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原民形象的「完整」與「破碎」:「BATU」-Yukan˙Yulaw創作展
Author: author name, 2020年06月29日 20時39分
7月初在台北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有一檔以「原住民議題」為主題,在邊境52號房展出,舉辦為期八天的小型展覽。
展覽由Yukan˙Yulaw策劃,他是一位國小教師,畢業於北藝大藝術教育所,出生於新北烏來部落的泰雅族青年,這次藝術家以「小敘事」的方式,以親生弟弟-Batu為展覽核心主題,拓樸出整個當代泰雅族的生活面貌。
從「風中的小米田」文本出發
觀眾進入展間,會發現空間被分為A、B兩區,A區的空間擺放許多現成物(包含文字和物件),仔細發現空間有許多軍中與生活的器物,並且搭配小型錄像作品(當中可看出當初藝術家的創作文本,為鄭文堂導演的「風中的小米田」劇情片。)
閱讀策展論述,藝術家提到:「本次創作希望透過分享Batu的生命經驗,討論當代原住民青年的『認同』形塑…透過藝術創作,軟性地刻畫出創作人,對於原住民青年生命經驗,與當代處境之間的對話和省思。」
當代原民藝術以傳統媒材呈現的很多,以裝置和錄像切入的倒是少見,尤其原民展覽所探討的命題都相當龐大,以過去的歷史、傳統領域、訴諸環境與文化上的剝奪等主題,議題向來複雜且敏感,但這次展覽卻以敘述「Batu」的故事來取代大論述,看似個人卻隱藏「大敘事」的深層思考。
探究當代原住民的「破碎」形象
例如Yukan在展覽手冊上提到:「當代原住民的形象,其實是一種「破碎的呈現」,不管是社會對於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生活樣貌、文化背景,都建立在零碎資訊的拼湊上。」現階段主流文化在談論原住民時,「原民」總是以一種瑣碎的符號呈現,對於原住民族文化,長久以來都不是以一個完整地呈現,「它」永遠是他者所建構的「模糊形象」而生。
為何原民形象總被建構?因為過去的殖民傷痛,原住民族總是被邊陲不受重視,台灣原民意識的抬頭從80年代的正名化運動之後,經歷了社會改革,爭取在環境、勞工權益、傳統文化上等更多平等的對待,我們不再使用「山胞」、「生番」等用詞來描述,透過教育與社會變遷,我們了解不該「歧視」且平等地看待不同族群與文化上的差異。
然後我們仍不時看見許多社會事件對於原民的不友善,許多權益仍無法完全落實每個原住民族身上,甚至對於原民的刻板印象並沒有隨著時間減少,這種情況可說是當代原民常發生的「微歧視」1現象。
藝術家身為原民,他知道歧視其實無所不在,只是更隱藏了、甚至更加戲謔,他以「破碎」作為隱喻,在展間使用大量的現成物,改變原本敘事多為線性的發展,人物交代被分解成瑣碎的符號,例如錄像裡談論Batu這個人物時,觀眾只能知道一些片段的資訊,對於Batu這個主角,也只能透過現場的文本和資料去略知一二,因為故事脈絡是模糊且不連貫的。
不連貫的影像正好符合當代原民「破碎」的形象,透過網際網路的催化下,反應出新世代資訊的蓬勃發展,族群間資訊爆炸和快速傳播,許多原民的刻板印象因為網路傳遞,演變成一種錯誤的資訊,造成刻板印象更加嚴重,藝術家正是透過這種論述觀點,在展覽的A區很深刻的被比喻出來。
緊接著從A區到B區,觀眾走進暗房,藝術家以植物佈置成一個宛如夜晚的山中場域,氣氛充滿神秘又儀式性。牆上有一道投影錄像,裡面是一位正在烤火的男子,畫面正是主角Batu,他唱著傳統的泰雅古調,態度輕鬆既沉穩,觀者會被他的歌聲所吸引,在那個瞬間,我們可以心領神會宛如在山中的神性(Gaga)2,隨著傳統古調的融合下,氣氛相當和諧且空靈,雖然畫面仍然略顯樸拙,但作品的藝術性藉由這個片段,透過藝術家的裝置很完整的呈現。藝術家曾說,真正的「認同」是屬於個人的,它沒有唯一答案,唯有找出自己感受最舒服的方式生活,才是最好的方式,也因此這個小敘事命題和原民形象,在這個展間被完整呈現。
藝術家Yukan所創作出來的世界觀,透過錄像和裝置,讓人在現今的社會感受到更多溫馨和平靜的哲學思考,它隱含更多原民式的觀點,也就是「生命經驗」的重要性。放眼現在美國社會種族歧視嚴重,種族的對立反應社會的文化與階級衝突,台灣雖不比美國嚴重,種族歧視議題似乎不在主流討論的範疇,但其實當今台灣社會也逐漸融入多元族群,像是新住民、外籍勞工等等,如何擺脫資訊的拼湊,去除刻板印象,重視每個獨立的個體經驗,來取代偏見與歧視的成形,或許Yukan˙Yulaw創作展開啟了一種面對多元社會下的一種對應可能。
1.「微歧視(Microaggression)」(又翻譯成微侵略、微冒犯)是1970年代美國學者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主流社會對於非主流社群的細微歧視行為。
2.泰雅語的 gaga,泛指祖先所定的制度規則、道德準則、祭祀禁忌等等,做為泰雅族人日常生活趨吉避凶的指引。gaga 可視為泰雅族人對rutux 信仰的具體展現,但因著泰雅族人對 rutux
的多重性理解,使得 gaga 在泰雅族的不同生活經驗中呈現出不同的面向。(簡鴻模 2000: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