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G+ Projects「那些年我們的藝術養成」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韋鑑, 2022年03月17日 16時13分
評論的展演: 那些年我們的藝術養成|TKG+ Projects
這並非指向「如何成為一個藝術家的養成手冊」之類的展覽,即便判准是這麼明確的以畫廊簽約藝術家作為取樣對象,並且以作品與時間軸並陳,同時透過對藝術家的採訪,由藝術家自行描述藝術養成的過程,這些藝術家們的年紀跨幅達卅歲,可說是跨越世代的比對,透過展出的作品包含藝術家們在學生時期的許多實驗性與練習性的作品來看,顯然策展人瞄準的是「藝術養成」的過程,這個面對養成背景的討論,在藝術領域是少見的討論,值得我們觀察。
2月19日到4月30日,TKG+ Projects舉辦「那些年我們的藝術養成」,由蔡明君擔任策展人,邀請楊茂林、袁廣鳴、姚瑞中、涂維政、蘇孟鴻、侯怡亭、蔡佳葳與陳敬元共八位藝術家,展場除了藝術家們的近作以外,也包括學生時期的習作,如符合術科考試形式的四開水彩等,也包括如姚瑞中大學時期的各種實驗性作品以及各種文件等,在展牆下方則是有線性時間軸,並列出八位藝術家的重要養成時刻,形成時序上的對比。
其實如果不是長時間關心某位特定藝術家,平常大概也沒有甚麼機會可以看到藝術家的養成過程,就算是回顧展也機會不大,畢竟許多藝術家會將過去的學習視為入場的代價,通過大學考試後才算面對自身的創作,而實際上通過展出作品的觀察,大概也無法線性的指涉出學習經驗與作品風格之間的必然關係,畢竟術科考試不只是為了美術系所準備,包括設計等相關科系都共同想像了某種關於視覺藝術的「基礎能力」。
而這可能也導致了如蘇孟鴻所說的「美術班不上美術課,沒有人在上美術課,都在上術科」這個荒謬的現實;進一步來看,未來去學校教美術課的教師們,正是這些沒有上過美術課只上過術科課的美術系畢業生們,從這裡我們可以觀察到,策展人的提問涉及的不只是大學前的術科考試及其訓練,或是上大學後美術系的教育問題,而是涉及我們整個社會對藝術的想像到底是甚麼,然後更殘酷的是這個想像與專業美術相關科系之間的落差又是甚麼,這個落差有被處理嗎?
設若大學除了教育的責任以外,也包括了探索學門邊際與推動知識的進展,那麼這些進展要如何與這個社會更有關係呢?這麼多年來這麼多人討論過術科考試的改革,也有過這麼多學生無辜地當了白老鼠,但是情況會有顯著的改變嗎?似乎是沒有,那麼或許問題就並不只是在術科考試,或者說,術科考試根本就是學院與社會之間的落差後的結果,只談術科考試根本就是刻舟求劍,大學教授們在學院的小船上刻下各種標記,討論著標記的意義與技術,但是卻早已忘了小船在這個世界已經不知道漂流到哪裡去了。
當然,關於策展人的提問,有很多的討論方式,至少我們期待是能有討論來面對現實的,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如何錨定這個關係可能是無法迴避的提問,也期待有更多人來一起面對這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