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最好把音量收細」勞麗麗個展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22年03月03日 19時57分
評論的展演: 最好把音量收細:勞麗麗個展|PTT SPACE
「最好把音量收細」,我們可以怎麼閱讀這句話呢?可以是一種在現代性教養下對他者的規勸好保持自身權益,凸顯都市社交人際的禮節,但這又同時可以是作者的喃喃自語,覺得自己可能需要保持音量以免冒犯他人,不管是哪一個,似乎都對應了某種現代化都市的壓迫,某種對田園牧歌的尋求後,對於自己與都市化主流不同的自覺,而透過創作讓觀眾理解了藝術家私人脈絡下的各種內心對話與思考。
2021年12月18日到2022年2月12日,PTT SPACE展出勞麗麗個展「最好把聲音收細」,空間包括一樓與地下室,展出形式包括單頻錄像、攝影、空間裝置與互動裝置等,展出包括2016至近年來多件作品。
一進地下室看到的《Bubble looping 》開始,這件紗幕投影的簡單作品來看,可以說是個簡單且準確的前言,正在冒泡泡的液體,可能是發酵物,但也可能是文青必備的的手沖咖啡,影像在紗幕上是正常的,但是在牆角上卻又是隨著牆面變形,影像隨著基底材而改變是常識,但是卻也點出影像這些「物品」的空虛,會隨著不同的背景而呈現不同的狀況來被閱讀,且是同時存在的,然後隨著《村上春樹《電視人》一頁》到《Talking Plant》,隨著平面照片的紀實性凸顯出文本的概念,再推進到非常具有時代感的活動影像,這樣的安排讓我們看到藝術家在形式與內容上稱得上準確的思考與設計。
接著就是《Give no words but mum》這個主要的互動裝置與《漫漫電視:保持緘默》等活動影像,雖然有些遺憾在參觀當日,互動裝置似乎有些不是很確定的故障,但是地下室這些透過影像脈絡化與植物互動的人類企圖與一樓的從生活經驗出發的作品相對比,拉出一個思考的空間,即便在一樓,我們觀看到那些似乎是藝術家田園生活的相關紀錄,但是最終在《再會吧 香港》的文本脈絡中,我們逐漸從田漢到當代,香港認同感挪移下的諷刺。
終究田園牧歌還是種想像與投射,回應那些受到壓迫的現實,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思考田園生活,也展現藝術家自身實踐生活的思考過程,這些過程被展現之所以重要,是所有的反抗與尋求將會如同前述的《Bubble looping 》中那些影像,勢必會隨著投射的背景不同而變形,那些過程中曾經面對過、抉擇過的細節,才能夠被看到,才能提供更多被理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將其對比於那些近年來許多以"議題"為名的作品,在缺乏反思與藝術語彙上的欠缺只能為議題的宣傳,而非提供出更多的可能性,反而更進一步消費了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