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當一名來自異星的人類學家─淺談「給火星的人類學家」
分享 | 瀏覽數: 231

當一名來自異星的人類學家─淺談「給火星的人類學家」

Author: 韋安辰, 2020年10月14日 11時07分

評論的展演: 「給火星的人類學家」

「給火星的人類學家」於8月4日到9月28日在新北市藝文中心展出,但不同於其他展覽,此次展覽採取以線上展覽網站為主,線下為輔的策展策略;因此,即便在展覽業已結束的當下,我們仍可「線上」逛展。

第一眼走進展間,一個近乎全白、空曠的長廊,對許多觀眾而言,這裡沒擺什麼作品─一個空蕩的玻璃缸、一條鮮紅色的電線、低垂的衛生紙捲,還有幾個熟悉的互動式螢幕─或許他們更傾向認為是還來不及撤完作品。

從這點想來,這些看似「遺留」現場的物件,或許也能想成是21世紀地球人留下的文明遺跡?

試想我們化身成真正的人類學家來研究整個展覽,似乎就能獲得更多除了這是一場藝術展覽以外的看法。身為來自異星的人類學家,必須先把握人類學研究的基本主旨,即「全貌觀」。科塔克所著《文化人類學》中提到關於其定義:

人類學除了連結到自然科學(如地質學、動物學)以及社會科學(如社會學、心理學),也與人文學(humanities)具有強烈關聯。人文學包括英文、比較文學、古典學、民俗學、哲學與藝術學等。這些領域研究語言、文本、哲學、藝術、音樂、展演及其他的創作表演方式。

由此看來,人類學研究範圍廣泛的性質,與現今一切隨心所欲、萬象研究的藝術不謀而合,甚至可以說天作之合的地步了。現在,使用人類學家的濾鏡審視全場,一條電線便是一條線索,配合手中一台21世紀高智慧互動行掌中機,我們得知,這是來自藝術家何采柔的創作《20200610》。現在,唯有現場遺跡線所配合智慧掌中機的解讀,我們方能得到完整的作品脈絡。而這也是「給火星的人類學家」意圖突破的「屈就線上展覽的2020」的困境。

十五位藝術家,按照網頁上的策展理念,是:

以「網頁」作為作品實質發生的特定場所,實體場所則作為作品延伸的界面,佈署與線上作品遙相呼應的索引。

他們結合生物、社會、文化、語言、歷史與當代等許多觀點。嘗試作出不論是線上抑或是線下都不倉促馬虎的作品。

因此,我們從這個展覽解脫而出的一點,是解放觀看的限制─不論是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來觀察展場的諸多「遺跡」,還是在入口處使用其網站,來一場真正的21世紀線上展覽之旅─當線上與線下相輔相成,共譜一齣有機生長的展覽。

在這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杜利安‧高登 的(Dorian Gaudin)《代罪者》(Pharmakos)。九個大小、形狀、花樣各異的參賽瓶子,經過觀眾八星期的投票,每星期摔碎最醜的一個瓶子。最後,最美的金伯利,留了下來。但是遺留在地上的其他瓶子碎片,又有哪位真正來自火星的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能猜得出,這是被一種設計好的遊戲機制打碎的?又或是,這些人類學家將會得出「地球人的特殊宗教儀式」的結論呢?

參考資料:

給火星人類學家 https://martian.beauxarts.tw/

Conrad Phillip Kottak(2018)。《文化人類學》。徐雨村譯。台北。東華書局。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