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多重 (@臺北當代藝術館)
Author: 傅一捷, 2022年01月18日 15時57分
評論的展演: 宇宙多重
此展覽由黃彥穎作為策展人,邀請八位藝術家提供七件藝術品,想對大眾提問「宇宙多重?」宇宙對我們來說就是教科書上認識的那樣,有銀河系、太陽系……等,策展人想藉討論多元、多面向的宇宙,去討論想像力;我認為這也可以用於藝術,我們對藝術的認識就是好像知道一些,卻又不太了解,策展人想經由藝術品來對閱聽者進行一連串的提問,讓觀者透過參與發揮想像力,「主動的想像則讓我們成為光」展覽介紹的最後這樣寫著。
圖一 : 宇宙多重主視覺 (圖源 : 臺北當代藝術館)
一開始看到展覽名稱或許會覺得很怪,到底是宇宙多重(ㄔㄨㄥˊ)、宇宙多重(ㄓㄨㄥˋ),抑或是多重(ㄔㄨㄥˊ)宇宙,當你開始思考,這個展覽也同時開始了。
展覽有戶外區和室內展間區,首先是《搖擺笛2號》、《黑夢》、《運転生活的終點站》,這三件都是在戶外的公共藝術,《搖擺笛2號》在觀者與藝術品互動時,會透過空氣的流動,讓直笛發出聲音、吹出一首歌;《黑夢》在戶外及室內都有,人們可以藉由重新排列黑色物件,跳脫邏輯、領悟事物並非固化,在室內的《黑夢》展間,我和同行夥伴有實際堆疊黑色物件,蠻有趣的,藉由堆疊的過程,能打破原先對兔子、熊,甚至是萬物的想像;《運転生活的終點站》此作品非常有趣,是使用廢棄的家電製成的旋轉木馬,真的能運作,在乘坐時還會有音樂相伴,那些被視為廢物的回收家電有了給別人快樂的新生命。
接下來進入室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先鋒計劃》,由1958年的第一顆太陽能發電人造衛星「先鋒一號」作為發想,使用農耕車及廢棄家電組裝成一件作品,並結合綠藻發電,讓電子琴能發出聲音;此作品有著從NASA取樣的背景環境音、後面貼著窗戶及月亮、兩側放置鏡子,營造出月球就在眼前的空間感,空間感是宇宙的「宇」。接下來是宇宙的「宙」──時間,在《日響》中能看見兩個旋轉軸在轉動,轉動帶動了光與影的變化,在短短的時間內,可以看見天亮到天暗,看和聽著機械式帶動的亮暗變化,讓人忘記時間,並去欣賞光陰的流逝,實在非常浪漫,但願有天能真正飛在時間之上。
圖二 : 「日響」
《極地的共鳴》將腳踏車、回收物漆成粉紅色、用白色的鐵絲做成冰山,然後將回收物纏繞於冰山中,當觀眾騎乘腳踏車時,齒輪就會帶動鈴鐺,發出「叮、叮、叮……」的聲響,是警示意味很濃的作品;粉紅色是很人工又夢幻的顏色、冰山呼應著近年來越趨嚴重的溫室效應、當人騎上腳踏車後,才會讓鈴鐺彷彿警鈴般地響起,再想起此作品的名稱「極地的共鳴」,種種都是警示。
圖二 : 「極地的共鳴」
《未來的衝擊》是此展覽的最後一件作品,作者受到書籍「未來的衝擊」啟發,在高雄拍了一部寓意深遠的影片來回應。我們現在(2022)已經處於1970年代所論述的未來,過多選擇導致人們對自己熟悉的一切充滿陌生與焦慮,作者在影片中對現代和未來說話。展間中有三個螢幕,三個螢幕都播放著同個場景中的不同畫面,中間的螢幕最符合影片速度及大眾口味的畫面,右邊的螢幕是局部畫面的長鏡頭,左邊螢幕的畫面比不上中間但他有字幕,就連三個螢幕的混亂安排都似乎在呼應現代選擇過多、不知道要選擇看哪個;影片中拍攝的未來和現代的界線其實有些模糊,觀看的過程也會想著 : 這是現代還是未來會面臨的課題呢 ? 當短期關係變成主流、跟不上速度的人,就會被速度拋下、有一堆藥丸和人工的怪異笑容、每個人都不自覺的模仿著同一種生活模式,當有人想打破體制時,卻引起反感……諸如此類,我們可以應對這樣的生活模式嗎 ? 影片最後丟下了’’What kind of world do you want in the future?’’ 這個問題,我心中馬上有了答案。這部資訊量龐大至極的影片,能帶給現代人很大的衝擊,並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模式和步調,但我不禁想提問,這是一個人或一群人改變生活,就能讓整個世代的意識形態改變的嗎,又或者是無法適應的人被未來過濾掉呢 ?
「主動的想像則讓我們成為光」這句話,我始終覺得呼應整個展想要傳達的意念,當每個人開始思考並想像時,就能成為光,去照亮那些尚未被理解的領域;此展覽邀請大家一起進來展間進行思考,並把光帶到更遙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