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淺談「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
分享 | 瀏覽數: 333

淺談「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

Author: 呂卿, 2021年11月23日 14時48分

《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以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為主展場,並沿著屏東185線道及台24線串連屏東境內另八大平行展場域,包含水門轉運站、屏東美術館、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屏東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及4間藝術家工作室,共展出30位原民當代藝術家作品。此展覽規模宏大,完整參訪至少需時二天一夜,本文僅簡介主展場「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之展出內容。

策展主軸-從未來切入現在

展覽策展人徐文瑞及共同策展人伊誕.巴瓦瓦隆在過去幾年的合作下,研究超過140位當代原民創作者,走訪全臺40多個部落進行田調訪談,最終擬定30位藝術家進行《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出版與展覽計畫。徐文瑞以中文、英文及排灣族語言中對「未來」一詞的根源作為策展主軸,討論西方主流、漢人視角及原民文化中的差異。相較於中英文中的「未來」一詞帶有「向前看」的哲學,排灣語的「未來」是nu tjaivililj,其中vililj指後者;nu tjaivililj有後面之意,與未來的詞義類同,代表一種「向後看」的未來哲學。藉由30位跨世代原民藝術家之雕刻、圖紋、複合媒材及影像裝置、文件展、繪畫、戶外公共藝術等創作形式,展現藝術家對身分認同、傳統領域、文化傳承、教育議題、環境生態及女性身份等議題的討論與重述。

 主展場「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白盒子展場與傳統家屋的沉浸式體驗

 文化園區展場的八角樓及藝文產業空間為室內展場,澳洲亞太三年展(2020)及雪梨雙年展(2021)參展藝術家阿儒瓦苡.篙瑪竿(武玉玲),則帶來現地創作的編織裝置作品,營造出沉靜又深邃的空間氛圍;藝術家哈古(陳文生)、尤瑪.達陸分別以雕刻作品及文件展展出數十年藝術生涯回顧與展望;林介文、馬躍.比吼、莊國鑫則透過影像及裝置作品展出近年關注的身分認同、女性議題及生命記憶,其中林介文的展場以大面不透光黑布覆蓋,僅透過展場微弱的光線及牆面電視光源,將焦點凝聚於關於部落記錄及女性生命歷程的影像作品;秦榮輝(阿瀨)的圖紋創作,僅用麥克筆便能表現出深淺濃淡,層次豐富的視覺意象。

 家屋的場域轉化:穿越到行為藝術現場與山林中的拼板舟

塔瑪麓灣區及富谷灣區展場為使用竹子、乾草及石板搭建的傳統部落家屋展場,從建材間隙透出稀疏的光影,並隱約瀰漫著火烤後的煙燻味,切出了跨越現實的空間。於塔瑪麓灣區展出的行為藝術家瓦旦塢瑪帶來三件過往知名的行為藝術影像,並將表演時使用的玩具車、鏡面碎片、燈管、音樂等元素,重組為影像裝置;阿道.巴辣夫.冉而山同樣在家屋中播放行為藝術影像,並使用泥土與鏡子家屋營造出表演場域;東冬.侯溫則以文件展拉出過往行為表演的主軸;來自蘭嶼東清部落的達悟族藝術家張世凱為船團領袖後代,以傳統榫接工法製作出海捕獵所用的拼板舟,在狩獵文化的山林中帶入達悟族的海洋文化,並探討抗爭已久但懸而未果的蘭嶼核廢料議題。

風格演進:國寶級雕刻藝術家的部落日常;中生代漸趨抽象的複合創作形態

本次共有10位從事木雕、鐵雕及大型戶外裝置的藝術家,其中與哈古(陳文生)同為國寶級雕刻大師的沈萬順於富古灣區展出著名半彩木雕人像,講述現代生活的狩獵、舞蹈,與祭儀等部落日常。4位阿美族中生代藝術家希巨.蘇飛、達鳳.旮赫地、撒部.噶照及伊祐.噶照(於水門轉運站展出戶外裝置)的創作,皆始於漂流木雕刻的風格與素材引發,其流暢的自然形態抽象思考,更進一步地跨入金屬及其他材質的拼接構造。排灣族中生代藝術家峨塞.達給伐歷得(李明義),將童年隨獵人父親上山所見的動植物形象與傳統圖紋結合,創作出變異的生物形體。

自然風雨與人文光影,文化的探詢與再生

魯碧.司瓦那的展場位於富谷灣區的最上段,在開闊平台上感受來自四面的風雨動能,以亮面汽車隔熱紙與強烈的閃光裝置,帶入自然意象但非原生的感官刺激;有建築設計背景的米類.瑪法琉,在大地色系的家屋掛起多彩炫目的編織裝置,以線條轉化原民圖騰符號中的美感。瑪籟.瑪卡卡如萬(林琳)背起大型的海螺編織裝置,在旅途中躬身步行,進行藝術與文化交流,海螺中也漸漸掛滿贈禮,這次在展場停泊,她同樣期待各種相遇。2022年卡塞爾文件展參展藝術家張恩滿,以影像創作開啟關於身分認同的聯結與行動,本次駐園創作期間,拍攝台東大鳥部落青年司降入住家屋,演繹傳統部落生活的影像,向來坦承其生命經驗與部落生活之間的疏離,現將視角轉向部落青年的生活型態。瓦歷斯.拉拜(吳鼎武)的影像創作專注於「消除」、「隱形」等概念,隨著觀者視線的推移轉換,作品中人像也換化為不同的形體。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