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舞蹈劇場《共舞,共感,共創造!》
Author: 劉筱君, 2020年04月08日 17時36分
評論的展演: 《共舞,共感,共創造!》
「相遇舞蹈節」為三十舞蹈劇場與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合作之舞蹈策展,已經邁入第三年。今年分三系列:「年輕人 想怎樣」、「踹共!誰與共?」、「共舞,共感,共創造」。其中系列C「共舞,共感,共創造」主要是希望能讓舞蹈更親近觀眾,讓觀眾更能親身體驗,可惜最近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有些與觀眾互動的橋段都進行調整。此演出包含三個作品,分別有其不同之特色。
首先第一個作品《洗手訓練班》,此作品為工作坊後之作品呈現。此作品的十一位表演者非舞蹈專長,透由工作坊之體驗共同來完成此作品。舞作結合防疫的時事議題來進行發想,一開始呈現出現在生活中常看見的排口罩橋段作為舞作開場,後運用洗手之口訣「濕、搓、沖、捧、擦」進行諧音聯想,並改變舞蹈元素,如輕重、快慢、方向等進行編排,編舞者穿插其中擔任老師的角色用言語引導表演者進行演出,而觀眾被納入演出中當成旁聽生。過程中也運用了類似Pina Bausch在四季舞走動的編排形式,讓人也想跟隨在後一起舞動。此作品體現出這次演出主題的發想:共創,讓大家一起體驗舞蹈的美好。
第二首作品為《有關舞的嘗試之一》,開始時藉由黃色燈泡球營造出在房間中獨自一人的沉思之貌,透過文字口白述說著什麼,再透過文字的訴說牽引著動作的狀態、身體重量的轉換。中間三人舞的橋段舞者身體流暢相當吸引人,三人透過牽手將彼此連結,動作中透過拉扯、延長、擰轉、移動等,相互影響及牽引。錄音的音效中言語的重疊彷彿像是內心的獨白,不斷重疊、反覆。作品讓人感覺好像有很多可能,又不知道結果是什麼。
最後一首作品《非飛人》,此作品運用了高空彈跳的彈力繩作為舞作的主要道具,運用彈力繩的拉力、彈力來呈現更多動作不同的變化。本以為此作品會運用彈力繩的特性進行許多特技動作的呈現,但看完作品後發現並非如此。編舞者運用彈力繩的反彈力,讓身體可以短暫離開地面在空中停留,看似跳脫了束縛,但其拉著你的繩子最終還是將你拉回原地。相反的因為有了這條束縛的繩子,你反而有了被掌控的把柄。在操控與被操控中,到底是擁有彈力繩能使你飛得更高更遠,還是沒有彈力繩的束縛反而能更自由自在?搭配上音樂令人有神祕懸疑之感,讓人思考在生活中的我們是否因為想爬得更高,反而因此而失去了些什麼。
相遇舞蹈節此系列作品三個主題都不同,但卻與我們的生活有所關聯,面對疫情、面對自己、面對人與人的關聯,可透過作品去對生活中的自己進行連結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