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夾縫中行走》中〈Field〉簡論
分享 | 瀏覽數: 164

《夾縫中行走》中〈Field〉簡論

Author: 黃亦澤, 2022年12月20日 21時38分

評論的展演: 〈Field〉

1.中國詩人北島的《青燈》所寫道的:「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這段詩詞在我欣賞〈夾縫中行走〉與劉玗 (Liu Yu)〈Field〉時不斷想著。

 

2.《夾縫中行走》,關於這個命題其實是範圍相當廣大的題目,這也意味這個展覽有帶給觀眾屬於自己獨特的觀點,其中這主題可以從「夾縫」與「行走」兩個角度切入。題目中的「夾縫」用來隱喻當代文明舉步維艱的生存狀態,這種兩者之間的為難,不管是物理上或心理上的壓迫感,儘管抽象,但的確是我們直接得面臨的問題,這也包含我們著對困境的對策。而透過「行走」試圖找出一個解決之道的,這個詞彙有「向外探索」、「行動實踐」。這個觀念同時給予觀眾對於劉玗 (Liu Yu)〈Field〉產生獨特的思維。

 

3.劉玗 (Liu Yu)〈Field〉,藝術家在展場中鋪上褟褟米,褟褟米上有自製利用野生雜草所做成的疊蓆、石頭與甘草等,空間佈局首先進入的是一個白盒子所圍繞的隔間,其中有一道牆中有一扇門通往另一個擁有能看到美術館外的窗景的小區間。而這件作品所意涵的是藝術家於2022年搬遷到台東,過農耕生活所得到的獨特的生活經驗。在作品上嘗試利用藝術家所說的如同用務農去了解地域的「身體力行」方式,來回應當代生活人們所尋求的生命共鳴。而接下來我想從三個點去思考這件作品:碰觸與距離、約束感、窗。

 

A碰觸與距離

 

  這件作品其中一部分強調「身體力行」,觀眾可以自由的在這個藝術家所創造的場域中自由活動,直接與作品接觸,不用擔心因碰觸到藝術品,而損毀它們。這件事在我身上產生某種安全感,使我想起18世紀,並非是一個視覺當道的世紀,而是給予人安全感的觸覺這件事。而此事可以另外以1942年杜象(Marcel Duchamp)〈英里的細繩〉(Mile of String)作為某反例。關於杜象〈英里的細繩〉這個展覽,展間如同當時常見的展場裝裝潢擺置,只不過展場空間被一段又一段的細繩切割,觀眾幾乎難以在這空間中移動,甚至是站立,更不用說舒服的位置觀賞藝術品,視線內不斷內細繩干擾,根本沒法單純看見藝術品的全貌。這件作品寸步難行的效果與劉玗 〈Field〉能夠讓我們意識到身體上的自由,這同時也是《夾縫中行走》命題的能深思的部分。我們究竟該藝術品有著怎麼樣的距離呢?

 

(Marcel Duchamp)〈英里的細繩〉(Mile of String)

圖片來源:https://www.marcelduchamp.net/images/mile-of-string/


 

B約束感

 

  當我走上這件作品時,我有感受到一種悠哉且平和的氣氛,我想這可能是藝術家試圖想傳達當時在台東所感受的,特別是當我從小門中走道另一個空間,映入眼簾的是美術館的美景。這小門彷彿是一條白盒子的裂縫,慢慢將其中的囚困感給解脫,把白盒子給打開。白盒子具備美術館內與外面真實世界隔絕的特性,這個功能那時的初衷,是為了使藝術品不受干擾,這造成藝術品如同在溫室中生存,給人種柔弱不禁的無力感。而藝術家劉玗善用其窗景與作品的設置,讓外頭的世界走進美術館。

 

  劉玗 〈Field〉,這件作品本身所散發出的悠哉感,與邀請觀眾能夠躺在這褟褟米上休息放鬆的這件事情,放在美術館的體制下,能夠產生一種有趣的反差效果。如今當我們進入美術館,會不自覺受到隱形的行為規範給約束,輕聲細語、端莊有理,這與博物館的起源與背後的機制習習相關。

 

   在歷史角度中,美術館為博物館脈絡之下的產物。1824年,國家畫廊的成立便集結教育、訓練、藝術的三大功能。維多莉亞時期進入博物館有身分與性別上的限制,屬於勞工階級的人須透過自我進行約束,去除身上的「汙垢」與「難引掩蓋的臭味」才資格進入博物館。關於從博物館對勞工階級的教化與規範實踐,可看出博物館本就有對社會控制與約束運作的機制。如今人們進入博物館 (美術館)縱使不像十九世紀具有那麼明顯的規範感,然而在潛移默化下仍會受到博物館 (美術館)的影響,而進行自我約束與規範。回到〈Field〉的作品中,或許我們能夠思考美術館是否非得如此拘謹不可,還是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更舒適的空間呢?

 

C窗

 

   窗,總是我在美術館中的喘息。每當我在美術館遊蕩許久,產生疲乏時,我會忍不住窗外,甚至待上一陣子。除了臺北市立美術館外,許多美術館都在空間都設有窗,窗前的藝術作品都擁有一個獨特的話語權,來與美術館外頭的世界溝通,或者也能夠與所在的美術館溝通,因為在白盒子裝潢幾乎在每一個美術館所展示的都千篇一律,難以透過裡頭的室內設計去辨別美術館,然而我們卻可以透過窗外的景色辨別出,這同時不僅察覺地域性,甚至從窗戶能夠博物館的個性。

 

  劉玗 〈Field〉中,我曾想或許藝術家面對這扇窗時,儘管望見的是台北市,我猜想是不是對於藝術家而言,同時牽引起曾在台東海岸山脈的風光。這件作品不僅重新使我看見,藝術品如何與外頭的世界產生連結,也同時使我思索,是否能用窗口外的風景,回頭來看待一座美術館所擁有的獨特性?


 

4.本篇並非詳細的研究賞析,在結構內容上有許多不無整之處。這次的簡評僅為我的隨筆,並且分享我對於此展與此件作品所產生的問題意識,個展與作品有許多更值得探索的部分,期待他人能夠因本篇簡評產生不一樣的共鳴。



 

資料參考:

1.《在夾縫中行走》導覽手冊

2. 王秀滿(譯)(2013)。最新現代藝術批判(原作者:Pam Meecham and Julie Sheldon)。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0)頁319-355。

3.  孔銳才(譯)(2021)。低垂之眼:20世紀法國思想對視覺的貶損。(原作者:馬丁·杰伊Martin Jay)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原著出版年:1993)頁39-65。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