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條件二——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
Author: 林芷均, 2021年07月04日 18時47分
整齣舞台劇從最一開始便呈現給觀眾非常具有畫面感的舞台視覺設計,從佈景到燈光、道具,甚至演員身上的衣著、妝髮,皆是別有心裁的將復古與現代巧妙融合在一起;再加上演員台詞透過不同語言的轉換(閩南語、北京話、英文),增添了劇本的層次感和豐富度。在故事時間線的安排上,以「死後的世界」、「現在」與「過去」三線穿插敘述,善用前後景的技巧,讓台下的觀眾能同時身在第一和第三人稱視角來觀賞,彷彿置身事外,又彷彿參與其中。
在「家祭」一幕,對於主角死亡的設定上,我們能看見傳統台灣喪事文化的儀式進行。而當中有趣的是安排了Tony的角色,雖然整個人充滿西洋化、講的一口流利英文,卻是比在場任何一位還要心思細膩、了解阿嬤生前的飲食喜好。第二幕「巨變」從一封信開啟了舊時代的女性意識,門當戶對、階級複製的悲哀,再加上外在條件自信不足,充分傳達出以前的人們對於相親在社會期待下所背負的壓力與焦慮;同時白色恐怖當年的政府高壓監控人民,使得人心惶惶,百姓有苦難言。在「收屍」的演出過程中,Yuki、阿惠、武雄和老闆娘為不幸罹難的四名年輕男子整理儀容時,老闆娘的台詞說到:「武雄,你是男孩子,怎麼可以哭給女孩子看」我覺得這關乎至今仍然不斷在被探討的問題——究竟一個人的脆弱和悲傷,當性別被牽扯進來時,是否就存在著對錯?倘若身份地位不符,是否就代表著感情的幻滅?
即使武雄和Yuki互相坦白了心意,卻對Yuki出嫁的現實無能為力,「洞房」一幕更是毫無保留地訴說了命運的無情:「這個世上怎麼會這麼不公平?一樣都是人,就因為他的玩具比較多,就可以不用出力、不用出聲,就得到全部。」畫面轉回洞房裡的情形,Yuki彷彿就像隻受傷的動物,受到男方無數的惡言相向和暴力對待。「我不知道台灣的妻子,曾經被丈夫打過的有幾個;不過,洞房的第一晚,就被打到上身下身都流血的,一定沒幾個。」這段從悲慘起頭的「婚姻」,似乎連對孩子都成了夢魘。
但Yuki和武雄深埋下的緣份,卻意外地使兩人「重逢」。時隔多年,地位已截然不同的兩人,在市場那不到十秒的對望,卻滿載了說不出口的人生無常和辛酸。隨著世情不斷變遷,原本看似還能假裝保持完美的家庭,已經產生太多無法挽回的錯誤,丈夫一次又一次的出軌,讓整段婚姻破碎無存,Yuki也終將崩潰於「家變」的局面。
幾年後兒女們逐漸長大,Yuki也從當年的花樣年華步入老年成為一位婆婆,但在時代更迭下,始終沒改變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當年她答應母親要守住的這片土地與房子。可惜房契對兒女們而言,終究只是幾張鈔票,三人成天為了該如何處置房子而不斷吵架。傷心無奈的Yuki再度聯繫上武雄,而這次,她要武雄為他守住的不是青春,不是愛情,而是這名為道義的信念。
Yuki和孫子Tony的對話,著實是整齣戲非常精華、感情流露豐沛的橋段。Yuki所彈奏的音樂,將她這一生的悲歡離合詮釋得淋漓盡致,卻沒想到跨越了語言和世代的隔閡,傳達給誕生在截然不同時代背景的Tony。帶上Tony再次與武雄見面的Yuki,得到的卻是武雄即將遠走高飛,去世界各地環遊的消息。在動身前,武雄提出了和Yuki生病的丈夫見一面的要求,也讓未曾見過一面的Tony,正式見到了自己的爺爺。隨著Tony不斷陪伴在Yuki身邊,藏在她心中多年的故事,終於有了對象能傾訴這一段又一段的陳年舊事。
最後一幕「告別」,時間線又拉回了Yuki過世的靈堂。在眾人的爭吵逐漸淡出場景之外,Tony坐到了鋼琴邊默默拭淚,也許是不捨,又或許是在堅守著要陪伴奶奶,直到她醒來的承諾。武雄前來弔唁時,將Yuki曾委託給他的房契交至Tony手中,並告訴他那是一份責任,讓整齣戲所構建的背景,也就是這棟Yuki守候了一年的房子,有了繼續延續、傳承下去的新希望。
起初我不明白為何要以「人間條件」來命名,看完了才曉得,原來這是一個女人有點真實、有點悲傷,微微苦澀、哀愁的生命故事。生在富貴之家的女主角,從小衣食無缺,彈得一手好琴,對於愛情,懷有著些許單純的憧憬。但在從前父權社會至上的時代裡,對於自己心之所向,她別無選擇,再加上身處動盪的年代之中,女性的自主空間幾乎是不被允許的。因此漸漸地她學會獨自藏起所有秘密,面對種種人生的不如意,她學會為了自己堅強隱忍;風流在外的丈夫四處播種,她也學會昂首挺立、不為任何人的威脅所屈服。即便外表光鮮亮麗,但內心的空洞,卻是她多年來心底最深處的傷痛。「男人永遠都不知道,對女人來說,重要的不是彈珠和尪仔標,而是一種感覺⋯⋯」命運讓她與年輕時的愛戀之人擦身而過,但緣分終究還是讓他們不停的相遇,兩人的愛情從年少時的含情脈脈,歷經了殘酷的成長與社會的現實面,可貴的是即便到後來Yuki和武雄的身份地位、經濟能力似乎相對調了,最後卻仍能昇華成共同堅守一份道義的如親情般的友情。在她生命中的眾多男性之中,孫子Tony是唯一一位答應會陪在她身邊,並且真正付諸行動的男人。起初對這個男孩的角色地位並未相當看重,也許是在「家祭」一幕時,其他家族成員間的爭吵鬥嘴聲,遠蓋過了整個喪禮的悲傷沉悶;但當在擲交時,他卻能一針見血點出問題的所在——「阿嬤平常早餐不吃這些」對於Yuki的嗜好和習慣,他比在場任何一個人都還要了解。雖然在語言、文化及生活經驗上相差甚遠,但同樣有顆善良、體察他人的新,以及同樣喜愛音樂,讓這段祖孫之情多了更多連結。
吳念真導演在幕後的訪談中,提及了當初編寫這部劇本的主題背景設想原因——在那樣的世態之中,兩代之間對人生價值的不同看法。我們的上一代或許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是他們教會我們的是人跟人之間的人情道義;而新一代在受了很多教育之後,得到的反而卻是「在人生裡面,得到的是什麼?」因此透過一棟房子的根本地位,來探討兩代之間對其不同的看法:上一代的人因為某些歷史事件捨不得這個地方消失、想保留下空間,但下一代只想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把它賣掉。在《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中,所貫穿的核心價值便是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而在排演時,也有許多幕令人震撼、甚至真情流露:「當演員自己在演戲時,能透過幾句簡單的對白就流淚的話,我想,這樣眼淚同樣地也會帶給觀眾。」整齣戲中有些劇情的演員對戲,僅僅是透過眼神和沈默,卻能營造出比任何言語還要強大的氛圍。最後,吳念真導演以一段話來歸結整齣戲:「歷史會慢慢過去,但是歷史中的某些事、人和價值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也許這只是一個女人一生的平凡故事,但對我們來說,卻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歷史上不曾記載的眼淚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