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與抵抗之間的 slash:「生存/抵抗:台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
Author: 葉儀萱, 2022年12月13日 14時17分
評論的展演: 生存/抵抗:台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
2016年,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原轉會)正式成立,民眾對於轉型正義的關注度也隨之提高,然而現實層面中,對於族群的資源壓迫與刻板印象仍無法消彌。由於歷史經驗與文化認同類似,臺南市美術館與加拿大政府合作,展出「生存/抵抗:台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與二十餘位原住民藝術家攜手,透過數位輸出、錄像、蝕刻版畫、織品、壓克力畫......等等複合式的媒材與載體,試圖尋回原住民族被殖民者割裂的文化故事。
「生存/抵抗:台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位於臺南市美術館二館一樓,開放式走廊與ABCD四間展覽室皆為其展區,不同的展間對應著歷史傷痕、信仰探求、文化衝突、重新構築等主題,約有40組展品,規模不小,是非常有份量的一檔特展。Slash在英文中有「割開」以及「大幅度的削減」之意,中間的「/」符號,在另一種層面上反映出了有關殖民與族群議題中更具體的意象。有關認同、有關土地、有關欺騙,但最多最多的,還是打著教化旗幟的掠奪與削弱。
「生存/抵抗」展覽中,台灣藝術家與加拿大藝術家的作品在不同展間相互交錯陳列,雙方縱然有著不一樣的語言與服飾,承載的傷痛卻有著極高的重疊性,在漫漫歷史中曾經發生的資源戰爭、威權之下文化政策帶來的歧視、逐漸被主流同化的族裔與身分的自我認同,面對種種磨難,如何在駭人的鮮血(抵抗)與傳承的血脈(生存)取得平衡?族人到底失去了什麼又可以挽救什麼?這些都是是展覽提出的叩問,也是讓新生代原住民藝術家需要不斷自省的課題。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在C展區中,瓦歷斯.拉拜(Walis Labai)的<隱形計畫之生活中的影子族系列>一共有四件展品。將原住民族的生活照片放大輸出,且圖像經過光柵片原理處理,在不同角度觀賞畫作時,會看到畫作中的人物彷彿幽靈,若隱若現。呼應這個展品的,還有A展區史考特.貝內西納班丹(Scott Benesiinaabandan)將影像重疊在皺紙上的《微抵抗》系列、以及林安琪的<迫印>系列--純白的紙張,上面毫無章法地以浮凸印滿漢字、英文、族語的羅馬拼音。三者的作品中,原住民的主體性與衝突紀錄以直接的操作形式被刻意淡化,需要更吃力地調換位置、走近瞇起眼睛觀看,也因為如此,藝術品本身的的存在感反而異常強烈,與「削弱」的表現手法產生了極大的對比,反覆提醒著觀者「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無論是祖靈的生活軌跡、武裝衝突、抑或外來著在語言文化中的迫害,如同縫在美好皮囊底下的陰影,看似就要被人淡忘、無人聞問,卻透過後生之手,讓其在流逝的時光中逐漸顯影。
〈隱形計畫之生活中的影子族系列》2006-2009,數位輸出,150×96×4公分×4件,版數1/3。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圖片來源:筆者攝。
文明比野蠻更加殘忍
C展區Apo'陳昭興與王亭婷的〈信任與陷阱〉,以立體裝置復刻百年前清廷政府誘騙族人、令族人成為血汗勞工的經過,同時以口述錄像紀錄發生在花蓮豐濱小村落「大港口事件」的族群屠殺。天花板上,由金屬架搭成的立體人形扛著大米列隊前行,宛如被吊起的冤魂。畫作下方由骨頭搭建而成的血祭壇,將殖民者的罪惡與原住民族的憤怒刨開。同一展間馬耀.比吼(Mayaw Biho)的<稀釋原住民的13種方法>以漫畫的方式呈現現今原住民族在社會上面對的質疑,比如已經成為網路笑話「一分耕耘,一點三五分收穫」的考試加分制度、身分證上以漢字書寫的族名、由漢人訂下的法治規則等等,強烈、高飽和的單一底色襯著素描的人物畫像,加上火辣的諷刺,拉高了作品不安、困惑、無奈的張力。兩件作品發生的時代順序雖然不同,然而掌權者赤裸的威壓和暴力和隱形的體制卻是同等殘暴。
林安琪,《迫印》系列,2021,複合媒材,尺寸依空間而定。藝術家自藏。
圖片來源:筆者攝。
我們的山脈我們的根
C展區瓦歷斯.拉拜(Walis Labai)<賽德克族人披肩式山水>以超長的畫布印製綿延不絕的山巒與紅黑相間的織布、D展區尤瑪.達陸(Yuma Taru)<生命的迴旋I>與<生命的迴旋Ⅵ─如布之舌>,將傳統之法織成的布匹扭旋,吊掛在牆面上,並透過打光映照出有呼吸感的影子紋路。凱瑟琳.布萊克本(Catherine Blackburn)《我們的母語/舌頭》系列,將黑色大頭針刺在印有舌頭圖樣的針包上。三者的作品媒材雖不盡相同,卻同樣給人「尋根」的對話空間,山即土地、織布即經濟文化、而舌頭則是語言。前兩個作品的空間感尤其曠闊,綿長的山水、迴旋的開放性,利用現代的表現手法追溯傳統文化,讓觀者得以穿梭其中。
瓦歷斯.拉拜(Walis Labai),〈賽德克族獵人披肩式山水),
2022,數位輸出,尺寸依空間而定。藝術家自藏。圖片來源:筆者攝。
尤瑪.達陸(Yuma Taru),《生命的迴旋系列》,2022,金屬特用紗、金屬紙纖、不鏽鋼紗、LED 燈紗,尺寸依空間而定。藝術家自藏。圖片來源:筆者攝。
身為「 」的觀看方式
感受性的斷層要如何重新被連結呢?大概是透過傷痛之間的共感與同理。「生存/抵抗:台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用了一整個樓層安置展品,血淋淋的。那種被鮮血洗禮的感覺並不來自於藝術品本身,而是相當直白、毫不掩飾的控訴與掙扎。讓你遠遠地看著,也會開始思考自己的獲得,是誰的什麼被剝奪了。我們所有的價值判定對於這片土地上最初的主人,不過是一場不負責任的謬論。
身為族群鬥爭中的勝利者、一個漢人,在面對本土的族群議題時,究竟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去觀看?藝術品與觀者的對話的場域都是在腦內攪和,那,完成了訊息傳遞以後,我該不該覺得抱歉?如果不覺得抱歉,是不是我觀看的方法出了問題?如果今天是原住民族來觀看展覽,又會是什麼樣的情緒?這些問題經常困擾著我,到現在也還是無解,就算產生罪惡感也無從贖罪,然而,讓議題持續發酵的方式,就是一再銘記教訓--不要再有相同的傷痛發生,才是值得我們盼望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