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館「穿孔城市」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20年06月18日 16時53分
"穿孔"一般帶給人破壞整體的感受,但是同時可能也是帶來連結與透明的可能,而在不同有機的穿孔下所帶來的閱讀與理解,可能又帶來對主體有著不同的認知,透過"穿孔城市",策展人可能試圖帶給中產階級觀眾對於城市的不同閱讀方式;另一方面,或者我們也可以延續的提問,展覽是否也是種穿孔呢?或許對策展人來說,透過策展連結不同的作品與概念,"穿孔城市"也是某種關於"策展"的夫子自道。
5月23日到8月9日,在台北市當代藝術館舉辦「穿孔城市」,由黃海鳴擔任策展人,黃香凝擔任協同策展人,邀請十餘位藝術家展出,作品形式包括空間裝置等,除了展覽以外,同時也舉辦多場相關活動,包括『穿孔城市百景計畫』這類型邀請廣大市民一起參與的,或是『最自由的拘束最卑微的生存—城市街角邊緣底層寄生錄』這類型延伸出去的講座。
從策展人的分類來看,我們可以更為清楚的理解,穿孔作為連結城市中不同概念、階級的功能,例如洪譽豪的《無以為家》就很明確的將萬華的騎樓展現出穿孔的功能,同時連結了都市中階級與建築,不過有趣的是,陳毅哲的《觀星者:2014-2020》這類的閒置空間再利用也被放在同一分類中,對策展人來說是,「城市中衰敗公寓聚落及聚落中的另類社群鏈結」,某個程度上也的確是呈現了年輕藝術家們試圖經營空間的處境。
或者說城市中的各種"處境"正是策展人帶著觀眾穿孔後所試圖呈現,從《巨神連線》或《地獄變相》的破題開始到前述《無以為家》,乃至於最後到201展間的五件作品彼此的連結,例如透過《剖視島》來觀看朱俊騰的《八月十五》會與這件作品在關美館展出時有著不同的閱讀經驗,而穿越其中後轉過身,又與《這是人類的一小步,物種的一大步》相遇,《剖視島》在空間中又透過建構將觀眾的身體帶入穿孔的經驗來體驗連結,是個很不錯的嘗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的展覽中,並沒有塞入過度且大量的藝術家與作品,這樣節制的策展做法,對觀眾來說是相對友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