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人與鬼的界線,獨與眾的區隔——《聊齋why we chat?》
分享 | 瀏覽數: 174

人與鬼的界線,獨與眾的區隔——《聊齋why we chat?》

Author: 王沂紳, 2021年10月31日 23時25分

評論的展演: 聊齋why we chat?

從尼采扯著喉嚨對著世界吶喊:「上帝已死!」開始,人所要面對的變不再是「應該如何贖罪」、「應當怎麼上天堂」,而是一種超越了世界邊緣的、龐大的孤獨感。當上帝(或說神)不被一個人認為是存在之時,人便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背負全然的責任——沒有絕對正確,同時沒有絕對的錯誤。若簡單地將人生比喻成一條路,那在選定路線之後,無論最終看見何種風景都是自己的事。

 

香港導演林奕華改編中國志怪小說的經典《聊齋誌異》,將現代人在對話下的孤寂感與文學經典結合。我們可以在舞台上看見一面可以移動的牆,而在劇情的推演,舞台上的空間從飯店大廳轉變為水療空間、各式不同的飯店房間、蒲先生與胡小姐初次見面的酒會現場等等。隨著牆面的推動,配合燈光設計在舞台上透過光和影切割出來的不同空間、不同的空間感。而隨著觀者漸漸發現舞台上的空間是穿越了陰與陽、人與鬼的界線,各個演員的肢體、被切割的舞台空間,似乎就像兩者的分界被模糊、拉扯、推擠。移動的牆面甚至會與演員進行互動——就像一堵高聳的、看不見邊際的、強烈的無助感、孤寂感向角色撲面而來。再加上多媒體投影的設計,我們可以看見降下薄如蟬翼的投影布幕,除了投影之外,也可以看見布幕後的演員的剪影。整場演出將近三個小時,舞台設計與調度琳瑯滿目,令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

 

《聊齋誌異》身為中國志怪小說的經典,裡頭有許多章節都曾經被改編為影視作品,例如倩女幽魂等。貫穿《聊齋誌異》的是人與鬼之間的分隔,在科學不普及的清朝,人們對於鬼神是抱著敬畏的心,但讀者卻能夠在這本小說裡頭看見,人與鬼其實沒有什麼分隔,甚至有時候比起人類還來得重情義。而當「上帝已死」被眾人所知曉之後,面對自身的存在成為必要,且讓人不願意面對。《聊齋why we chat?》的文學顧問楊照,就在節目冊中提及:「就像蒲松齡絕大部分的故事,你會碰到妖、狐等奇怪的東西,都是因為你alone。」當我們反觀現代,便可以發現大多數人是拒絕獨處的。然而獨處之後我們才能發現,原來鬼比起人是更有情義的。就像劇中的蒲先生與胡小姐都在分開以後,才認知到自己對於對方的想念。身為活在現代的所有人,能夠十分輕易地發現網路的發明使得獨處變得更為困難。

 

在《聊齋why we chat?》裡頭,觀者能夠注意到現實與虛幻、人與妖精的同時在場、相互對質,更是緊緊地扣住「不獨處的不可能」。這獨處的必然似乎就是林奕華導演在舞台劇裡頭,探討兩位劇中角色為什麼聊天。只有在仔細審思之後,方能堅定地擁抱對方,就像尼采在宣告上帝死亡之後,面對人類的無法以語言描繪的孤獨感時,才能夠思索人應該怎麼獲得自由。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