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藝術終結的時代,以「空」的概念再創新局!
分享 | 瀏覽數: 462

藝術終結的時代,以「空」的概念再創新局!

Author: 李怡芬, 2020年10月16日 15時47分

評論的展演: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空的空間》(The Empty Space)

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終結時代

       當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2004)提出藝術終結論時,也為上世紀末與這個世紀的後現代主義精神做出一個總結,其中提到「無所不包」的時代基本特徵與氛圍,瀰漫整個20 世紀後半葉與今日的各個藝術領域。

      藝術不是真的終結,被終結的是看待、感知藝術的傳統看法與定義。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繪畫?什麼是音樂?什麼是劇場?什麼是舞蹈?什麼是電影?……這種種的反思與發問,也成為近代藝術創作與哲學思潮的靈感泉源。

      什麼是劇場?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以「空」的概念重新詮釋它:「我可以選任何一個空的空間(empty space),然後稱它為空曠的舞台。如果有一個人在某人注視下經過這個空的空間,就足以構成一個劇場行為。」(彼得‧布魯克,2008,頁20。)

      這是一種極具後現代精神與實踐意味的代表描述,一種關於空間、表演者與觀眾三者關係中,最簡單、基本特質的元素抓取,這種感知方式的重新詮釋,也使他成為劇場界另一個劃時代的代表性人物。

 

彼得‧布魯克的「空」與中國《易經》中的「變」

       彼得‧布魯克(2008)認為「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是種虛構、逃避,在劇場中卻是種實驗與真理。這個「如果」,或許就是彼得‧布魯克所指的「空」的概念,一種非封閉性、死板、不變的開放性思維。「空」是一種虛無,卻也是一種無限;因為虛無,所以無所設限與束縛,它可以締造更多超乎想像的可能性與創造力,這樣的思維令筆者聯想到中國《易經》解釋萬物無窮變化的哲理,兩者概念之間有某種程度的契合。

      中國《易經》中的「變」是指萬物無常、無窮的變化狀態,並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萬物運行唯一不變的道理就是「變」(即「無常」),這種「變」同樣無法去設限、控制它,因它的不確定性與不斷的游移狀態,使得人類的思維與這個世界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富有生機與豐富多彩。

      彼得‧布魯克對劇場的一種新詮釋與觀點,無論是他書中提及的僵化劇場、神聖劇場、粗俗劇場或當下劇場,皆離不開劇場行為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與要件—即空間、表演者與觀眾。彼得‧布魯克「空」的概念,彷彿也似在無常的「變」中找尋多種可能性,這些「空」或「變」存在於劇場行為中的演出環境、舞台空間、演員服裝、音樂、演員肢體律動、觀眾與演出者……等等關係中。

參考書目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2004)。《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After The End of Art),林雅琪、鄭慧雯譯。台北市:麥田。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2008)。《空的空間》(The Empty Space),耿一偉譯。台北市:中正文化。

維基百科(2010年6月25日)。〈易經〉。《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8%93%E7%BB%8F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