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張文豪,
2020年11月05日 14時09分
評論的展演:
剛隨著你剝離
疫病讓一切都邁向數位化,今年藝術展覽如何線上化成為一個熱門的討論議題。以誠品藝廊為例—誠品信義店搬遷至松菸誠品,誠品藝廊執行總監趙琍更認為:「如今國際的趨勢將會走向線上,線上畫廊才是未來的主流,因此他們用了兩年的時間規劃,重心將逐漸移往線上畫廊,實際的畫廊展場將會愈來愈式微。」除了誠品藝廊外國內外的商業畫廊也開始做出各種虛擬化的嘗試;美術館、博物館內同樣也在今年做出了各種線上化展演,〈給火星的人類學家〉一展便以實體空間與線上展覽做出直接的討論,該展所邀的藝術家都在過去觀看的體驗中,都相當仰賴空間才能完成創作,如何以網頁做出新的觀看體驗便成為這檔展覽最大的亮點之一,同樣李明維的作品需要透過觀眾參與以及關係展開才得以完成,他今年在德國葛羅皮亞斯博物館(Gropius Bau)進行〈李明維:禮〉(Lee Mingwei: Li, Gifts and Rituals)個展,受到疫情衝擊以往的觀眾參與都未能如預期前來參與,這樣的藝術計畫在保持社交距離與宵禁這些拒絕人類彼此交流的限制下,是否產生新的參與形式或體驗模式也受到討論,然而藝術展演的線上化是絕對必然的浪潮嗎?我想線上化不是一種取代或是所謂的進步,而是會與實體展覽並陳的,空間或是實體體驗對於觀眾或是藝術家而言我認為仍然是重要且關鍵的。
上週六我前往「山屋口口」觀看〈剛隨著你剝離〉一展,山屋口口是由建築師邱文傑設計以「愛山之屋」「台北建築特色」作為兩個核心進行設計,全棟建物有三種不同材質與身體感的樓梯,外露的結構與互連的廊道和半透彈簧布都是這棟建物讓我很喜愛的地方,〈剛隨著你剝離〉一展的發展和策劃都與該建築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在計畫主持人邱韻蓁的書寫中可以看到空間對該展的重要性,她透過協力、討論、共同生產的方式邀請七名年輕藝術家(1990後)以空間為核心現地製作,試圖探問「空間」「藝術」「觀眾」之間的關係,這三者互相交織出多方面的觀賞視角。
活動主視覺 圖片來源 : 剛隨著你剝離 臉書
我前後進入展場兩次,三道不同的樓梯讓展覽的動線有不同的起點選擇,我第一次走進展間的時候,在一條長廊看到的第一件作品是謝佑承的作品,他以蠟燭和投射燈創造了一種隧道的空間感,有趣的是這樣一個通透的空間與隧道感產生經驗上的矛盾,他以視覺給我的身體產生一種經驗矛盾,這種矛盾讓我特別注意到空間與作品間的縫隙和關係,謝佑承的燈投射出一種古典感的拱形,搭配彈簧布的色澤自然讓我聯想到西洋古典的燭台,它是一種經典形式,在投射在布料上的影子中可以清晰看見燃燒的動態,這個動態讓整件作品的雅緻多了一份物外之趣,一種具備動感與時間感的物外之趣。
謝佑承〈有燭〉,2020 圖片來源 : 筆者自行攝影
沿著廊道過來是徐瑞謙的作品,標誌性的兩件鐵雕佔據了一個灰質空間,低限(Minimilism)形式使其物性(objecthood)成為我們觀看的重點,鐵雕中裂開的2mm隙縫塞入了彈簧,其中一件明顯的將癱軟失去彈性的彈簧展示給觀眾,同時置放了一個水平儀,這些現成物的組成,提示了我們在一個有限活動的空間中觀賞,也是一種被擠壓的狀況,失衡的水平儀似乎成為一種身體指示強調著這件雕塑,雕塑了整個空間,右側的結構中也可以看見徐瑞謙的巧思,他安放了數個彈簧讓觀眾感覺這棟建物是被彈簧支撐的,如果沒有仔細的觀察,很難察覺。
徐瑞謙〈2mm-1〉,〈2mm-2〉,〈緊實的黑線〉,2020 圖片來源:筆者自行攝影
抬頭可以看見張伯豪與高德亮的作品,張伯豪以土塊塑型出一張臉,臉因為他設計的定時灑水裝置和陽光,會逐漸崩裂,臉是強烈的道德符號,他的位置從二樓看來是一個由下而上的觀看,在這樣的對位關係中他呈現一種神性(光照加強了效果)或是儀式感,對我而言崩裂挑戰了一種由視覺引起的道德叛逆,觀賞的愉悅也從中而來,而到三樓與該土塑的臉平行時透過空間改變神性也消失,他變成一個頹裂的臉龐一種虛感由心底引出,讓我在二樓的因傷害得到的快樂回到一種罪疚之中,在三樓張伯豪同時置放了一顆水泡蒐集了噴灑在臉上的水,放在我們的面前,在我看來也是一種明確的道德挑戰,張伯豪在此剝離的隙縫不僅此是空間而已了,也是道德的。
張伯豪〈水泡〉,〈巨大的濕潤〉,2020
高德亮〈負向路徑〉,2020 圖片來源:筆者自行攝影
高德亮使用藍色線段穿梭在空間之中與空間之外,回到建物的本質之中,將室內與室外的聯通空間明確的標誌出來,讓在室內的我也按照線段試圖探索他會去到哪,在空間中尋找的時候我的身體經歷各種變化,可能要低身、抬頭或是張望,最後我才會發現原來戶外那一條藍色線段就是室內這條,他們是相連的在這個觀賞的過程中我無意識的觀察到了整個建築他難以察覺的各種角落,精準扼要的表現手段讓我印象深刻。樓梯處江蕎勤以矽膠、不鏽鋼、彈性布等材料,表現我們在登梯的過程關節運動的作態,並且試圖指出各種樓梯讓我們在登梯方式的不同,膝蓋的變化等。陳為榛的作品以不鏽鋼、水泥、浪板等材料製作,材質上很直接的就能連結到施工與建築,然而巧妙地是他在將其冷硬的材質與花卉形象做結合,讓觀眾玩味其中,雅致的水泥不鏽鋼花與浪板上的繪畫,都與空間相映成趣,適切而不喧鬧的存在於整個空間之中,在二樓往上看與在三樓平視該作品都有不同的趣味性,似樹似花盆似裝飾也是建物,看似無關痛癢的物件卻明確的切入空間問題。
陳為榛〈遮銀〉,2020 圖片來源:筆者自行攝影
溫晉豪在四樓以鋼鐵支架與跑馬燈、灰塵等製作了一件回探建築與自然關係的作品,在建築師的設計之中,該空間兩側有預留一個小陽台提供植物生長,但溫晉豪的作品在我看來是有點諷刺的提問;他邀請觀眾以他製作的壓克力掃把將建物中的灰塵集中到植物身上,在視覺上就是一團灰塵土團與一株失色的植物,極簡的手段一個互動的邀請,除了讓我們空間中運動也提問了水泥空間如何與植物(自然)共融?這是一種想望嗎?一種道德安慰嗎?這都是我在看了這件作品後直觀發想而出的問題
溫晉豪〈4Floor〉,2020 圖片來源:筆者自行攝影
總的來說七位藝術家都以細微精巧的方式介入了空間之中,以精準的「物」切開或指陳出建築或空間的各種可能。剛隨著你剝離以鋼筋水泥和玻璃作為諧音,從作品看來每位藝術家也將真實空間剝離開來,如果說建築需要上面三種元素來完成,藝術家就是帶我們去看到這些元素之外的物趣。
陳為榛〈遮銀〉,2020 圖片來源:筆者自行攝影
現地製作難以複製再造,每一次的展示都是一期一會,盡管概念可以複製或再現,但每個空間的靈魂都截然不同,回到前述所討論的展覽線上化是不是一種進步,〈剛隨著你剝離〉以空間/藝術如何發生關係為本體,而要如何在屏幕之中展現這種獨特空間性與身體感,我想仍有困難點,這樣的特色似乎成為實體展演所無法取代的魅力。數位化浪潮不可抵擋的情況下,現地製作似乎幫助我們稍稍抵抗了這樣的猛浪,這次展覽由邱韻蓁主持偕同七位藝術家,針對空間共同討論,在他們的言談中,我知道這只是一個起點,他們有更強烈的動機,試圖探索時代語彙,值得我深刻期待這樣的藝術計畫會如何延續,持續創造屬於1990後的台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