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未至之城」中,九組藝術家推薦
分享 | 瀏覽數: 1696

「未至之城」中,九組藝術家推薦

Author: 莊棨惟, 2021年11月07日 19時11分

評論的展演: 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

 

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於10月30號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開展,展覽囊括38組/位藝術家、15個國家,除了有大量的錄像作品及文獻資料,又涵蓋了裝置、雕塑、攝影以及傳統書畫等多種媒材。展覽距今已經開幕了一個禮拜,本文從此展中選出9位(組)藝術家先行簡短評論,並私以為本次雙年展推薦必看作品。(其他展覽內容的相關評論將後續新增)


劉玗+吳思嶔:《逃逸路線》

若是順著劉玗+吳思嶔的創作脈絡,可以感受到這次的《逃逸路線》堪稱集過去大成之作。本次作品可以追溯到2011年時所創作的《兩個末日》,之後將此題材做更多的延伸、研究,並以更熟練的技術呈現出沉浸體驗。其中,儀式感的建立以及催眠師的引導,可以看到2019年於空總《遺產之旅》的影子;對於浮空投影的使用也可以在2020年「阿尼瑪錄像藝術節」的《真實一般的清晰可見》中看到。

此外,「假使敘述是一場洪水」中劉玗就展現出極為優秀精彩的剪輯敘事能力,尤其發展出「話語的節奏」成為此錄像作品中非常重要的靈魂,獨樹一幟,十分具有感染力。再看到2021年於有章藝術博物館所展出的《餵食秀》,他們對於網路圖像挪用、再造空間場域的想像力及執行力,以及對於冷門敘事的探勘,能非常熟練地掌握跟拼接。

《逃逸路線》掌握了儀式感與空間感,內容取材自台灣社會過去所出現的兩個新興末日宗教,包含了埔里的王老師和陳恆明的飛碟教,最終並擴大其引用的素材至瓊斯鎮等,討論人們在當今所面臨的處境跟危機究竟是什麼,我們在期待什麼?我們追尋的救贖是什麼?十分具有煽動力的視覺語彙,並巧妙地拼貼、詩意化影像本身,使最終我們意識到眼前的布置就如同一種隱喻,而我們仍在尋找自身的逃逸路線,為本次亞雙展必看。(我每次看完都哭)

現場照

《逃逸路線》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顏常慶:〈與尼克談擴音器〉

Kecek 是一種來自馬來西亞的韻律說話方式,帶有一種結合了獨特發音的語調,顏常慶以此發展出他「M.A.W」(工作中的馬國藝術家)計畫中,此為第三部的「散文電影」。

藝術家以擴音機作為主體,但是隨興地、發散地圍繞著當代視覺語彙、流行/大眾文化,發展出令人著迷的敘事風格跟文化混融,也藉由這樣鬆散的結構,讓敘事產生歧異,挑戰絕對的權威跟詮釋,讓對話本身成為意義。乍看下如同呢喃,所自語的內容有時卻又帶著哲學性。以大量的網路大眾媒體素材,不斷地進行拼接,總共收錄140個以上參考文獻連結,影片剪輯流暢,敘事觀時而宏大、時而微小,而在小與大之間不斷地插入圖像及文本,構成了文學體般的視覺奇觀。

更重要的是,你能感受到藝術家的誠懇,並能驚喜地從中找到一種方法論去論述「技術」與「技術物」跟人的近身關係,而這種方式也能有效地去切入其他技術物、人還有世界連結的方式。尤其欣賞藝術家在創作中彰顯的開源精神,揭示藝術創作與大眾連結的必要性,並對應了亞洲作為世界工廠,許多加工製造業在世界經濟的重要性並沒有掌握同樣高度的話語權,也因此,我十分期待藝術家接下來的「M.A.W」計畫中,能從不同的技術物出發,如同星叢集結一樣。

現場照片

〈與尼克談擴音器〉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王俊傑:《大衛計畫》

藝術家在2004年至2008年期間,創作了《大衛計畫三部曲》,而本次雙年展中三件作品的空間一層又一層,隨著重音的疊加以及影像敘事的一致性,令人緩緩走進他的沉思中。

最令人感動的是,橫跨五年的創作還能讓這一系列的氣氛烘托得如此完美,形成一種暗湧,那種執著耽溺的情緒令人沉醉。這也大概是這系列作品十分難得能被同時展出的機會,儘管相較現在流行的錄像敘事語彙,此系列的作品抽象或反覆,但是那種對於影像的執著以及畫面完好的要求(fine),形成某種教科書上的經典,此系列作品如同影像詩般,不斷地輪迴也道盡了無限思念。

展場照片

〈大衛計畫第三部:大衛天堂〉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

相較於去年於台灣美術雙年展展出的作品,李亦凡本次帶來亞雙的作品可說是小品規模,然而,這次的作品卻更加慷慨歡迎觀眾進入他的小世界,更加親密以及喃喃自語。那種不關心、不在意人的形象的影像,帶著誠懇又反諷的能力,獨具一格的語彙,令人神迷。

藝術家本次的作品更像是將他近年來所操演的創作工具給暴露出來,不管是在3D引擎上的摸索,又或是人的軀體建構,他更像是拿著家用的舊式V8攝影機重返為一位摸索影像的導演、一個外者,取鏡自身創造的影像世界中的荒誕與無限性。時而跳脫、時而極為專注在某個極小的議題上,極具實驗性質的習作,真誠地裸露影片製作腳本以及敘事的解構。

藝術家本人一直都很喜歡那種「假假的感覺」,而藉由他的揭示,我們才發現對於視覺影像的理解,我們早已脫離依賴這些還原真實的嘗試。

現場照片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金雅瑛:〈涉裏溯水底實驗室〉及〈水底感應〉

金雅瑛最近的展出應該是今年在高美館的「歐布澤宇宙」,這次在亞雙展出舊作以及新作。秉持一貫的想像力,藝術家在影片中勾勒了一個完整的科幻世界宇宙觀,兩件作品相互呼應並更加完善了世界觀的建立。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是在未來時空中去回憶在疫情時期人類社會的轉變,以類似回憶錄的方式去呈現這樣的創傷/餘波(aftermath),並透過想像的新型能源型態替人類的處境想出新的解套。〈水底感應〉則是模仿《銀翼殺手》中的共感測驗,深化她自創的宇宙中那種不斷詰問的哲學剖析。

現場照片

涉裏溯水底實驗室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李勇志:《過期霓虹》

藝術家使用了看似簡單又普遍的文化圖像(icon),但是因為善用了美術館內的空間,所以營造出非常好的氣氛,而這些消費主義下形塑出的、如同符號般的視覺美學,則使觀者可以立刻連結到個自的生命故事,如中華商場、《青梅竹馬》、《天橋上的魔術師》。除了以懷舊作為召喚,藉由部屬在美術館中被遺忘、被忽略的空間,像是重新將物件擺回到原有的位置,作為回憶的召魂,而使令人緬懷的霓虹燈形象重拾了話語權。

現場照片

照片取自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的臉書粉絲專頁


莫尼娜.阿爾.垮迪尼:《光譜》、《OR-BIT》和〈潛水員〉

Monira的作品涵義單純直接,從珍珠到石油,從視覺的奇觀到探索人類發展的野望,背景文化脈絡有別於大多數的參展藝術家,十分令人耳目一新,不論是錄像的精緻或是漂浮雕塑所造成巨大的好奇,都使其成為未來的打卡熱點。

藝術家的作品圍繞著波斯灣地區的經濟與文化,探討原有的文化或傳統在經濟發展劇變下所形塑出的樣貌,並以此發展一套超寫實的聯想,混融技術物以及科幻的作品。

現場照片

潛水員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現場照片

《光譜》、《OR-BIT》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何昆霖:〈2092:漫月散記〉及其他

何昆霖的作品有著非常完整的科幻世界觀,而且創作多元豐富,從地圖學、刻版印刷、錄像作品、編織等,本次展出橫跨了各種材質的運用,具有十分精彩的敘事能力。

現場照片

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陳子豪:〈關於我們所成為的塵屑的紀念碑〉

從當代藝術轉向,在同一個展間的陳子豪,則是從微觀顯微鏡出發,以衣蛾囊袋作為對象,延伸出如同紀念碑般巨大的燈箱作品,在微觀與巨觀間的尺度擺盪帶來非常好的視覺體驗。除此之外,與同展間的何昆霖、劉國松的「太空畫系列」、王大閎的登月紀念碑手稿文獻並置,從登月的想望到衣蛾與人類生活緊密依附的關係,激盪出十分有趣的想像空間。

現場照片

〈關於我們所成為的塵屑的紀念碑〉現場照片,筆者拍攝。


最後,本次展覽也囊括了科幻酷兒文獻、錄像單元、菲律賓館文獻計畫等等,非常豐富且大量的內容。雙年展的三位外國策展人在本次展覽中如同宇宙中蟲洞節點,將那些不在現場的展覽概念透過網路或是其他載體,將觀眾傳送過去,在現場形成多層次的宇宙。也因此,我們如何從過去回望未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潛主題,當我們來到未至之城時,我們才發現其實我們早已降臨。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