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總是要活下去的嘛 —— 評《好事清單》
分享 | 瀏覽數: 416

總是要活下去的嘛 —— 評《好事清單》

Author: 張徨裕, 2022年04月01日 11時55分

評論的展演: 四把椅子劇團《好事清單》

名稱|好事清單
演員|林家麒
時間|2022/03/27(日)15:0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在這之前,《好事清單》已有許多場次的演出,還記得當時購票或2021年看到《好事清單》的心情,剛好是波低潮,便對《好事清單》有了莫名的憧憬,會想我是不是也要努力去記下身邊的好事,還是我太放大了那些悲慘,所以才一直很厭世呢。

《好事清單》看似一人獨演,但現場卻請不同觀眾扮演不同角色,謝幕時身為觀眾的我同為觀眾的他們掌聲,是個特別的經驗。觀眾作為演員的介入是個有趣的手法,好多時候都因為他們的反應讓人會心一笑,那種不可預知的樂趣甚至超越了林家麒本身設定好的故事線。這種操作對《好事清單》來說雖有加分,但如遇到驚慌失措腦袋一片空白的觀眾,便很考驗林家麒的臨場反應了。該場一度有類似的尷尬發生,觀眾不知要如何應對,林家麒反應也算快的給予既定的對話,讓回憶順利進行,但我認為除了告知台詞外,也可以好好利用當下旁白身份,提供更多可能的提示讓觀眾去發揮,讓這不確定性有更有趣的展現。

《好事清單》在一個沒佈置的空間內,全靠林家麒敘事讓觀眾想像出不同場景、時間與人物,全程包括燈光、音效、道具等都配合的非常好。開演前我好奇這樣普通的觀賞編排要如何支撐一段故事,後來我完全理解這種球形位子的需要,這安排完美的讓演員與觀眾互動,而我們的觀看也沒任何死角,加上清單散落觀眾席內,你我同時是觀眾但也是演員般的存在,非常有趣。

個人認為唯一能更好的是,《好事清單》前提是個悲慘的故事,但全程林家麒幾乎笑著講述這些回憶(不論媽媽或女友),讓我感到很怪異。我理解當人們可能不想面對事情或向陌生人講私事,會面帶笑容的方式(我曾經在諮商中心被心理師詢問為什麼要笑著講難過的事),但《好事清單》終究是齣戲,觀眾並沒有太多心理層面的前提知道演員為何笑著講悲傷往事,所以林家麒如在卸下旁白身份進到過去情境,表情或情緒有更細緻的揣摩,是否觀眾在情感上能更感同身受?但也可能這是一部溫馨有力的戲(畢竟三不五時就有笑點),製作並不想將重點放到「悲劇」上,且也要掌握身為「新進演員」的觀眾,所以才會一直保持旁白那種已走出陰影的態度(笑容)在敘事?

《好事清單》呈現的是過去式,坦白說我不覺得這是個悲慘的故事(但一直有自殺、分手等情節),可能從頭到尾充滿歡笑,也可能林家麒並沒特別將這些事情作為重點演出。他為讓生命能延續,為留下更多溫存所以開始了這份清單,這份力量身為觀眾的我也確實收到了,很特別(意外自己也沒把重點放在悲傷上),雖然此時此刻我並沒有像購票前的心境一樣糟糕,但有一個小小的溫暖在心中,路就可以再多走點。華燈初上羅雨儂說過「好的壞的都要讓它過去,過去了就是好事」,反正,人生多少事,我們都是要活下去而已嘛(深呼吸)。

————

另外關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藍盒子,因為《好事清單》的場地是在內另外搭設,所以對於藍盒子本身的觀看體驗並不能有太多想法,但就該場次的燈光、音效,讓我非常滿意。場外,公共空間的感覺目前沒有太好,但因已聽過太多評價,所以也有個底慢慢的來「參觀」。至演出這天,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明顯處於尚未完工的狀態,手扶梯會發出刺耳的運作聲、現場也還沒太多物件(很空),加上使用大量平面鐵網做部分區域的區隔,讓場館內散發濃濃「工業風」。我特別看了一下平面圖上的標誌說明,廁所部分猜是為了多元性別概念所以沒標示出男女,我認為這設計理念是好的,但真的就圖標辨識上,會難以判斷到底該去哪間廁所。雖然實際如廁發現門口貼了男女廁文字,但這可能只是暫時的?現在多元性別廁所也不少,相關使用例子能多參考,設計也要符合使用者需求才是真正的好設計。整體來說,可能還在試營運?所以各處都非常陽春,官方照片跟現場體驗有些落差,但如有持續改善、維護,未來也是讓人期待的。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