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分享 | 瀏覽數: 293

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Author: 北教大 黃若軒, 2022年01月16日 18時38分

評論的展演: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評論的展演 : 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一張含有 文字, 室內, 天花板, 地板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展名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知識份子如何在黑暗的時代中仍懷抱勇氣,感知那幾近不存在的光,並心懷信念向前奔馳。

 

「在持續擴張的宇宙中,最遠的星系以如此的高速遠離,以至於他們發出的光永遠也無法觸及我們。由於發出光的星系以超過光的速度遠離我們,我們從天體中所感知的黑暗,實為那些朝向我們而來,卻無法企及我們的光。」展覽以阿岡本〈何謂同時代﹖〉為引,帶我們回顧1920年代的台灣,那些思想改革及文化運動,分佔了光譜不同位置共同為台灣未來努力,抹去殖民地人民的沉默和自卑,褪去籠罩在寶島上的烏雲,讓台灣的民族性再次見光,綻放出一道絢爛彩虹。

 

一張含有 文字, 地板, 室內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展場設計同樣也以「光」為靈感,以作品「甘露水」為光暈核心,一道又一道如光環般圓弧型的牆往四周暈開,牆上有當代創作者的作品和史料,交互輝映出百年前的台灣;從展場外側走入核心,如同撥開層層的歷史面紗。

 

一張含有 文字, 地板, 廣場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而貫穿地下一樓與三樓展覽串連的影像互動裝置,是為了致意王白淵的詩集《荊棘之道》而設,名為「荊棘之道」意涵著當代軍國主義於日本國內抬頭,殖民地運動不斷的受阻,在這種殖民政權地下的黑暗長路,人們匍匐前進,期待著能看見終點的那一絲光,渴望著自由,這部詩文集,是種類似於北極星般的存在,不得不蟄伏於地底時,黑暗中能遙望的那顆北極星。終究,他並沒有等到暗暝過去,但《荊棘之道》成了他留給臺灣後輩窺看的天光。此互動裝置讓展場的觀眾用自己的聲音,朗誦王白淵詩集中的字詞,聲波成為一顆顆的銀色粒子,凝聚成一片片風景,來到我們的面前,感受當時的知識份子朗誦著抱負與理想,儘管面前一片黑暗,渴望成為照亮台灣的一束光,這一點一點累積的力量,拼湊成為了台灣最美麗的風景,當時的台灣文化協會積極號召民眾起身參與文化活動,試圖藉此啟迪民智並提升大眾自覺,而在一百年之後,當代創作者意圖透過現代科技回應當時的時代以領觀眾起身,邀請現在的人們以自己的雙手與聲音,透過實際參與百年後的文化運動,體會文化中蘊含的力量。

 

一張含有 室內, 建築物, 窗戶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協助修復的日籍修復師,同時也具雕刻家身分的森純一老師說:「永垂不朽其實是會隨著時間不斷地搖晃變動。」與其一直在意《甘露水》身上被潑濺的墨水,倒不如讓墨漬成為歷史的一部份。正因為經歷這段過程,延續到臺中張鴻標醫師一家兩代人守護她的深遠情感,也才讓這段曾經在台灣土地上發生過的歷史,得以被真實地保存下來。不同於過往只能從體制教育中學習世界的美術史,甚至我們一直被餵養著以中華社會為基礎的美學知識,對於臺灣本土的美術家的瞭解,其實是一直有斷層的。然而藝術發展與文化是脫不了關係,透過這些文物被找到進行修復,當代的人們有意識地去補足對臺灣文化的認識,其實才是策展更具時代意義的目的。

 

對照著今年文協百年活動引用靈魂人物蔣渭水「但願最後完使命,樂為世界人;世界人類萬萬歲,臺灣名譽馨。」「臺灣人,樂為世界人」的論述表現,應是臺灣走過帝國殖民與威權統治後的新文化與政治想望,選擇以自身的歷史脈絡與世界對話,不再依附於地域強權,這個句子呈現了臺灣人對於民主自由與文化自覺的百年追求,懷抱現代世界的新知,更有著實踐的勇氣與熱情,他們企圖改變當時近四百萬臺灣人的世界觀,推動改變整體臺灣人的命運,甚至藉此要翻轉世界變局,與今日臺灣努力站上國際舞台的現況都能相互對照,「作為臺灣啟蒙觸媒的現代性,可否是跨族群的歷史共識?而這樣的共識能否是臺灣的文化與藝術著眼未來的主體基礎?」發展迄今的過程,或許正如周婉窈在《臺灣歷史圖說》中的美學篇章結語所言:「臺灣人的美學世界,也許曾經支離破碎,也續曾經被殖民者所宰制,但是,那片段的光亮,那零散的瑰麗,我們得一一撿拾起來,只有我們才能使它,以主體之姿,再現光亮,再現瑰麗。」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