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身體之可能性
Author: 黃文伶, 2022年01月23日 17時13分
在科技發達時代中,科技的進步慢慢地在取代人力。各領域藝術表演與科技結合的作品,越為普及化。如影像與投影的互動、沉浸式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數位肉身性」是屬於研究型的展覽,由舞蹈領域出發點,探討數位及身體之間的相互關係。策展人張懿文對數位身體性提出疑問:「身處在科技時代、甚至是人類的時代,數位的身體性應該如何被解釋?數位時代如何解釋舞蹈的起源?」(註[1])展場空間分為兩層樓,於不同的展間內,回答各章節探討的議題。展覽依參觀順序分為序曲:二十世紀的《春之祭》:表演錄像系列展、第一章:未來身體批判性、第二章:身體「物質性」與他者、第三章:交互被動性、第四章: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身體、終章: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
揭開展覽序曲的《春之祭》,原作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1913)。同時展出不同藝術家改編、再現的版本,皆由影像呈現。如尼古拉斯‧克洛茨(Nicolas Klotz)×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2013),無人的《春之祭》版本,由自動機械化的裝置,其裝載的泥土,隨著音樂節奏從天而降。機器取代舞者,隱喻工廠機械取代人力的現象,演繹未來城市中機器取代人工之可能性。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2007)以拉圖原作的紀錄片《節奏是它!》(Rhythm Is It!)(2004)為靈感來源,模仿指揮家的動作,觀眾座位底下藏了音箱。身為表演者的勒華演繹指揮家的姿勢,指揮著臺下的姿態表現。音樂主導著勒華產生特定的姿勢與肢體,有如傳達出人與機器之間的因果關係。《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李淑惠的阿美族版本(2001)、《雲門舞集》林懷民的臺灣1980年代風貌版本(1984),展現不同解構、詮釋的《春之祭》。
孫原《執怨者不怠》由三支機器人手臂操控,使大型圓盤轉動,許多紅球圍繞著眾多面向朝外、站立的積木人偶。經過多次的循環,看似整齊壯觀、強大的積木人偶陣,卻因規律地轉動、停擺,多次的循環被紅球碰撞而倒下。像是社會中的權力與機制(紅球),平民百姓(積木人偶)必須遵從社會(機器手臂)的規範與世俗,時時刻刻必須提高警覺,被監視與操控著,有著反應社會與人民之間的常態。
《安娜琪舞蹈劇場》謝杰樺的《SBx_2045-Second Body的日常》(2021),將廁所空間轉變成展間場域。特定時間會有舞者在展間表演日常,穿著膚胎,並投影波浪線條的影像在舞者身上。洗手臺上方的一面鏡子,出現的畫面是,站在鏡子前一舉一動、另一個波浪線條影像的你(觀眾),與主題(第二個身體)有異曲同工之妙。旁邊並有投票機制,詢問同不同意將今日舞者的日常姿態,用3D人像列印出來,讓觀眾有參與、決定權。看似觀眾可以自由的決定、自由的跟影像互動、自由的觀看展間裡的所有,但其實都是在被限制的範圍下或是設定好的模式中進行。這樣的自由算是自由嗎?也許從觀眾的角度是自由的,而在藝術家的眼中,觀眾是否為被動之下的自由?
除家輝《極黑之暗:遊戲演示版2021》,是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項作品。展間影片播放徐家輝透過靈媒,邀請土方巽合作。運用AI的技術、重新讓土方巽在虛擬世界舞動起來,並套入電動遊戲中,遊戲故事講述未來的世界,探索人類末日生存的過程。展間設計成邀請到土方巽的靈體,煙霧瀰漫並散發溫泉硫磺的氣味。筆者在觀看影片時,沉靜在營造出的氛圍,似乎能感受到土方巽也正在一起觀賞。藝術在科技的烘托下,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讓筆者見識到前所未有的藝術展現形式與樣貌。
觀看完「數位肉身性」,不經讓筆者去思考,在數位化的時代裡,人們已經脫離不了數位科技,看似自由自在的使用網路、社群媒體、電腦等,科技使人們生活變得便利、快捷,但、是否有某一種程度的被人監控或是操控著,是人在使用科技?還是科技在掌控著人?
註[1]:「數位肉身性」展覽網站。https://digitalcorporeality.wixsite.com/exhibition/about,擷取日期2022年0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