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評:2021紐約新美術館三年展 Soft Water Hard Stone
Author: 鄭欣昀, 2021年11月18日 08時46分
評論的展演: Soft Water Hard Stone
2021年秋季,隨著疫情在美國逐漸受到控制,人流開始回歸美術館與藝廊。各大紐約美術館亦陸續推出幾項大展,無論惠特尼美術館和費城藝術博物館聯手展出觀眾熟悉的Jasper Jones回顧展,或是MoMA PS1以年輕在紐約工作的藝術家為主,皆為明年的德國卡賽爾文件展與威尼斯雙年展做鋪墊。
紐約新美術館第五屆的三年展《軟水硬石》(Soft Water Hard Stone),以巴西諺語:「硬石上的軟水,直到打穿石頭一個洞。」(Água mole em pedra dura, tanto bate até que fura,義近中文的「滴水穿石」)為啟發,是兩位策展人Margot Norton與Jamillah James,與參展藝術家之一的Gabriela Mureb (b. 1985) 討論出的概念。在不同的語言中,皆可找到意思相似的諺語。此諺語包含兩層意義:抵抗(resistance)與改變(transformation)。「抵抗」意指著日積月累、微小的日常生活反抗或強烈的政治的行動,終會造成社會系統結構的變化;而「改變」或質變則意味著,在疫情之下,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與樣貌都經歷轉變與重新調節。回應著環境、科技、政治情勢的變化,參展的藝術家以不同的方式和媒材思考環境、建築、結構與人的問題。
新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本身隔絕了大部分來自外界的光源,四層樓以下的展區較少透光的大型窗戶。也因此,策展人在四樓留下大部分的自然光線,呼應四樓的作品主要以思考環境、檔案、與雕塑。Gabriela Mureb的作品多為機械動力裝置與表演。其在四樓的作品《機械四號:石頭(地面)》(2017)呈現一架以規律速度反覆撞擊石頭的鐵桿機器,其撞擊聲迴繞在整個展場中。這部機器不僅隱喻著我們的身體,也隱喻著日常生活中看似徒勞的慣常操作及對抗不同社會機制的可能性。
Gabriela Mureb, Machine#4: Stone (Ground), 2017 攝影|鄭欣昀
韓國藝術家Kang Seung Lee (b. 1978)的作品思考在歷史中被邊緣化的族群與檔案,以及被忽略的同志社群的空間。他的作品包含素描與踏查收集而來的物件,向三位爭取酷兒權利的創作者致敬,他們分別是:舊金山政治家Harvey Milk,英國導演Derek Jarman與韓國藝術家Oh Joon-Soo。其中一件裝置作品《無題(花園)》(2018),以縫織著金線的掛毯為底,上面擺放著藝術家從Jarman在英國的花園撿拾的物件、與拜訪Oh和韓國首爾的同志社群收集到的個人經驗與物品。這些被並置的物件是既情感也政治的,這些織物的可感性與可觸性替代了言語論述的框架與官方歷史的刻意忽視。裝置中的綠色植物與小石塊以非人稱的角度見證曾於此地發生的事件與情感連結。
Kang Seung Lee, Untitled (Garden), 2018. 攝影 | 鄭欣昀
重新思考被檔案化的原住民物件、收藏機構與身體的關係,美國藝術家Tanya Lukin Linklater (b. 1976)在其錄像作品《通過許多心靈的擴增》 (An Amplification through Many Minds, 2019)中,拜訪柏克萊大學與舊金山現代美術館,並從收藏架櫃中拿出被抽離原生文化空間的原住民的織物。在藝術家探查與反思之後,她讓三位舞者在建築中與柏克萊大學展廳中與空間互動,推擠著牆面與地面。《擴增》揭露了對原住民文化遺產與身體的不公平對待,舞者的身體暗喻著身體與檔案,反省博物館空間作為現代化與殖民者暴力的一種機制與結構。
加拿大藝術家Nadia Belerique (b. 1982)的《持有物》(Holdings, 2020-)運用塑膠空桶作為載體,置放房屋模型、相片、玩偶、鏡面等,並將這些透明或彩色空桶層疊堆放。根據藝術家自述,這些空桶以前被其家族用來運送食物及貨物,從加拿大到葡萄牙屬地亞速爾群島(Azores)。透過再利用這些工業製品,藝術家讓觀眾思考海洋與工業、物件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全球暖化下海洋與居住環境改變的情境。
Nadia Belerique, Holdings, 2020-Ongoing. 攝影 | 鄭欣昀
三樓的展間則涵蓋許多作品對工業物件、階級、膚色與性別的思考。策展人James提到,這些作品主要探討的並非是如何「再現」,而是「可視性」(visibility) 的問題。加拿大藝術家Jes Fan (b. 1990) 的作品《網絡》系列作品 (2021) 在透明的玻璃管子中放入生長中的黑黴菌孢子,讓其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無性生殖。在展覽期間,隨著群體生長,玻璃管內的顏色發生變化。藉此作品,藝術家探討有機物與周圍環境和系統之間的相互影響。
Jes Fan, Network, 2021. 攝影|鄭欣昀
加拿大藝術家Laurie Kang的作品《運輸線》(牆面)與《根》(履帶)(2020-21)是一間橫跨與切割展產的大型裝置作品,在裝置的牆面上貼有攝影,而巨大的鋁製履帶則散佈在裝置的兩側,像是機體的形狀。透過這些集成的裝置,藝術家思考工業與物件消逝在文化與記憶中的意義。
Laurie Kang, Great Shuttle and Root, 2020-2021. 攝影|鄭欣昀
英國藝術家Kate Cooper的作品《身體混疊》利用電腦生成圖像(CGI),創作介於虛擬與真實間影像,如X光下可見的身體骨骼與器官。影像中的軀體與器官隨著音樂震顫、不間斷地跳動,畫面來回於大腦、心臟與其他器官之間。藝術家將此運動稱為反覆性的身體刺激,藉此思考科技與人類身體之間的關係。
Kate Cooper, Somatic Aliasing, 2021. 攝影|鄭欣昀
丹麥藝術家Amalie Smith的3D影像與裝置作品《泥土理論》(2019),借自有機化學家Graham Cairns-Smith的理論,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源於泥土,是人類基因的源頭。藝術家訪查塞普勒斯銅器時代的赤陶土的雕像作品,並與地質學家、考古學家等合作,研究人類身體、環境與泥土之間的關係。展場中除了需要帶著3D眼鏡觀看的調查影片,還有大面輸出的赤陶土雕像的影像。
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家Jeneen Frei Njootli的作品《為權利而戰》(2020)將有色的珠子散佈在整個場館中的不同角落與任何地面上有裂縫的地方。這些珠子的總重為藝術家的體重,同時指涉著Njootli的在場,也拒絕直接再現藝術家的身體,而是藉由珠子隱喻原住民與土地的關係,以及他們所失去的居住地。
Jeneen Frei Njootli, Fighting for the Title not to Be Pending, 2020. 攝影|鄭欣昀
在此次三年展中,可以看到藝術家以不同的物質媒材思考環境與人、博物館與藝術作品、檔案與殖民等的關係。許多參展的藝術家,以前並未在美國展覽過。自2018年起,策展人展開了一年半以上的實地訪查與調查,才促成此次的展覽。在線上座談會中,策展人提到,對博物館的空間再思考、物質性、與物質變化的過程(包含長黴菌的管子、數量會變少的珠子、打石頭的機器等),為此次展覽的主要核心。在疫情之下,人們經歷大量遠端與虛擬的工作與生活經歷。但在此次展覽中,策展人與藝術家卻回歸到「物質」、「物件」與「身體」的思考,不論是一個物件的歷史、記憶、或者是死後生命(afterlife)。這種對物質的回歸,並非是低限藝術對藝術作品中結構階級的解構,或者是後低限藝術對物質與性別的解構,而更趨向於對物的人類學式調查與解殖。亦即,以物的製造、運輸、置放,去了解當代資本分配、離散、經驗與創傷,而並非全然以人為中心。
雖然,展覽中沒有太多以創新科技藝術為主的作品,或觀眾特別熟悉的藝術家,但整個展覽呈現藝術家對工業社會與物件再生的多種思考。複合媒體與工業物件的使用,也企圖揭露博物館機構中階級化分類與物件的問題性。博物館因此,不是「收藏」作品的空間,而是將這些藝術物件「殖民」的空間。如何以工業物件或私人收藏物思考,消逝的自然環境與被遺忘的歷史空間,是當代需要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