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與海共譜內心的詩:2021年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
分享 | 瀏覽數: 1392

與海共譜內心的詩:2021年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

Author: 陳沛妤, 2021年10月06日 16時11分

看海,是什麼感覺?是悠閒自在的渡假時光,或是能夠藉著海的頻率洗滌內心深處?對於生活在繁華都市的人而言,親近自然與接觸大海,彷彿是既珍貴又能逃避現實的一隅。然而,對於本身就住在海邊的居民而言,在這個習以為常的生活場域裡,是否能夠透過嶄新的方式與海洋互動,或是能重新思考自己與海洋之間的連結呢?

由花蓮縣花蓮市公所主辦的2021年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When You Read a Wave),策展人李德茂以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小說《帕洛瑪先生》作為發想起點,試著將日常生活中的「看海」行為,透過當代藝術作品連結到探索內心的沉思與精神想像。展覽位置特地選在花蓮市北濱海岸及周邊連結空間,試圖從點與點之間的交會與擴散,結合聲音與互動裝置等形式,不僅讓前來旅遊的觀光客能夠探索花蓮的小鎮風景,更讓原本居住在花蓮的民眾藉著作品重新認識在地歷史,讓人與地景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作品產生新的撞擊。

海是生活節-1人、作品與動物一起看海 

看海的哲思

不同於坐在海邊的石頭上看海,如果在家中的書房就能看到海,似乎是每位海洋愛好者心中的夢想,而李德茂、高任翔與的《海浪、小石頭與帕洛瑪先生》,就將這個美麗的夢想化為現實,邀請大家可以坐在舒適的書桌前看海、閱讀,享受整個太平洋環繞的海洋氣息。在藝術史裡,以海洋為主題的作品,經常代表著一種嚮往、冒險與佔領的精神,例如古典油畫中,驚濤駭浪的效果隱喻畫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在此次展出的地點北濱海灘,是相較風平浪靜的悠閒公園,適合透過擺放書桌與收音機的展現方式,讓參觀者可以享受海洋帶來的淨化。為了此次展覽特別開發的海浪發電設備,希望能讓作品在白天與夜晚都能使用,特別是書桌上的檯燈必須要藉著海浪拍打啟動發電機的通電裝置才能發亮,如同藝術家邀請海洋一同創作,透過發亮的燈泡展現海洋的訊息。卻因為機械裝置仍在實驗階段,無法預料各種海洋的狀態,彷彿海浪發電機被大海還給了藝術家,與書桌一同在沙灘上展示。這樣的過程卻也是機器實驗中很重要的一環,展現人與海洋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永遠無法預料海洋與機械的想法,如同《帕洛瑪先生》一書裡關於海洋而折射出的各種想像,呈現藝術作品在海洋中引起各種有機的對話。這些過程就像呼應作品本身,藝術家希望帶給觀眾思考海洋與自我的哲學、文學對話,彷彿海洋也在這之中書寫了屬於自己的一頁。

海是生活節-2李德茂、高任翔與的《海浪、小石頭與帕洛瑪先生》

相較之下,鄭先喻發明的《沙箱》是一台會自動搜尋行動裝置訊號的機械設備,將文字自動傳送給接近此裝置參觀者的手機,如同賦予海濱一個角色設定,讓觀眾自行體會大自然的海濱在透過當代通訊設備時,想與人類溝通什麼樣的訊息。此次鄭先喻所設定的文字,談論月亮從海洋升起,以及從零到空無等內容,看似是傳送給觀看者沒有特定順序的話語,實際上卻像是此裝置讓海洋透過簡訊寫一首可變動的哲學詩。觀看者無法回應機器的訊息,就如同使用裝置的人類被大自然觀看與監控的感覺,我們只是大自然之中一個渺小的物體,有趣的是機械因為日曬過熱導致感應偵測有限,突顯了機械與自然的脾氣。這件作品同樣帶著機器實驗的概念,透過此機械作為人與海洋之間溝通與實驗的中介,讓我們又更進一步的理解與幻想自然/海洋/機械的哲思行為與人的交流。

海是生活節-3鄭先喻的《沙箱》

 


時空記憶的凝結

如果地景能夠自行說話,那他會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訊息?鄭文琦藉著《南洋放送局:東線無戰事》的概念,將不同文學家曾經在花蓮居住過後,所書寫並留給後人的文章,透過不同種族的配音員,以讀小說的廣播劇方式,訴說著跨越時空的花蓮外史。在地點的選取上,鄭文琦選擇從海跨度到山,總共選擇了六個地點,讓觀者可以依循著地圖指示前往不同的秘境,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市場周邊,又或是針對花蓮當地在日殖時期發生重要歷史事件的場景。觀者到達各地點之後,透過掃描QR Code的方式,

在觀看熙來人往的花蓮日常之餘,同時透過廣播作品聆聽這塊土地想要跟他人分享的回憶,是一段來自二戰之前的時空記憶。其中一件位於松園別館的作品《立石鐵臣,〈戰時篇 勇敢的士兵〉》,講述了士兵從基隆港出發到花蓮港並在當地挖掘壕溝,這段過程中糾結的心境,呼應了此地原為1942年的花蓮港「兵事部」辦公室的特殊地理意義,以及對防空洞的想像,突顯了美崙山在日殖時期的花蓮史中就已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據點。

海是生活節-4鄭文琦《南洋放送局:東線無戰事》

巧合的是,身為花蓮出生的藝術家邱承宏發現到松園別館旁的忠烈祠有一匹銅馬雕像,在肚子下方有被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塗改過的日殖時期刻文,讓他不禁想起自小在美崙山上的步道旁看見許多有趣的水泥動物雕像。兒時的他總認為這些以外來物種為主的動物雕像,在步道上觀看著經過的人,人們彷彿被這些動物監控了,或者這些動物在此想要告訴人們神秘的故事。長大後他再次回到這些步道,發現動物消失了,卻不是因為被移走,而是年久失修被雜草或土地覆蓋住。他認為這些動物的存在不僅代表著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也隱喻權力(政治)轉移的過度,更延伸到當代許多大型藝術節慶之後所留下的作品(雕像),是否有延續維修管理等問題。因此,他將這些動物雕塑整理之後四處展出,進行《水泥動物園》計畫,此次也將這些動物移植到北濱公園。這樣的過程,似乎透過展示修復作品,喚起花蓮居民的兒時記憶,動物作為一個符號象徵,隱喻花蓮凋零或未經重整的歷史議題,而動物展演與動物權也是當代最熱門的爭議,這些代表著藝術作品的殘缺動物成為一種奇觀,但我們認為自己在觀看動物的同時,卻也能感受到動物觀看著我們,面向大海與之對話,似乎渴望解放在雕塑內的靈魂,卻又藉著看海而梳理自身被困在花蓮的生命哲思?

海是生活節-5邱承宏的《水泥動物園》

回到《帕洛瑪先生》的故事開場以帕洛瑪在海灘漫步並與裸女眼神交換的瞬間,帶出了「看」與「被看」的「觀看」議題,探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心理關係。此次「當你看了一個海浪」的展覽作品,圍繞在海洋、土地與物件串聯之後帶給人的主客轉移,以及當代如何重新看待過去歷史的方式。當看海不再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之後,我們能從自己原生的土地,小至花蓮大至台灣的時空地理,甚至在這個因為疫情而全球重新自我調整的契機之餘,重新關注、認識與反思自己與自然的關係,透過看海來衝撞自己的內心語彙,並與之譜詩?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