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 UP 南村有光
Author: author name, 2022年06月21日 21時21分
評論的展演: 《LIGHT UP 南村有光》
《LIGHT UP 南村有光》是台灣首次挑戰戶外長期的燈光藝術演出,在富含獨特底蘊的四四南村,充滿歷史的牆面上,用科技呈現藝術,使用七台專業雷射投影機、四台音響,專業的硬體設備結合台灣豐沛的藝術能量。
展演透過3D掃描技術建模,記錄四四南村門窗屋瓦的細節與輪廓,融入AR科技、3D投影及光雕藝術,以現代視覺手法投在斑駁的牆面,作為一個強烈的對比融合。
四四南村的眷村建築,在白晝是成熟的文史空間,到了晚上化為巨型的永續投影畫布,將台灣在地視覺藝術家的作品帶進生活場景,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
作為建築牆面的畫布,非常巨大,無論是站近專注於眼前的牆面上,推敲每個具涵義及巧思的動畫設計,或是往後一站,綜覽整個藝術作品,欣賞整幅作品的色彩變化、空間設計,都別有一番風味,令人目不轉睛。
南村有光作品有藝術家孫瑞鴻的村光 44 fragments,呈現兵工廠歷史、居民的過去、都市變遷、火焰、未來時光膠囊,而六月份演出的作品是,藝術家陳青琳 / 深度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的作品,映憶-映照的童年回憶。藝術家的爺爺是國民黨空軍技師,然而因為無親身眷村的體驗,因此以和爺爺互動玩遊戲的回憶,各式小童玩,以「玩」作為主軸。
15分鐘的光雕作品,一章又一章的情節與聲音設計,隨著牆面上的倒數,開始進入童玩的世界,有打陀螺時的旋繞軌跡搭配螺旋時的虎颯聲響、玻璃彈珠凝固於玻璃中的七彩光影炫色、跳房子的格狀形變、打水漂激起的陣陣漣漪等,透過光影的設計,眷村建築上的窗戶與門在夜晚裡亮起,彷彿房子裡真的住了人,帶領著觀眾回到當時的眷村童年,而眷村生活的層次井然、階級明確、生活緊密的特色,也將之擬化,作為整體影片的基調,並穿插在趣味玩樂的中場。光雕演出結束後現場無物無遺,回到起初純淨的四四南村。
現今的四四南村為台灣第一個眷村古蹟,市政府將建築內部規劃成活動展演空間以及保存眷村文物的小型博物館。眷村文化有沒有保存的必要?又如何與商業模式維持平衡,保存呈現國軍來臺的生命經驗與眷村文化?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學刊,李廣均的《文化、歷史與多元:關於國軍眷村保存的一些觀察與思考》,可以將眷村理解為1949 年移民的群居現象。在戰亂年代下,眷村指涉的是建築也是空間,更是一種守望相助、相濡以沫的人際關係與社會網絡。是出現在近代台灣歷史的特殊建築與居住型態,承載了許多人的成長記憶與生命經驗,也是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存在重要的文化資產價值與政治社會意義。
而或許有些觀點會認為,近年來眷村文化保存活動則是聚焦守望相助的鄰里關係,許多「含中成分」過高的歷史事件與文化元素因而逐漸被邊緣化。
但我認為關鍵在於,如何透過創新視野或藝術創作的方式來轉化眷村文化的內涵與核心元素,突破過往以定格的文物陳列方式,或是所謂「蚊子館」,跳脫對於文化保存的刻板印象與限制,並引起大家共鳴。
映憶-映照的童年回憶這個作品的呈現方法我覺得特別的好,將原本已經無法居住的眷村建築,搖身一變成為藝術作品呈現的媒介,舊建築與新科技中擦出了火花,在不會破壞原有建築樣貌之下,透過新科技、藝術賦予了新的生命與意義,透過室外的展覽,讓一般大眾能夠免費欣賞藝術作品,並藉由藝術作品的主題「(童)玩」,感到共鳴,進而停留駐足,或甚至進一步想了解四四南村的歷史、文化,讓儘管沒有親身經歷過眷村文化的大眾,也能藉由藝術了解過去臺灣社會的集體記憶與歷史文化資產,並產生連結。
眷村保存可以提供一種對於家的記憶與傳承,進而產生一種安全感與歸屬感,對於臺灣而言,眷村保存可以豐富臺灣社會的集體記憶與歷史文化資產,增加不同生命經驗之間的理解與尊重,凝聚一種具有社會整合功能的政治認同。眷村保存不只是為了保存,更希望可以推動對話與理解來促進社會團結,幫助我們面對未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