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離的藝術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譽仁, 2021年11月30日 00時10分
評論的展演: 陳敬元個展『PAGES 2021-20』[2021.11.27-2022.01.22, TKG+]
陳敬元個展『PAGES 2021-2020』展場一隅。展品由左而右分別是 2020 Page 11 2021 Oil on canvas 198x146.5與2020 Page 9 2021 Oil on canvas 99.5x79.5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1.27
「中間其實能夠出去走,但是你必須要填寫一個...就是外出證明,而且你頂多就是一小時,不能超過一公里。我每天的散步的行程可能就是從西帖藝術村到聖母院。」(法國台灣文化中心採訪影片)藝術家陳敬元去年二月開始在巴黎駐村時,法國境內剛發現武漢病毒的確診病例,不久確診數開始暴增,法國總統宣布3月17日起全國實施封鎖政策。巴黎宣佈封城後,約有百分之十七的居民在時限前後逃出城外,咖啡店、餐廳、電影院通通關閉,巴黎頓成鬼城。陳敬元的個展『PAGES 2021-20』(TKG+)即回顧性地呈現疫情初期下的巴黎生活。
生活在疫情中的怪誕之處,在於焦慮、壓力,以及普遍的不安全感不是透過瘋狂,而是透過刻意維持的生活常規表現出來。武漢病毒無法在食物上存活,大致上不會影響飲食安全,但是病毒除了感染你的呼吸道以外,也無聲無息地侵蝕著社會信任。在這樣的狀況下,原本理想的狀態是一個人單獨和一堆罐頭關在家裡,但最後卻證明了社交在生活中不可或缺,而距離與隔板成為基本的溝通條件:人們中間的柱子、男人手上的三角錐、車廂裡稀疏而不相視的乘客、隔在柱子後方坐著瑜伽動作的人們。他的作品中對這些人的窺探也因為防疫距離的需求,變得更加順理成章。
特別的是,藝術家認為表現這種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現代藝術的開端。這些作品的風格有著寫實主義(realism)的特徵,後者繼承了浪漫主義裡優美的人物定格,但將其中的戲劇性安置在現實生活的場景,裡面的小人物變成現代生活裡的英雄。在陳敬元的作品裡,畫中人物的定格姿態來自一種不可抑制的社交願望,但是焦慮感吸收這些人所有的情緒,讓他們的體面生活變得像是按部就班的演示動作,不同的傘面顏色僅僅印襯出了這種情緒上的蒼白,其他則變成一種可理解的怪誕。
他也改造了寫實主義裡的種種裝置,例如「2020 Page 8」(2021)讓人聯想到馬奈(Édouard Manet)的「風流牧羊女舞廳的酒吧」(Un Bar aux Folies-Bergère, 1882),但是鏡子這個將現實化為奇觀的工具,在「2020 Pages 8」裡卻變成了自主隔離的玻璃帷幕,而在這裡唯一能夠社交的就只有自己。在貌似旅館的房間裡,後牆的大鏡子,與位於前方視線所在之處,不明平台上的鏡子(我們像是從這面單面鏡窺探這位大叔),相互映射出大叔的頭部。鏡像中的人影既不一致,也沒有無限延伸出去,彷彿是多重自我的邊界。房間左右兩邊也像是另一個鏡像,大叔望著另一個床鋪,似乎在想著房間有另一個人,還是睡過這個床的是自己?
Chen Ching-yuan 2020 Page 8 2021 Oil on canvas 111.5x146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1.27
社會距離與疏離感原本就存在疫情前的都市生活,病毒只是為這種關係添加了死亡的顏色。在歐洲中世紀,瘟疫的生死觀就表現在「死亡之舞」(La Danse Macabre)的寓意上。題材內容是一群骷髏與王公貴族們交錯排列,手牽手在墳墓上跳舞,意思是不論你生前的地位如何,在死亡面前都是一樣的。「Khang-hu ê khang-hu; khang-hu ê khang-hu; hoān-sū lóng sī khang-hu.」(傳道書 1:2,巴克禮白話字聖經)當黑死病流行,教會用這個告誡群眾,然後要他們好好準備死亡時,有時群眾會因為恐慌而開始狂舞。「死亡之舞」因而也是一種集體的歇斯底里--至少在地獄之門前,我們還有藝術。
武漢病毒不是黑死病,它還為唱歌跳舞留下了編寫舞曲的餘裕。展覽的「The Limbs」(肢體)系列,用一段段的樹木取代了「死亡之舞」中的骷髏,但是將舞蹈換成著重在生死交關下的凡常性。這是一個奇怪的場景,不同種類的木頭被組合在一起,說是嫁接,但也只是拼在一起而已,更何況他們根本沒有根。操作這些木頭的是一群貌似園藝兼油漆師傅,他們搬著木頭還上漆,像是量棺材般地測量著樹幹的長度。他們好像一直都做著同樣的工作,因而對於眼前的景象見怪不怪,也許他們真正的身份是掘墓人。這像是一則黑色幽默,不能選擇要不要死,但至少還能選擇棺木的顏色、碑文的文字。
這個系列的另外延伸出一組『Triptych』(三聯畫),這種形制的作品過去多見於教堂祭壇上的佈置,而這組作品也有意擬仿這種意義。其中「Triptych III: The Descent」(2021)是個宗教題材「下十字架」,但是把從十字架下來的耶穌換成了組合的樹幹。最右邊的作品「Triptych I: The Sunset from Munch」(來自孟克的日落,2021)雖然場景是泳池,但是從前面的作品來判斷,這更像是個展間裡的佈景。後方的畫布內容是畫家孟克(Edvard Munch,他也是差點死於1818年西班牙流感的藝術家)的著名題材月光,但是沒有孟克作品擁吻的戀人,前方泳池裡只有一對保持距離的男女。
將神聖題材表現成為日常俗務,在這裡並不是為了在日常事物中印證神性無所不在,而是為了將真正的生與死放在一起。泳池的男女雖然用畫架畫隔開死亡的場景,但其實他們與死亡也只是一體兩面的事物。體面生活終究是強顏歡笑,你知道還是有許多人死了,告訴你的不只是新聞確診人數,還有窗外的救護車警笛聲,有時就停在鄰棟大樓。救護車出動頻率是不是變高了?還是我太神經緊張了呢?
Chen Ching-yuan Triptych III: The Descent 2021 Oil on canvas 80x100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1.27
Chen Ching-yuan Triptych I: The Sunset from Munch 2021 Oil on canvas 111.5x146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1.27
相較於前面封城日常的表現,靜物畫的「blocks」(石磚)系列表現的是疫情中的特殊事件。這些作品中的石磚有一些共同特徵,首先他們都是使用過的,而且畫裡的背景裡提示出他們的來源:道路上的標線、斑馬線、以及地磚的縫線。這些磚塊來自街頭。
在疫情期間由於限制集會,街頭抗議的動能也大大地受限,然而更重要的是藝術家拿這些石磚做什麼。它們不只是被被堆疊起來,堆疊時還考慮到他們不完整的造型、缺角的形狀,像是為了美學上的理由而做。此外,因爲比例的關係,這些磚塊在在小尺寸的畫幅裡顯得很大,讓藝術家能夠仔細描繪這些磚塊的質地。實際上作為抗爭工具,這些石磚既沒辦法當成「路障」(barricade),就算為了宣傳或學者寫文章,藝術家對美學微調的講究,也很難讓它們直升為語意上的革命象徵,更何況,誰來空蕩蕩的馬路上抗議呢?這些靜物作品的意義相當摸稜兩可,不過我認為,藝術家似乎小心翼翼地在回應抗爭美學化的議題,其中最有趣的是封城的巴黎不只為他帶來了時間,同時也帶來足夠的距離,疫情意外地為這種回應帶來了最佳的時機。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地獄梗,但似乎很少人認真想到,社交距離也可以是一種美學距離。回頭看陳敬元的個展『PAGE 2021-20』的其他作品,他不僅能夠呈現出疫情下的生活面貌,也有能力趁勢挖掘其中的生存樣態。他並未從這種樣態裡推導出即時行樂的哲學,而是帶著一種嚴肅的趣味,去呈現一種處於不確定、進退兩難的混沌狀態。這種狀態或許可稱為「limbo」,這個字的最初宗教涵義,指的是位在天堂與地獄之間的交界地帶,死後來到這裡的靈魂雖然不會受罰,但也被剝奪上天堂的機會。表達「limbo」的藝術很少能夠成為行動的指導,但是卻能具體呈現出一個未被實現、未被應許的現實--這個沒有彌賽亞的地方,就是個純然由人組成的世界,而藝術家就是自己的掘墓人。
Chen Ching-yuan The Blocks VI 2021 Oil on canvas 24x33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