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超限社會》中〈捕捉〉簡評
分享 | 瀏覽數: 220

《超限社會》中〈捕捉〉簡評

Author: Yize Huang, 2022年12月26日 13時08分

評論的展演: 〈捕捉〉

    《超限社會》中的「超限」來自於超限戰的概念——不計一切待價,運用所有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贏得戰爭。而這個觀念很貼切反映出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科技技術的渴求。在急速發展中的進程,當我們慾望遮住雙眼,或者只享受當下性的福利,卻忘思考這些科技正在潛移默化下控制我們。而關於《超限社會》這檔展覽像極一本科幻小說,展覽不同於我們日常所見的景象,觀眾像是於是虛實交錯的時空中,在這其中並透過一件件作品,發起我們對於對於現今、未來科技所引發的各式各樣的問題意識。而關於本篇簡評,想針對保羅.奇里奧(Paolo CIRIO)〈捕捉〉(Capture)進行延伸思考。

 

保羅.奇里奧就曾在2001年發起「廢除歐洲人臉辨識系統」運動(#BanFacilRecongnitionEU ),〈捕捉〉可以看作是這件作品的延續,並且也引發當時法國內政部長與警察工會的嚴格審查。關於這件作品中藝術家創立了2010年至2022年間法國抗爭運動中四千名警察的臉。透過民眾的力量將這線上資料庫中的警察身分一一指認出來,並且列印出他們的肖像,張貼於巴黎各處的公共場所。關於這場行動藉此討論出人臉辨識系統使用的爭當性,並且討論警方,或者說政府之於人民之間權力不對等的問題。這議題的討論範圍不僅僅於歐洲,我們將其帶入亞洲,甚至是台灣的現況。

 

  曾經我的匈牙利朋友問過我:「你們的國家到處都有監視器,你並不感到無時無刻被掌控嗎?」。那時候我回答,有監視器的地方反而讓我感到很安全。然而,這牽扯到「科技執法」的議題。亞洲現代許多現代化城市,都能發現監視器便於城市的各個角落,新加坡能當作最顯著的例子。新加波為全世界監視器密度最高的國家,新加坡的國土僅為72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僅次於孟加拉,人口約有570萬人,而國家所設置的警用監視器就高達九萬支,並且預計在十年內增加到二十萬支,並且配置的無人機、隨身相機,增進遠端監視與巡邏的工作。百分之九十一的新加坡人民對此是表次支持,認為這科技執法的政次有助於國家治安上的安定。如果人臉辨識系統在其中運作妥善,想必會更有效的降低犯罪率。然而,這件事我能思考的是,這個措施是否完美無瑕?是否隱藏巨大的危險性,在未來對我們造成不可挽回的危機?

 

 

  科技儘管與現代人生活密切相關,然而我們對於科技真的了解嗎?關於「科技執法」的疑慮,我們一般人所想到的最直接的問題是,當駭客入侵偷取了我們的資料,由於我們對於資訊科技的不了解,一般人包括我在內,是難以想像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並且最糟糕的情況為何?另一部份這項政策,如果我根本去探究,它能牽扯的基本人權的自由。我們的隱私權不該因而被剝奪,同時我們不該被當成的嫌疑犯看待,另外,政府是否能夠隨時掌握人民身處何處的資格呢?當前政府主要將這項科技用於打擊犯罪,然而是否有可能政府並非用於正當合理的情況呢?這個問題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Hongkong Umbrella Revolution)能是一個呼應的例子。

 

雨傘運動中,警方曾利用科技技術掌握反抗人士的資訊。所有人都對此感到恐慌,當資訊被中共給掌握,我們都難以想像中共為了維持「社會安定」,會如何剷除這些疑慮份子。而在這學運中,反抗人士除了執行抗議的行動外,同時也要戴面罩,並利用雷射筆干擾警方政府透過人臉辨識系統,來保護自身的資訊不被發現為了不使自己的臉被偵測到。這個情境能夠說保羅.奇里奧〈捕捉〉這件作品中擔憂的一個極端情況。目前台灣或歐洲都自由且和平,但我們難以保證在將來是否依舊如此,歷史的進程充滿變數,哪天警方或政府不會成為人們的敵人?而目前我們所受到了人臉辨識的保護,在許多情境的轉變後的未來,它是否可能成為屠殺我們的工具?我想,這許許多多的擔憂正是〈捕捉〉與《超限社會》所想提醒我們的。




參考資料:

 

1.超限社會導覽手冊

2.監視密度再翻倍!為何新加坡要在十年內加裝20萬支監視器?https://www.gvm.com.tw/article/81483。文 / 何晨瑋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