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生活,我們的歷史
Author: Wenny, 2022年08月16日 13時58分
評論的展演: 《他們的生活 》
展演名稱:《他們的生活 In ê Sing-ua̍h》
演出單位:雞屎藤舞蹈劇場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時間:2022/07/23 ~2022/07/24
吳若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本劇《他們的生活》的背景為日治後期至光復初期的臺灣,描述當時廣受大眾喜愛的娛樂消遣—新劇,於時代變遷下的種種經歷。透過劇情呈現戲院展演內容的變革,間接地描繪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統治下的台灣。整齣劇沒有過多華麗的舞台布景與硬體設,反而更真切地還原當時的劇院氛圍。藉由懸掛式的木製畫框與新劇的文宣海報,將過往的場景展現於觀眾面前,對於年長的觀眾群是一種回憶,對於當前的年輕人則別具教育意涵。不僅讓觀眾進一步了解台灣的歷史,同時縮減表演藝術與大眾的距離,使藝文產業更加貼近於生活。
表演者們身兼多職,亦是舞者、也是演員。透過再現過往經典的舞蹈動作,佐以生動的表情,使觀眾更能將情緒置入劇情,即便未生活於那些年代,卻有種時光倒退、身歷其境之錯覺。音樂的表現亦不容小覷,除了表演者深厚的歌唱實力,背景配樂的詮釋更令人驚艷,僅有兩位音樂家於右舞台後方現場演奏,透過電子琴、手風琴等樂器以及簡易的聲響設備,便將當時新劇的韻味完美地呈現。值得一提,表演中不定期穿插導演與當時新劇作家林清文及老藝人的真實訪談,間接地將歷史呈現於觀眾面前,此舉更體現出製作團隊的用心。
全劇以台語為主,時而穿插日語及國語,反映出早年台灣人面對不同政府執政時的行為舉止與心境。此外,本劇呈現「台語」今昔之地位。依稀記得長輩曾提及,過去國民政府時期,「說台語」視為禁忌,為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劃分。如今「說台語」具有臺灣人的表徵,然而現代的年輕人幾乎不說台語、甚至是不會台語。身為台語不流利的一員,依我的觀點,全劇以台語的對白,亦是喚起大眾對於台語重要性之意識。
本作品如同團隊名稱—台灣原生物種「雞屎藤」一樣,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不能不清楚關於我們的歷史,從劇情看出過往身處臺灣的人民,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身處時代變遷迅速的我們,依然能夠適應其中,不斷地調整,並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