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藝術博覽會──數位化與抽象畫的兩大反思
Author: 簡兆唯, 2022年01月17日 00時14分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集結超過120家畫廊所帶來的精彩創作,從中可以注意到藝術的呈現方式或媒材有非常多種,有平面的畫作、裝置藝術、攝影、服裝,甚至是行為藝術;風格也是五花八門,雖然我沒有明確的分類標準,但就我看來,展場內的作品有超現實的、寫實的、宗教的、抽象的等多種風格,每個畫廊內的作品都有統一的調性。而我也試圖在這個展場中找尋自己喜歡的作品呈現方式與風格,並反思這些作品的做法我是否也能辦到,是否擁有這項技巧能創造出有水準、有資格參展的作品。
雖然花了半天的時間看展,覺得每樣作品都很厲害,但如今回想起,我不見得能記起每一幅看過的作品。不過有些作品仍讓我記憶猶新,讓我在觀看它的同時向自己拋出問題,得以在經過思辯後獲得些啟發。於是我把我的所思所獲統整成以下兩項:
數位化
記得有一個畫廊引起我的反思—友達光電的先進抗反光技術(A.R.T.)。這個畫廊展示的油畫皆是用螢幕顯示出來的,起初我並沒有注意到這點,認為只是單純的幾幅油畫,直到它在我眼前切換了下一幅畫,我才驚覺原來方才看到的是影像。我甚至還向前近看,他們連畫布材質、顏料的堆疊感以及破損的細節都毫不失真地還原,充分傳遞出畫作豐富細膩的質感,可說是逼真到超乎肉眼能夠辨識的程度。
於是我就天真地想,是不是世界名畫,不用搭飛機遠赴各國的美術館,只要我擁有一個超強顯示螢幕,就算我人在台東的美術館,也能看到蒙娜麗莎?
我是蠻支持這種想法的,因為這就好像在問我「你喜歡吃手工的水餃還是機器包的水餃?」一般來說,市面上標榜「手工」二字的水餃會比後者還來得貴,但是仔細想想,機器其實比我們人類的手包得還要精確,也不必擔心手工水餃是否有手上細菌的問題,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還是執意吃較為昂貴的手工水餃呢?我覺得這事件挺弔詭的事情。有些人可能會說手工水餃吃起來比較「有溫度」,我倒想請問所謂的「有溫度」是指什麼?開玩笑地說,我想那是細菌的溫度吧,再說如果要論及物理溫度的話,機器發熱起來可能會比人還要有溫度。
我的比喻似乎有點扯遠了,但我想表達的是,我覺得不必去糾結展出的畫作是真實還是虛擬這種問題,而我也明白人們會追求所謂的「歷史感」,寧可觀賞原作也不要觀賞一幅仿作,但是第一,這項數位顯示技術精細度極高,不像仿作的製成可能會存在人為的失誤;第二,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源、有機會能駐足在世界名畫的面前欣賞,若採用這項技術,欣賞曠世巨作的權利便不會被上流社會人士所獨佔、壟斷,就連我一芥普通的大學生也能享有這份權利。
但這項技術的弊端仍在於「歷史感」,當人們得知這並不是原畫作的時候,大多數人並不會稱頌科技的偉大,反倒會數落這是假貨,並抱持著失望的態度吧。
抽象畫
先聲明,我無意冒犯,但其實一直以來我就不太明白抽象畫的美麗以及畫作究竟想傳達的內容是什麼,覺得為什麼要畫看不懂的東西,卻又有資格參展呢?感覺這就好像一根黏在牆上的香蕉成為一件價值百萬的藝術品,令我相當不解。
而在此展中,有兩位大師的抽象畫作品令我印象深刻。第一位是陶文岳教授,而那時正好讀到WJT Mitchell《圖像何求》一書,書中談到形象與圖像之間的關係,於是我詢問陶教授:「既然形象需要依附圖像才得以顯現,加上教授本身也有創作具象畫的實力在,那麼為何要將形象抽離呢?」
而陶文岳教授的回應是「追求內在的真實」。有些再熟悉不過的名詞並沒有辦法具象化,例如音樂的旋律、愉快的心情等,而抽象畫是很純粹的創作,毋須將事物賦予外象,因此追求內心的感受便是他做畫的初衷。
就如同陶教授的油畫作品《奇幻之島》中,陶教授以家鄉的基隆港作為發想,船的幾何、海的色塊,加上幾個符號作為點綴,左旁還塗上一大塊特別搶眼的鮮紅色塊,其實這都是很直覺的創作,教授本人沒有要賦予符號或色塊任何意義,只是遵從內心的真實感受做畫罷了。
陶文岳《奇幻之島》
第二位是已故的葉世強先生的作品,他的作畫技巧看起來很簡單,很像國小生也能做到的程度;完成的作品大面積的留白,就像是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可是當我看到他的其他作品也呈現出相同的調性,甚至每幅畫都加上了風雅的木質外框,突然間意識到原來就是他的風格。葉先生的作品也將形象抽離,保留事物最重點、最純粹的部分,留給觀者自行意會。
葉世強《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兩位大師都讓我得到些啟發。先是陶文岳教授,雖然我的慧根不足,現階段無法意會所謂內在的真實究竟為何,不過教授的回應讓我反思一件事,那就是我們人經常會先入為主覺得符號該有其象徵,比如十字符號常被預設為基督教的象徵、紅色代表愛情,也可以代表著警戒等,但在《奇幻之島》這幅作品並沒有要傳達這些意涵。再來是葉世強先生,觀賞他的畫作後,不僅令我體會到做畫是可以大膽而不拘小節的,留白也可以是種美感。
我想起美國動畫節目《馬男波杰克》裡頭的一句話,很適合作為這一大段贅述的結語:「藝術的重點不在創作者的意圖,而是在於人們的理解,不是嗎?」
最後我想分享一下此次第一次參加藝博會的經驗談。為了值回票價,我進去每一間畫廊、看了這麼多的作品,其實看到最後我是有點麻木的、疲累的,像是走馬看花。所以,如果下次參加藝博會,我會選中幾個一眼就看上的畫廊,慢慢地、細細地欣賞畫廊中的每一幅作品,並詢問作者一些問題,了解創作者在想些什麼,審視我們身為觀者與作者的想法是否有異同之處。看展覽也是重質不重量、在精不在多的事情,祝各位能享受看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