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莎士比亞碰撞音樂劇—⟪第十二夜⟫
分享 | 瀏覽數: 340

莎士比亞碰撞音樂劇—⟪第十二夜⟫

Author: 梁喬雁, 2021年05月27日 12時31分

評論的展演: 台南人劇團⟪第十二夜⟫爵士音樂劇

台南人劇團簡稱「台南人」,此劇為「台南人」經典音樂劇,改編自莎士比亞⟪第十二夜⟫ Twelfth Night喜劇。Twelfth Night,又名《隨心所欲》(What you will)。是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而另一部莎士比亞⟪ XXX仲夏夜之夢XXX春夢無痕跨夜趴⟫為「台南人」跨文化劇場第二部曲。「台南人」現任藝術總監呂柏伸,推動「西方經典新詮」、「莎士比亞不插電」、「尋找劇作家的台南人」及「歐美當代經典」,不僅展現跨文化戲劇製作,更致力音樂劇創作與推廣[1]

    而⟪第十二夜⟫與 ⟪XXX仲夏夜之夢XXX春夢無痕跨夜趴⟫兩部作品,由柯智豪作曲。在音樂製作上,⟪第十二夜⟫耳目一新的爵士音樂風格貫串全場,也襯托了愛情的歡愉。關於音樂創作的部分,在後面另作討論。

何謂跨文化劇場,跨文化劇場的概念起自於1980年「文化互涉劇場」,由於劇場現代觀眾的流失壓力,這時期東西方劇場開始互相吸取不同創作及素材,劇場互相「學習移植」,因此產生了「跨文化劇場」現象;這樣的現象正符合,跨文化劇場的定義[2]。跨文化劇場,朱芳慧將它分為兩類,一是「西劇東方化」,一是「東劇西方化」[3]。西劇東方化的⟪第十二夜⟫作品,趙啟運在時間刻度上,將社會背景轉移到老上海。以原文本描述「薇奧拉的孿生哥哥西巴斯辛在一場船難中失去消息」;以這樣的文本,描述1930年時上海的遠渡飄洋的情景,轉化臺灣本土文化相關聯事物。對比觀看英國國家劇院演出的版本[4],時間刻度也放在二十世紀初的情境,編劇用符合現代觀眾的思維角度重新詮釋莎劇。比較其在文化背景相同情形下,對照「台南人」所詮釋的⟪第十二夜⟫,就能夠感受到跨文化之間的文化轉移的差異性。

對於莎士比亞的跨文化改編,段馨君做了這樣的描述:

莎劇的跨文化改編,最重要的並非其原著戲劇文本,而是改編者與導演如何有建設性意義地解構元經典,將莎劇重新賦予新時代加入新文化元素的解讀。……跨文化表演必須要能夠有擔當不願只重覆既有的戲劇表現形式,……,而不敢突破作積極性的實驗改造與創新。

ㄧ、文本比較

「台南人」在文本上,以更符合文化的話語,讓觀者更能快速地進入情境。就文化移轉上,小丑角色上,也做了些許的調整更動,以更親近於東方人所知的算命先生代表。地點設定及場景的部分,與莎劇文本不同的是「台南人」大多以秦冬梅的家中為主要場景,副場景為一開始的海濱一幕、秦冬梅家宅大門、酒店。而莎劇文本中提及的花園一幕,趙啟運與呂柏伸在這部分並未在舞台上特別的去裝置這一幕。

在人物名稱,女主角以台灣文化熟悉的春夏秋冬,梅蘭竹為命名「秦冬梅」,趙啟運在這文本上將同樣是孿生兄妹的女主角命名「梅東琴」是不是涵指著孿生則令人玩味。在莎劇中⟪第十二夜⟫有著性別的衝突意識存在及同是孿生兄妹卻都失去另一半的哀傷。因此,設想趙啟運在改編莎劇時,是否也特意去強調這樣的衝突性,而在劇情中特意這樣安排。

不過這樣文化的轉移特色,就筆者觀點而言,台灣人熟悉的上海樣貌,也許是因為文化變遷下,歷史轉換下,而成為我們熟悉的文化傳承。與其說是在跨文化下的熟悉,而未盡然能代表台灣的文化特色。

二、音樂劇的創新

莎劇文本在音樂的設定上,一開始即道出音樂與愛情的呼應⎯⎯⎯公爵:「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那麼奏下去吧;盡量地奏下去,好讓愛情因過飽噎塞而死。又奏起這個調子來了![5]」,筆者在此假設,「台南人」以爵士樂的設定熱鬧的氣氛,來呼應著這句的想法。因此「台南人」文本將時代設定在1930年代二戰前後的上海,以此時常出現的爵士音樂兩大系統Big band和Dixieland[6],來貫串全場的熱鬧,成為了一種再詮釋與再創造的跨文化。筆者在英國國家劇院演出的版本[7]內,有發現「台南人」與這版本相同點,即兩者都以爵士音樂Dixieland為主,兩者都有放入觀者熟悉的爵士流行樂。例如「台南人」放入〈說不出的快活〉和〈愛神的箭射向何方〉。這樣的音樂置入,也是在跨文化戲劇技巧內重要的一環,文本結構與音樂間的搭配必須要平衡。

莎劇的劇場,應該適合什麼種型態的劇場場地演出呢?以英國國家劇院演出的版本為例,場地不大,場景是一棟旋轉式的轉場,「台南人」則是固定式的場景。在音樂的部分;英國國家劇院演出的版本,場上只有兩種樂器,樂團則隱藏在幕後。反看「台南人」的樂團定位在開放式的空間,觀眾能直接地接收樂團的表演,甚至偶爾樂團也是演員⎯⎯⎯⎯ 這也是莎劇中設定的樂團為文本角色。但很不同的是,因為大多樂器都是插接電子音箱的聲響,在音量掌控及劇場聲響上的考量,在此次演出中形成音量過大的衝突。

談及音樂劇[8]的特點,趙啟運與柯智豪將整齣戲的音樂與文本,不衝突且不更動太多的文本,做出另類的莎劇音樂劇,筆者在欣賞此劇後也感受到其熱情。

三、結論

莎劇在⟪第十二夜⟫中,放了性別議題及家庭議題。回溯莎士比亞經驗,文本中反應了莎士比亞的失去其中一位孿生兒子的內心哀傷,也因此莎士比亞寫了「哈姆雷特」,之後再寫了⟪第十二夜⟫。反應了,他對於人們面對內心極大哀傷時的另一種表現。因此,實為喜劇的⟪第十二夜⟫,充滿了許多的衝突在內。跨文化的劇場,有趣的地方⎯⎯⎯就在,讓觀者輕鬆的讀取他人文化,而深切探究原始原貌。

 

[1] 臺南人劇場官網。

[2] 段馨君,2012,頁69。意指超過兩種以上的文化之交流融匯,以致於原來異質的不同文化,最後被交匯成無法辨識其原來面目來源。

[3] 朱芳慧,2012,頁24-25

[4] xxxl Piano,2020,擷取Youtube

[5] 網站:http://www.bwsk.net/wg/s/shashibiya/dsey/001.htm

[6] Cambridge dictionary‘’a style of traditional jazz music with a two-beat rhythm that began in New Orleans in the U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7] xxxl Piano,2020,擷取Youtube

[8] 國家教育研究院。在十七∼十八世紀的腳本中,音樂劇一詞常常跟隨腳本的標題,表示該腳本中的歌詞或整齣劇是專為音樂安排而設計。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