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現實與虛擬的邊境——《超限社會》
Author: Hsiao Tong Yeh, 2022年12月14日 09時10分
評論的展演: 超限社會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技術的嚮往逐漸改變單方面的使用與需求,科技轉而成為監控、圖利的最佳利器,在人民、政府、社會與經濟間扮演不同角色,衍伸出人類與科技交易、犧牲,甚至是主從的複雜關係。其超越了道德與法律範疇,創造出一個未知的滿溢狀態待人類探索。在展覽《超限社會》中,藝術家透過跨域創作與數據轉化,試圖在無邊無境的「超限世界」裡,探討數位科技帶來的困境與轉機。
此展覽共分為兩部分,一樓的作品主要在挑戰技術之於社會規範的越界,二樓的作品則將技術視為轉化與感官的介質,從議題論述到新創實驗,以虛擬幻境層層建造新的現實。在一個充滿戰爭意識的展間,開場作品並沒有呈現激進對立的寫照,而是以多達一小時的抽象錄像作品《深度冥想:60分鐘的萬物簡史》(Memo Akten,2018)帶領觀眾享受一段精神之旅。這件作品透過人工神經網絡訓練生成了來自網路的上萬張圖像,內容歷經萬物的變遷,包含宇宙的誕生、動植物的演化、人類文明的演進、藝術、宗教、戰爭等,影片的聲音也是以同樣的訓練機制產生禱文和儀式音效。這些看起來習以為常的圖像,實則是我們以感官不斷吸收,或是透過教育、信仰、情感建構的集體記憶。而機器以影像呈現了與我們相同的客觀視覺,不僅模糊化人類與科技在記憶保存與視覺呈現上的依存關係,也讓我們思考自身與機器不同的主觀體驗。此作品抑回應了互動媒體作品《我提問7.0》(雙縫鏡(金制民、金根瑩),2018),透過上傳圖片以及對於藝術價值的討論,讓我們思考人類與人工智慧共同進化的可能。它學習人類的問答並提出更多想法,即使延續了人類的美感經驗與圖像歷史,科技使之成為與人類相輔相成、溝通、學習的產物。
接續的作品《禁止演算法觀眾》(Kyriaki GONI,2021)、《這可能是你》(鄭先喻,2022)、《捕捉》(Paolo CIRIO,2020),延續科技進入人類日常的核心議題,分別揭露了監聽與演算法的破解方式、個資的收集與合成,以及人臉辨識的不對等權力。錄像作品《禁止演算法觀眾》以即將成為電子垃圾的數位助理與人類展開對話,拆解監控的運作軌跡尋求與人類的和解。在自言自語的過程中,她時常藉由問句「嘿,你在那裡嗎?」確認人類的存在,就像是在呼應我們常常呼喚人工智慧的話語:「嘿,Siri?」,置換科技與人類的勞動依賴。這不禁讓我們反思人工智慧在服務與侵入之間扮演的極端角色,是由誰來掌控的?除了抵抗監控資本主義,影片結尾主角也針對人類的科技發展提出期許,例如「希望人工智慧不再是女性的聲音,不再只是因為女性代表服侍的聲音」,反應更多留在人類身上的重要課題,從發明端到消費端,處處隱含著無形的歧視與利益交換。
《這可能是你》與《捕捉》皆在探討網路與公開場域個資的使用,不論是以合成技術還是人臉辨識系統,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更無法逃離背後牽涉的人權議題。前者運用網路論壇及聊天室資訊產出留言者的假想個資,探討演算法與技術對於社會的影響;後者以人臉辨識系統在街道上張貼法國抗爭運動中的警察頭像,置換上位者操縱隱私權的權力。一個是下對上,在網路上帶動風向的鄉民,另一個則是代表公權力的國家機器,讓我們思索科技背後的掌握者,以及這些藉由科技辨識、合成的「想像」與「再現」面貌,對於現世造成的威脅與可信度。
在科技得以重建人體的年代,《(吃)我的肉》(Theresa SCHUBERT,2020)挑戰人類生命倫理並質疑人類將肉類分級的消費主義。藝術家拿自己做實驗,面色凜然的吃著以自身身體組織培植的肉。食人主義曾是帶有野蠻、非人性等標籤的文明偏見,但是當技術讓人類同時成為消費者與生產者時,我們是否能夠視人類為與其他動物相等的生命體?以激進的破壞性行動,藝術家讓我們重新思考消費文化裡的政治、商業議題,也反應科技超越卻也逆向回到人類文明初期發展的現象。
《如果登月失敗》(Francesca PANETTA, Halsey BURGUN,2019)以深偽技術模擬1969年美國登月行動失敗的事件報導,不論是聲音還是影像都扭曲了我們所認知的事實。展覽空間仿造美國70年代的客廳環境,從沙發、壁紙、電扇、電視,到桌上的報紙,都散發出一股懷舊的時代氛圍。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進入登月計畫前影片穿插了一小段卡通廣告,廣告裡巧妙的透露出美國英雄主義,強調「拯救」、「勇敢」、「榮耀」等概念,緊接著看到尼克森總統的致詞畫面以及火箭在太空中銷毀、爆發的瞬間時,就像是見證了英雄主義的崩潰。如果登月真的失敗,這些太空人是否在軍備競賽中成為犧牲掉的工具呢?而我們僅以英雄紀念其精神,將國家、文明、人類結合於一體,稱之為歷史。這件作品不僅呈現深偽科技的影響力,透過曲解事實增近人們對於歷史的探究與理解,也以錯誤資訊的傳播反映當今社會假訊息的流通,不論是以科技當作創意的視角還是混淆的觀點,它就像一把雙刃一樣具有潛在的助益及風險。
二樓的作品多以科技體現人類日常的無形數據與環境變遷,包含《鎏》(陳乂,2020)、《用九種語言寫給星際的訊息》(哀傷電路,2022),與《scape.unseen-co_2[ch.]》(張永達,2022),形式分別透過機械裝置將虛擬貨幣交易轉換成能量的視覺流動、以九種亞洲語言寫給外星智慧生物可理解的電路訊息、運用監測科技和數據轉譯提供人與環境的不同面向。這些前衛技術成為拓展人類知覺的工具,打破了原有的傳遞界線,再走進下一個作品《FAMETAVERSE》(法咪咪,2022)的元宇宙世界時,更呈現了科技改變人類經濟型態與藝術框架的新發展,在虛擬的世界中連結消費行為、多媒體展演、互動遊戲,開啟了嶄新的社交模式與體驗效果,作為展覽的收尾,象徵了人類與科技共創未來的可能性。
作為數位藝術發展與推廣的基地,本次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展覽《超限社會》提出許多並存於人類與科技間的議題,擴展我們以往對於科技的想像與功能。面對冰冷、較難以展現手感的科技作品來說,身為觀眾的我們或許會覺得難以與自身產生共鳴,但是當我們開始感受、操作時,卻會有一股莫名的熟悉感——因為科技早已滲透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在網路上、手機裡、訊息間,我們往往因為它的便捷性而限縮其應用領域,並確立與科技的對立關係。事實上,不論是科技背後的權力操縱、網路檔案的資訊真偽、人工智慧的演進、感官的輔助與流動,都是當代身為資訊公民的我們值得繼續探尋,在超越現實與虛擬的邊境中,與科技共演化的核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