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館「不均的平面:1957-1983 面向國際的臺灣版畫」(常鴻雁策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高森信男, 2020年09月26日 18時53分
評論的展演: 不均的平面:1957-1983 面向國際的臺灣版畫
此展會引起筆者的關注,不僅是因為該藝術史研究展回應了筆者近日策畫的「秘密南方」一展的同一時空背景,該展同時亦論及當時台灣與國際藝術交流的另一面。該展雖然小巧卻具備一定的野心,對於台灣版畫發展史再論述的企圖從展出年代的斷代節點即可判斷。策展人於此展將1957年台灣/中華民國參加聖保羅雙年展視作某種台灣版畫國際化的起始點,而1983年雙年展式的第一屆「中華民國國際版畫展」則被視作某種被「國際」肯認時代的終結。
展場一景(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在該展的敘述中,「國際」實際上是種隱而不宣的「西方」;甚至更直白地說,「國際」在此所代表的便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治秩序及文化生產邏輯。換句話說,1957年至1983年間台灣版畫創作運動的國際參與,實際上便是台灣美術設法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秩序進行接軌的發展過程。回到1950年代末期「中華民國館」在聖保羅雙年展的參與,由於受到藝術家無法親臨現場、藝評及相關討論需透過中華民國駐巴西大使館從中傳遞等現實因素的影響,其對於拉美、乃至西方藝壇的影響實際上我們並不太明確了解。
展場一景(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但對於台灣內部而言,參與聖保羅雙年展確實使新興的抽象主義運動取代了日治現代美術的傳統,這些新興的國際美術交流平台亦架構出了以「中華民國」為主體的國族想像。透過抽象運動以及鄉土美術兩個脈絡的發展,「中華文化」在台灣缺席的4,700年累積被巧妙地透過現代美術的發展來加以填補,並被宣傳為某種自由中國政治意識形態上的勝利(請參考劉國松當時對中華民國參與聖保羅雙年展的興奮評價)。
展場文獻展出受美國傳媒系統影響之雜誌(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然而在本展中,策展人並不完全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作為參照的主體。美國對於台灣版畫發展的影響,透過《豐年》雜誌等媒體的陳列,呈現了台灣戰後美術發展的主體性,並非過去傳統論述所闡述的如此「自發」。美台互動似乎牽引著台灣戰後美術於國際藝壇的位階,同時亦影響了台灣機構及創作者的視角。
展場一景(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有趣的是,本展以美國登月及阿波羅計畫太空人「訪華」作為某種特殊的藝術史節點:美國的登月計畫不僅刺激了台灣版畫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甚至感染了當時的機構代表:時任史博館館長便將登月一事寫於聖保羅雙年展中華民國館的相關文稿之中。太空人的「訪華」之旅伴隨著嫦娥月宮的改良式中華宮廷舞蹈表演作為背景,接收到了來自蔣宋美齡的「贈畫」,不禁令筆者想起蔣宋美齡的作品亦懸掛於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的展場之內。不幸的是,這也是台灣最後一次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與萬博,隨之而來於外交上的全面瓦解,亦讓王大閎的紀念碑計畫化為泡影。
展場展出之年表,亦搭配該年度之文獻正本一起展出(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在外交全面潰敗之後,台灣實際上進入長期的「鎖國」狀態。在國際美術交流的發展上亦從大方參與國際「一級展會」,轉而必須透過主辦雙年展來邀請國際藝術家來台展出。我們可以說,自1980年代起,隨著台灣的國際孤立態勢,台灣藝壇亦呈現出某種自主性的當代藝術運動。不過這個部分就不是該展要討論的內容了。
回到展覽本身,本展在有限的空間下,盡可能備齊重要藝術家早期版畫作品,並藉此看到台灣美術創作者對於國際風格及現代主義的嘗試。從選件及展覽敘述的構成上,該展自身便充滿了許多細節,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在於相關規模有限。此外,關於畢卡索版畫/印刷品的背景,也稍嫌草草帶過,而無法進一步討論出冷戰時期如何透過複製性視覺展品的手法於第三世界推廣國際現代美術的網絡系統。即便如此,本次策展計畫依舊示範了一場精采的研究展,期盼未來得以發展為更加完整的展出。
***
「不均的平面:1957-1983 面向國際的臺灣版畫」
策展人:常鴻雁
展場:臺南市美術館
展期:2020年9月10日至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