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們的語言,說出我們的故事
Author: 許與安, 2021年07月01日 23時24分
評論的展演: 《皇都電姬》
「語言的消失就是文化的消失,文化的消失就是身份的消失」這句台詞作為開場與結尾,其中的警示意味鏗鏘有力的跟著貫穿全劇。
全劇的故事主軸分為兩線,台灣的敏慧因為面臨拆除的電姬戲院回到故鄉,追尋自己的家族歷史,漸漸挖掘出阿公、爸爸、媽媽、阿命阿伯的生命故事,最後意外發現自己以及常月嫻的秘密;另一邊,在香港的小柔,拿著自拍棒開始直播,道出2030年香港以晶片控制語言自由,以及自認是《英雄本色》角色的Mark哥的各種詭異行徑,最後一起對抗黑衣人的鎮壓,這部分對比香港經歷的各種人權、文化消逝和自由的難題,不禁讓人一陣雞皮疙撘。而劇中的兩個戲院,「皇都」和「電姬」都曾各自風光,一間在香港北角,一間在臺南麻豆,在舊時代驕傲的用各自的語言,播著各自的故事,滋養兩地的無數觀眾,卻在時代的洪流下都面臨了被拆除的命運。台灣線與香港線的每個人物也都各自延伸出獨立的小故事與副本,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是平凡小人物,卻各自乘載者不平凡的大故事,劇如人生,人生如劇,在大世界中平凡的每一個我們,不一定每次都能華麗出場,只求每次的出場都踏實無悔。
以台灣走過禁說台語的歷史,以及2030香港因政治限制,禁説粵語的未來式寓言進行對照與呼應,台灣將香港視作兩岸三地的中間點、台灣與中國間的轉運站,台灣與香港似乎一直維持一種微妙的親密關係,不管是莫文蔚雙城故事的「整個3月當你走過下梅雨的台北,香港也會連牆壁也為你心情發霉⋯⋯」,又或是反送中時期被高喊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尤其這幾年因為反中的共同情感結構,讓台灣跟香港出現一個新的想像共同體的可能性,覺得台港是站在同一邊、是被中國打壓的,劇中也安插了許多反送中的時事梗,讓人會心一笑之餘,更對現實的殘忍不勝唏噓。「香港與台灣的距離有多遠?」如果問的是物理上的距離,答案是七百多公里,感性一點的,可能會回答「不遠了」。
劇情的香港線不容忽視的還有Mark哥對於《英雄本色》的癡迷,《英雄本色》誕生在上個世紀八零年代中期,那是新舊價值觀共存的時代,作為一個信奉努力就有回報的新興都市,香港的流行文化反映出草根精神,英雄本色也透露了對香港的愛與擔憂,電影中的角色皆為平民百姓,以肉身相搏去對抗強權,跟《皇都電姬》中小角色對抗政府語言控制形成呼應。香港線的直播視角也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部分,小柔手持自拍棒,直播了語言控制的暴行,也直播了Mark哥熟練的操著《英雄本色》台詞的模樣,觀眾可以直接觀看舞台上的劇情發展,也可以觀看舞台中間小柔掌鏡的影像直播(那部手機裝了語言控制晶片),多一個敘事的視角,更多了一個觀看的視角,觀眾可以自由選擇應該信奉哪種視角,為自由與不自由作出鮮明的對比,而香港在反送中時,許多走上街頭的民眾,也像這樣嘗試透過手機想把香港的混亂與無力感傳達給世界各地,這部分的安排與巧思讓人肅然起敬。 劇情的台灣線中,直到全劇接近尾聲才開口的阿命阿伯,是個沈默但難以忽視的重量角色,這裡的重量不只對於整體劇情的後勁,更包含了阿命背負的重量,能說話卻選擇沈默,以及跟陳生當年的禁忌情感,敏慧回電姬戲院找阿命阿伯的時候,無心的跟阿命阿伯說出「反正你不會說話,所以可以保守秘密」,再對照結尾的全員噤聲,又是一陣雞皮疙撘。
語言的消逝是全劇非常重要的核心議題,對台灣人來說,母語是什麼語言?很多人應該會直覺想到過往使用比例最廣的台語,然而在21世紀的台灣,以台語為主要語言的人口數已不到20%。台語的式微,是許多原因綜合之下的不幸結局,從時代的更迭、統治者的轉換到一連串錯誤的決策,以及對台語的忽視等等,即使近年政府極力透過教育、政策力圖挽救頹勢,不可避免地,我們生活的環境充斥著「漢語中心霸權」,無論是原住民族各族的語言、客語、台語都被當作是「私底下」使用的,儘管近年許多流行音樂、影視作品都融入台語元素,許多年輕人會欣賞或崇拜這些用台語創作的內容,但回歸到日常生活,仍沒有足夠的機會與誘因學習台語。《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曾以電影的角度切入探討這個議題,底片進口限制了臺語片轉型為彩色,簡單說,臺語片=黑白、國語片=彩色這樣的對比,不只是新開發的彩色底片價格昂貴、進口手續繁複,以致民間的臺語片根本比不上背後有公營片廠支持的國語片,再加上政府以日片配額鼓勵放映國語片,於是臺語片逐漸在大銀幕上「被消失」了,最後更進一步的從台語談到了台灣認同,劇中的角色也面臨了類似的局面,《皇都電姬》以電影為其中一個載體,去討論語言的消失與變遷,劇中的台灣台語片女演員陳雪,因為拒說國語加上台語片的沒落,輾轉到香港發展成為了Ophelia常,語言的改變、居住地的改變、姓名的改變......,一直都會深深影響每個人對於世界的認知乃至於對於自我的認識。
語言、文化、身份對於台灣人來說從來都不是陌生的議題,而且在這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每天面臨各種不對等的文化輸出,我們每天接觸的語言及文化是否仍能有足夠的理解與交流空間呢?不管是義務教育的課程中融入的相關課程,或是每晚政論節目上的熱烈爭辯,我們到底是誰抑或台灣文化到底是什麼呢?台灣開放、民主的環境也讓我們可以自由去定義自己是誰、相信什麼,每個不同的觀點碰撞、不同想法的激盪,甚至是激烈的唇槍舌戰,都是給予在這塊土地生長的人們一個思考的觸媒與契機,對於能擁有這樣的空間,擁有辯護或者鞏固什麼的權力與自由,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應該是台灣人的驕傲,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話語權,不管是以什麼語言,什麼視角,都該為每一次的發聲負責,為每一次的發聲感到驕傲,並且要勇敢的用我們的話,說出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