚共舞。」
(圖:索拉舞蹈空間提供/劉人豪 攝影)
1985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發表了《愛在瘟疫蔓延時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此書以「魔幻寫實」的文學技巧寫作,敘述在瘟疫蔓延的國度裡,一個跨世紀的愛情故事,背後折射了一個社會於大時代中的變幻中人性追求的永恆,今天《百年樂園》在黃埔新村30分鐘小品式的演出,是否試圖擺脫巨大歷史框架,轉而以細碎的動作描述來詮釋這樣一段更生活和更庶民觀的台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