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之愛
Author: 周子筠, 2021年01月21日 11時13分
評論的展演: 液態之愛
「液態之愛」的展覽於11月14日起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展覽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區分為「聲經絡」和「液態之愛」兩組群展,這兩組展將各自以不同的主題反映現今社會與歷史。液態之愛透過藝術對人類未來的生活進行辯證思考,探討網路、大數據及訊息氾濫如何影響當代人的生活。
聲經絡
這個展名是受中醫傳統經絡的觀念所啟發而來──認為人類生命跡象是透過體內的能量(氣血)於「經絡」裡的運行而得以維持。結合了影音文件與藝術作品,故事呈現亞洲四個不同地區─台灣、菲律賓、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聲響文化,以及聲響文化如何作為歷史拓樸的媒介與原料,來映現出一個地方的特殊歷史面貌。台灣區塊主要是藉由一首台語歌謠「雨夜花」如何伴隨著台灣聲響機器演進得以流行至今,探討聲響技術物件與人們心靈共同演進的關係。菲律賓區塊透過詳細影音圖片文獻,呈現菲律賓現代實驗聲響的歷史研究。新加坡展區則策劃了「夢瀾吞唱片快閃店」,介紹新加坡前衛實驗音樂先鋒曹節的故事以及他如何影響現在的新加坡電子音樂。馬來西亞區塊則策劃「銀色噪音:關於流亡的馬來半島局部聲音迴路」,呈現關於大馬國歌的出現、流變與不同版本的樂曲演繹。
以「液態關係」及「液態現代世界」來闡述當代人與人、人與世界的新關係。人們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利與速度感,但因為現實與虛擬世界的隨之擴張與邊界模糊,也同時面對著無論是身體與心理,都需要不斷重新適應的狀況。當今由金融資本與數位訊息主宰的社會,如何在演算法、大數據及資訊無處不在的大環境中,重新思索自我,以及自我與群體的關係,是展覽主要想探討的方向。
印象深刻的作品
《無窮盡的嘻哈曲》
這個作品讓我印象很深刻,是由埃及藝術家哈桑‧汗所創作。此作品透過演算產生器,自動將不同片段的作品重組成新的嘻哈曲,源源不斷地自動產生饒舌音樂,且保證永遠不會重覆。其人聲內容,來自哈桑‧汗邀請的11位嘻哈歌手灌入預先作好的歌詞、人聲、節奏、低音聲線和旋律,通過電腦的演算排列,便能自動產生出永不停息、一直播下去不會重複的嘻哈曲。
《流動性公司》
這個作品作者為希朵‧史戴爾,此作品以影片的方式呈現,講述一位在金融海嘯之後失業的亞裔金融分析師,自那時起,他開始學習武術,並且遵循李小龍的規訓「be water」,然後還在格鬥節目中擔任解說員,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下將自己打造為更懂得隨機應變和適應的主體。影片裡幾乎無時無刻覆蓋或穿插各種關於「水」的影像,或是各種各樣水的3D效果圖,在影片中「水」的意象反覆不斷地出現。而在觀眾席還設置了藍色海浪造型的曲線斜坡,並放了好幾個懶骨頭,不僅有助於意象的表達,還讓觀眾有個舒適的看影片空間。
《結構研究VI》
這是一件六頻道同步的影音作品,由台灣藝術家倪灝藉由把YouTube上所紀錄的物體互動影片,回送(翻譯)為人類最原始製造聲響的方式。先從Youtube裡蒐集來關於災難、衝突、工廠機器、爆炸等等影片,接著邀請三位鼓手以打鼓來模彷影像中的情境,在漆黑的展場中,我們被六個大螢幕包圍,而影片播放時,有時只有兩個螢幕亮起,有時六個同時亮起,讓觀眾有不同的視覺與聽覺感受,像是呈現一部交響樂曲。
參考資料
https://thecubespace.com/project/liquid-love-zh/
https://lingshh-chen.medium.com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