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藍色經典《BBC藍色星球II 台達50影像音樂會》
Author: 張徨裕, 2021年10月30日 08時35分
評論的展演: 《BBC藍色星球II 台達50影像音樂會》
原訂於2021/05/21週五晚間演出,由於疫情攪局,該月底許多展演被迫變更,《BBC藍色星球II 台達50影像音樂會》(以下簡稱藍色星球2)也不例外,許久之後終於公告於2021/10/22週五晚間進行演出。這次場地選址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表演廳,在這算新的場館讓人更充滿期待,想知道它會為這場表演帶來怎樣更好的觀看體驗。
這次藍色星球2是台達電子創立50年活動之一,除了影像畫面,還有姜智譯指揮,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合唱團與李家維教授(主持)共同參與演出。2017年BBC Earth釋出Blue Planet II,比起2001年的The Blue Planet,這次技術更為先進,具備更清晰的畫質與更深更廣的內容,讓活在陸地上的我們得以一窺,那貌似宇宙但卻和我們處於同個星球,不同的樣貌。相信看過相關紀錄片的人都對這些畫面難忘,不只驚訝有別於我們生活所認知的環境與「動物」,同時也有感於它氣勢滂薄的原聲帶。而這次演出就是重新呈現了藍色星球2的畫面與音樂,將紀錄片擷取並分為16則主題,搭配敘事重新呈現。
這次演出請了生物學家李家維擔任演出主持人(旁白),演出共16篇,每篇都有一個主題、畫面與音樂,在篇章之前李家維會向觀眾進行曲目介紹,這樣的動作讓整場演出變得極具教育意義,先幫觀眾建立地理位置與生物的初步畫面,隨後演出才展開。筆者觀察現場觀眾年齡層分佈頗廣,國小學童到白髮長者都有,因此這功能可能是在分散演出中緊湊的壓力,讓特定觀眾在體驗上不感到緊迫,也更好吸收,更重要的是讓畫面變得顯而易懂。但旁白並沒有字幕,而僅是國語的口語說明也不太確定對外國或不適合辨識人聲的觀眾是否友善。另外,對期望「完整體驗」的觀眾來說這可能是很困擾的安排,故事主題與內容在節目單內幾乎都有,觀眾沈浸了幾分鐘後被打斷又要重新進入狀況,全場演出不斷輪迴,雖然能理解這種安排,但是否有更順暢的體驗模式能參考?
再來是演出畫面,宣傳主打「身歷其境8K超高清投影」現場主持人也提到「藍色星球是用4K機器拍攝,但我們是用8K技術投影」,讓筆者妄想這是會體驗到類似4DX技術的高科技音樂會。而最終呈現的畫面也沒讓人失望,紋理、波浪、灰塵都沒有馬賽克感,整體動態也非常流暢,切換間都沒有一般戲劇的等待感,畫面呈現有一定的水準。但也因畫面過於「完美」讓配合的燈光效果顯得很混亂,就以開演前的等待畫面舉例,投影幕上呈現一顆自轉的地球搭配藍色星球2字樣,但最上方一直有燈光架的倒影,看了非常奇怪,是燈光角度沒處理好嗎?還是由於場地因素真的無法避免?另外,投影畫面雖然細緻,但其實投影幕橫向的中間一直不時會出現很像「極光」的光影,非常確定那不是藍色星球2的畫面內容,看到後來也確定它並不是主辦刻意加上去「美化」的效果,因為出現的時間點與顏色並不合理,這些現象都嚴重影響觀看體驗,不禁讓人懷疑難道測試的時候沒有發現嗎?
接著是由姜智譯擔任指揮,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合唱團所帶來的音樂演出。此處筆者僅是表藝業餘觀眾因此無法給予太多專業評價,但就藍色星球2紀錄片的原聲帶重現,整體來說是良好的,非常有紀錄片被拉出螢幕,快觸手可及的感覺。幾個有趣的地方,音樂會分為前後半場,前半場畫面與樂團的搭配似乎非常仰賴指揮的判斷,有時指揮需要抬頭看畫面才能決定是否開始,不確定是否技術端操作或因為有旁白等因素所以造成時差。這種狀況在下半場得到明顯「改善」,下半場的指揮能與燈光效果配合開演,不用再抬頭看螢幕,整體流程順暢許多。另外,演奏偶爾會有不整齊的感覺出現,聆聽時小部份片段會出現斷層,這種感覺在欣賞校園管弦樂團演出時也會有,但在BBC釋出的原聲帶管弦樂錄製影片中就沒有這種唐突感,不過整體還是順暢且動人的。另有個小可惜的是,因為紀錄片本身有聲音,有時會分不清處哪些聲音來自紀錄片或者樂團,但合唱團的人聲就沒有這種辨識不清的困擾。16篇故事結束後,關掉投影畫面讓管弦樂團進行最後一次演出,這是筆者認為整場最棒的地方,我們的目光終於能聚焦於表演者,而不再是分散式的感官體驗,是個很棒的收尾。
這次藍色星球2音樂會不那麼像單純演奏,也不全然是高科技的展現,整體來說可圈可點,夾在中間的定位我想是考量受眾與主辦週年紀念所設計。撇除館場的指引與服務,其他重現藍色星球2的內容基本上沒太多問題,但上述提到的旁白與投影幕,不僅讓我嚴重懷疑這場演出流程設計的專業度,畢竟這是一個企業的週年活動,主打重現一部史詩紀錄片與現場管弦樂饗宴,又比預定演出時間延長了至少四個月,觀眾期待度是很高的,週五的晚間藍色經典的感動確實收到了,但對演出的流程設計感到小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