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立美術館等地「由林成森」(蔡明君、陳湘汶策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高森信男, 2021年11月30日 18時33分
評論的展演: 由林成森|嘉義市立美術館
從鄉土到風土(terroir),台灣美術究竟走過了那些認識論的變換?1970年代針對台北以外的空間創造出某種鄉愁式的「鄉土」空間,期望藉此打開當時代國際現代主義論述之外的空間。但此種架空的「虛數」空間不僅被利用來驗證中華主義式的鄉愁,甚至距離地方的認識論仍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至少,「鄉土」對於地方性的認肯在1970年代被起了頭。於將近半世紀之後,地方美術的研究及展演究竟已有了那些本質上的變化?
當台灣正在快速進入到廣設美術館的時代之中,由嘉義市立美術館所所策劃的展覽「由林成森」或許已經為上述的提問給予了某種實在的解方。從嘉義車頭對面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製材所到阿里山上的沼平公園,透過嘉義森林鐵道線的串聯;「由林成森」不僅討論了林業及山林景觀對於嘉義美術的影響,同時亦以此為題將美術史上的歷史軸線串聯成林,並藉此堆疊出某種足以討論「風土」的厚度。
「風土」並非透過客觀的寫生觀察而構成;相對於「鄉土」,「風土」仰賴長期的浸淫與參與:透過風、水、土壤及其他外在因素,構成了農作物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套用於美術表現及策展方法論上,我們可以發現「由林成森」一方面呈現出在地藝術家於歷史軸線上自然生成的畫題及創作內容,同時在其展覽的構成中,觀眾亦可感受到某種自在的氣息。
這種自在的氣息依賴著策展團隊的研究及累積,以及面對林業史所採取的態度。在「由林成森」一展中,從陳澄波的水彩寫生、方慶綿的山岳攝影、一直到李承亮的《木頭進化史》及吳燦政的《樹》,我們可以發現策展團隊不以過度反射動作的後殖民理論切入林業的產業論述。相反的,「由林成森」少了煽情的鄉愁,亦拒絕用圖表一般的大敘事包裹展覽內的作品;使得觀眾不論是在展場之間移動,亦是在作品之間穿梭,都多了某種得以喘息的空間,而這種空間感及觀看經驗的節奏,很巧妙的與林間散步的步調十分吻合。
「由林成森」是座「拒絕成為大展的大展」,即便其已具備一定規模,卻不給觀眾增添過多觀展的壓力。但這並不代表「由林成森」迴避了論述及歷史,隱遁到了當代網紅的小確幸式視覺奇觀之中;相反的,「由林成森」勾勒出了極其富饒的藝術史視角,不僅重建了嘉義美術史的重要風土,同時亦書寫了台灣視覺史中的森林景觀脈絡。從務實意義來說,「由林成森」已經奠定了台灣地方美術館的大展典範。
圖片提供:嘉義市立美術館
***
「由林成森」
策展人:蔡明君、陳湘汶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製材所(嘉義市立博物館旁)、沼平公園(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
展期:2021年9月11日至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