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置入日常
分享 | 瀏覽數: 567

置入日常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譽仁, 2021年10月25日 07時23分

評論的展演: 長場雄『Be Thankful For What You Got 感恩日常』[雲清藝術,2021.10.16-10.30]

長場雄 SK4 壓克力顏料、畫布 90x116.7 2021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0.16長場雄 SK4 壓克力顏料、畫布 90x116.7 2021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0.16

長場雄善於用線條俐落地捕捉人物的日常神態,作品人物很多取材自電影與藝術名作,觀眾可以從作品中輕易地喚起對於原作的即刻印象。他於2014年為『POPEYE』製作的封面「三明治男孩」讓他大受歡迎,此後來自時尚品牌與廣告的邀約不斷。這次他在台北雲清藝術的首次個展『感恩日常』延續了他個人鮮明的風格與超人氣,當我來到展場時,正有許多觀眾站在作品前拍照,彷彿是在路上巧遇素顏逛街的明星一般。

在成名之前,長場雄輾轉地在商業市場與自我表現之間摸索自己的風格。他在十歲時因為父親的工作搬家至土耳其。他跟著一位當地的畫家學畫,二年後要回日本前,在老師家的院子辦了人生第一次個展。回到日本後他暫離畫畫,直到升學前決定報考東京造形大學設計學系。畢業後,他在T-shirt品牌設計公司工作。約六年後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後,他多方摸索各種風格。在與藝術家河村康輔對談時,他表示這些嘗試雖然都得到不錯的效果,不過他自覺無法與真正強大的風格相匹敵「就這樣,與其補強自己的弱點,不如就自己覺得有趣的部分加以發展,在不斷地進行自我確認的工作後,就變成了現在的作法與風格。」(UT Magazine, 2021.3.4)

不過,當我在展場裡,站在馬諦斯(Henri Matisse)、畢卡索(Pablo Picasso)與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劍玉玩偶前面,思考著「什麼是長場雄的特色呢?」時,線條卻不是唯一的答案。這些大師對他的影響顯而易見,特別是馬諦斯,長場雄歷次個展中畫過許多向他致敬的作品。從這些作品可以看見他在保留原作特徵時,如何調整成自己的調性。例如「The Music」將同名原作(1939)中的背景簡化,轉向以人物的身形為焦點。「SK4」則是將原作「在紅色背景中的睡著的裸女」(Sleeping Nude on a Red Background, 1916-1917)中的黑貓改成古董留聲收音機。該留聲收音機是1956年的產品,SK4是機器的型號,藉此他將馬諦斯的年代往前快轉,但保留了某種摩登經典的味道。

藝術家還讓「SK4」的裸女穿著長襪,不過挑逗的意味也僅止於腿上的二條線。儘管他的創作隨著不同的品牌企劃進行變化,但是大致上維持著溫和、風趣並且貼近日常趣味的調性。為此,他刻意地鈍化原作尖銳的構圖,降低人物戲劇性的表情:他讓「Death Proof」電影海報的女主角收下巴、讓階級議題變成約翰藍儂T-shirt上的標語,甚至連皮卡丘都不再放電。另一方面,同樣的做法也將劇照中的名人從劇照裡置入日常,讓他們更接近生活中的人物。他的線描能力還為觀眾保留了認出明星時的驚奇,至於這些明星在街上拿著槍、抱著花盆、牽著布娃娃熊只是更凸顯出他們身為演員的角色--他們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

他的風格除了仰賴耳熟能詳的流行與藝術經典外,也傳達著大眾都了然於心的布爾喬亞文化慣習與價值,大多數人都在這樣的限制裡工作,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中深掘、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並且成功。

長場雄 Matisse, Picasso, Hockney 劍玉玩偶 2021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0.16長場雄 Matisse, Picasso, Hockney 劍玉玩偶 2021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0.16

他的風格說服力還來自於他對自己的集策(curation),他在2014年8月開始每天在Instagram(IG)上傳一件作品,後來選件集結成隔年的個展『A piece for a day』(MIDORI.so2 Gallery,東京,2015.4.24-5.7)。這些作品畫在連鎖旅館ACE Hotel便條紙上,據他所述,開始運用這些便條紙是在2013年,當時他在紐約投宿的ACE旅館看到便條紙時,讓他回憶起以前父親去外國出差時,偶爾也會把這種便條紙帶回家。後來在2019年個展「Express More with Less」(Gallery Target,東京原宿,5.1-17),他將便條紙的作品轉畫到大尺寸的畫布展出,畫布上面也保留了原本的旅館印刷標籤,並將他與父親的故事當成展覽論述的一部分。

從便條紙到畫布是個將個人記憶從材料轉化成象徵的過程。換句話說,從長場雄開始摸索,一直到發展出現在的風格之後,「自我設計」(self-design)一直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這不是單純的展覽行銷手法—在品牌設計裡,這類行銷工作另有專人在負責—而是在當代藝術裡,透過自己的社群網路適度地拉近藝術家與觀眾的距離,已經成為藝術家創作生涯的一部分。

名聲拉近了他的個人氣質、工作與生活。他在接受日本NEOL雜誌訪問(2019.6.14)時被問到:每天在IG上畫一張圖畫,會有點子枯竭的時候嗎?他回答說當然有,但是既然已經決定要每天這麼做了,那就要這麼做。在發展出這種風格後,他就以這樣的方式催促自己。「要畫呢還是不畫,如果是Yes or No、那就是Yes,就是這樣。」

不只是電影明星,長場雄也將自己與工作置入了日常中。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