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從親子偶戲看見兒童身影──雲龍木偶劇團《黃小恩的奇幻旅程》
分享 | 瀏覽數: 248

從親子偶戲看見兒童身影──雲龍木偶劇團《黃小恩的奇幻旅程》

Author: 蘇恆毅, 2022年02月05日 15時14分

評論的展演: 雲龍木偶劇團《黃小恩的奇幻旅程》

文 蘇恆毅

 

演出:雲龍木偶劇團
時間:2022年1月8日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當上課鐘聲響起,開始的並非演出,而是從布袋戲的歷史、操偶方式、戲偶種類等面向,進行簡要的介紹,說明在不同的演出形式之下,戲偶的設計與肢體運作方式的不同之處,以及當代布袋戲偶為了呼應環保議題,可使用寶特瓶與不織布等環保媒材進行製作,使觀看者了解布袋戲的簡要發展及生活應用上的推廣,以及布袋戲並非是脫離生活的表演藝術。在此段開場介紹結束後,才是《黃小恩的奇幻旅程》的正式演出。

雲龍木偶劇團推出的《黃小恩的奇幻旅程》演出性質上屬於兒童劇,因而宣傳便著重在「親子關係」與「環保教育」兩大議題上,加上開頭的布袋戲介紹,此種教育與文化傳承的目的相當濃厚,在選題與演出編排上相當用心。

演出選題將主角黃小恩由於生活習慣與父親發生爭執,羨慕李哪吒精通法術,遂結合《封神演義》中的李哪吒的成長經驗,讓主角在夢中化身為李哪吒,體驗擁有法術的哪吒面對的親子關係、懲兇除惡的過程,以此促成主角的心智成長,了解父母的苦心、同時改變生活習慣。

此種選題的優點在於:「親子關係」是黃小恩與李哪吒共同面對的生命課題,因此在主題的結合上有共通的基準,而《封神演義》的神魔小說性質,則讓當代科技表現鬥法的聲光效果有充足的表現空間,且使垃圾化為魔物、以及各種法具在「環保教育」主題的基礎上得以結合,形成符合當代環保觀念的詮釋方式,更透過黃小恩/李哪吒與魔王的對抗,形成日常廢棄物對環境有傷害的認知,藉此養成生活習慣。

除了環保教育外,在第三場中亦涉及兒童與陌生人的互動、以及拒絕毒品的內容,因此給予了充足的教育意義,且科技媒材、演出內容、互動形式也確實吸引了兒童的目光,若是未來作為校園推廣演出,《黃小恩的奇幻旅程》確實是個良好的作品。

《黃小恩的奇幻旅程》的教育意義是存在的,但若以創作概念的「親子布袋戲」來看這個劇作,表現形式及語言使用確實符合兒童興趣,但演出的價值觀表述卻較貼近成人視角──特別是在黃小恩入夢的奇幻體驗後開始想家,然後看到父親為己付出,遂下定決心要開始改變自我一段。

兒童劇作和童書的編創概念相近,均需兼顧「家長」與「兒童」兩種價值觀,讓兒童能夠從作品中探索作品的意義,同時家長也能經由成人視角的引導,讓兒童能夠更深入地看到作品不同層次的意涵,藉此引起教育的作用。但要兩者兼顧其實相當不易,原因就在於編創者已經成年,是已經能夠用成熟的角度回顧自己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但未必能夠了解現在的兒童的想法,以及兒童反抗的理由,也因此以親子為受眾的作品,往往不難做到語言與表現形式上的可愛俏皮以吸引兒童目光,卻多難在呼應兒童心理。

以這個作品為例,黃小恩覺得父親的說教很煩、因此想逃離這個世界,而在經歷奇幻旅程之後,卻可突然理解父親對自己的關愛。這樣的轉折,其實是出於成人「等到你長大、或是遇到困難了,你就可以了解父母苦心」的想法,然而兒童視角的黃小恩為何覺得煩?他需要何種關懷與同理?身為兒童的他,又可以如何去理解父母的心情?類似情境的諸多層面,其實在演出中較為不顯,也就難以引起兒童的共鳴,僅能從演出特效與演員帶著戲偶走進觀眾席與兒童互動,以吸引注意力。

親子劇的製作,除了要具有教育意義之外,其實是可以讓兒童在演出過程中能夠和演出者有更多的互動,且可與深刻的情感陳述相互穿插,讓兒童真的能夠體會「寓教於樂」的演出意義。不可否認,《黃小恩的奇幻旅程》在神話故事的重新詮釋與現代教育意義上確實有優秀的表現,且親子關係、環保議題、拒絕毒品的議題使用、以及布袋戲的文化傳承,也符合教育需求。但在這些基礎上,布袋戲結合親子劇,如何呈現符合兒童心靈世界的價值觀、並引起兒童的共鳴,將會是劇團與編創者下一步所要思考的方向。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