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的明窗
Author: [特約評論人] 陳譽仁, 2022年10月25日 00時56分
評論的展演: 幻術中的螢幕 侯思齊個展
侯思齊 陽台風景 透明片輸出,63x110 共四面 2022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10.22
參觀這個展覽最奇妙的一刻發生在我走到展場頂樓外的陽台時。那天傍晚下著雨,遠方的山頭烏雲密佈,對面一排民宅的鐵皮屋頂與細瓷磚牆浸潤著水濕的氣息,旁邊的巷口則是雨天人來車往的尋常景象。回看展場內,這個佔據五層樓與地下一樓的個展運用螢幕與投影機營造出各種虛實變換的表現,頂樓後方的輕鋼架屋頂像是某種半透明的綠色壓克力板,實際上是用LED燈投射在頂板上的效果,面向陽台的小方格玻璃窗上透映著陽台上的空調壓縮機與盆栽的外型,實際上是貼在玻璃外側、用馬賽克處理後的輸出影像。這幾乎只有站在陽台時才看得出來,其他兩件作品像展示品一樣擺在這個被調換的空間裡。無風無雨,視覺藝術,這層樓的空間的名稱是「White Box」。
侯思齊的個展「幻術中的螢幕」嘗試以各種影像裝置來模糊影像與現實之間的界線,這些界線從螢幕的外框乃至於空間中的建築構造與轉折,都被藝術家用來向觀者引介思考影像技術與視覺認知之間的關係。不過我想以不太一樣的角度來切入這個展覽,所謂的「Screen」在字義上既是我們所熟知的「螢幕」(一種用來投射影像的平面裝置),也是如屏風一般是種用來遮蔽的傢俱(一種活動隔間)。因此這個字的視覺性從一開始就和建築密不可分,而「幻術中的螢幕」在形構影像與現實的關係時,展場本身的場所性也是這個展覽尋繹著「跳脫與無法跳脫」的要素之一。
侯思齊 副本太陽 投影機、電視螢幕、樹莓派、玻璃貼膜 尺寸依展場而定 2022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10.22
水谷藝術本身是將位於萬華的舊公寓重新裝潢的藝術計畫空間。展覽中最具特定文化特性的一面就在於藝術家將四樓變成三樓的複製品,藉此避開數字「四」的迷信,不過場所性也在其他地方主導了視覺性的表現,例如就展場本身是台灣島常見連棟公寓,其長型的空間裡採光幾乎都集中在前後兩端,而後端的採光又經常被後方的建築遮蔽,因此前方經常就變成居住空間主要的採光來源。在這樣的條件下,無論是二樓的「副本太陽」或是「三樓中樓」,在模擬陽光的剪影時,其實也無意間加強了Screen作爲影像投射物的正面性法則。
這些場所性都讓這個展覽產生一些有趣的效應,它讓作品整體變得有點類似場所特定(site-specific)的作品,但是除了作品並不那麼強調田調以外,作為白盒子的展演機制本身也包含在這個場所性裡,因而也帶出另一種影像生產在介於日常與展演場所之間的有趣角色。因此儘管在那些操作場所空間特徵,以及擺在架上或是作為螢幕、投影在牆上播放的獨自作品之間並不難區別,但是這也以另一種辯證的方式整合了水谷藝術的樓層空間。
事實上,這樣的思考是在發現種種視錯覺機關之後才得以發生,而這也是「illusion」的原意:illusion(視錯覺)不是hallucination(幻覺),是鴨子和兔子,而不是幻視。在這個展覽中,讓我感到有趣的是思考視錯覺原理的主要對象不再是風景透視,而是變成了像素。此外更為有趣的是,在展覽中由各種成熟的影像技術構成的虛實辯證裡,我也感覺到自然主義幽靈像是從陽台外的景象而來,以各種方式執拗地留佇在這些裝置之間。
侯思齊 月光 電視螢幕、卡典西德、尺寸依展場而定 2021 照片來源:陳譽仁 202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