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與性愛之間:登曼波個展《居家娛樂》簡評
Author: 王韻涵, 2023年01月05日 23時00分
評論的展演: 《居家娛樂》
展覽《居家娛樂》以藝術家登曼波父親的五十多卷錄影帶開啟,錄影帶的側邊被父親親筆註記著「居家娛樂」。藝術家經由解密父親錄影帶後所衍生的種種線索,一個個當代裡私密的、關於性與身份認同的對話再次被討論與紀錄,並透過放映與觀眾接繫。
展覽圍繞著父親的「居家娛樂」物件—性愛錄影帶進行討論。登曼波自述在快升上國中時,意外看到父親自拍的性愛錄影帶,錄影帶內的對象同性異性都有,但以同性居多,這些錄影帶帶給他巨大的震撼,但同時卻又無法克制的偷偷觀察父親的日常生活,「哪個男生來我們家?他們來了之後在做什麼?」,從那時解鎖了對性的啟蒙。
藝術家將影像中的記憶和疑問拋在展覽中,並以獨特的方式呈現。其中,展場設置整體相當有趣,共分為兩個主要展間—「暗室」與「明室」。
暗室與亮室,就如同字面上所言,在燈光佈置上呈現截然相反的視覺效果,參觀者必須先經過暗室後才能進入亮室,就彷彿從登曼波父母的對於酷兒議題避而不談的年代,直到當今酷兒議題能夠公開的被談論一般。
走入暗室,中間擺放的是一個魚缸,魚缸上投影出模糊的影像片段,水中飄浮著的氣泡和魚缸玻璃的干擾讓影像的內容愈發模糊。當抬起頭來往上看時,會發現牆上是一整面牆的櫃子,並不是日常生活中會出現在居家生活的樣式設計,反而更像是存在於某個特殊場所、特定時期的陳設。
魚缸和整面牆的櫃子均是登曼波父母生活和工作的象徵,因兩人皆於八大產業中工作,而魚缸作為產業環境中經常出現的陳列,將魚缸放置於展場中央象徵著特殊產業中情慾流動的氛圍,並帶有某種儀式性的含義。一整面牆的櫃子則是將三溫暖的場景重現,從八零年代開始,三溫暖成為不少在傳統家庭下隱藏自我的男同性戀者的去處,他們只能在煙霧繚繞的三溫暖中隱藏自我又彼此陪伴。當父親的「居家娛樂」映照在魚缸上,觀眾也踏入了將酷兒議題視為禁忌的年代。
穿過櫃子後,來到由藝術家羅智信打造的「暗房」裝置,以牆面區隔開的十三間暗房中分別播放著不同受訪者各自的錄像,錄像中的內容多為受訪者談論自身經歷、探索自我等具有私密性的議題。藝術家羅智信在打造此間暗房時以同志酒吧、三溫暖的場景形象為發想,但在筆者踏入暗房空間時,浮現在腦中的卻是在電影《巴黎,德州》(Paris, Texas)中曾出現過的一個特殊情色場所,電影中的情色場所就如同展場中一個又一個的隔間,但在隔間中央卻以一面雙面鏡將正在表演的小姐與客人隔開,小姐無法透過視線看到隔間對面的客人,兩人僅能夠過聽覺進行溝通,客人能夠享受觀看私密性的同時並在小姐的視野中隱身,彷彿一個偷看他人秘密的窺視者。此種觀看機制並不全然符合展場的設置,不過當觀眾坐在被隔開的隔間中,一個人戴著耳機盯著畫面中的人物表演、闡述自己的經歷時,就好似一個窺視者透過微弱的視覺(因光源低)和聽覺正在閱讀一個個不可告人的小秘密。
這樣的體驗是此次展覽中筆者認為最耐人尋味的設置,也因暗房中僅有播放錄像的電視有光線,當你想看清楚隔間牆上的字和塗鴉時,必須貼得很近,才能依靠微弱的光線看見其他事物,就如同在八零年代時,這些小秘密都在傳統的社會中被刻意的隱藏起來,只有在視線不佳的暗處才能依稀看見它們的影子,那些不可見人的同志情慾就在黑暗中湧動。
暗室的最後一個空間則是一面巨大的用竹架撐起來的投影幕,正在播放著藝術家登曼波訪問母親的錄像。影片中的母親對父親的「秘密」表現得雲淡風輕,雖然身為夫妻同處在一室之下,母親也對父親的癖好略知一二,但在沈默的社會氛圍下,母親依然選擇不去主動談論。
穿過暗室進入敞亮的明室,一眼就可以看見空間中擺放著許多藝術家的攝影作品和場中央的裝置。由此,我們沿著時間線來到了當今的社會空間,在這裡,有各種多元形式、型態的情感表現,且能夠被放在公共的環境中進行討論。
從展場的脈絡來看,《居家娛樂》由無處不在的二元對立因素組成,從展覽名稱「居家娛樂」開始,「居家」代表家庭而「娛樂」則代表性愛,藝術家將看似私密的展覽元素和概念內容放入公共美術館之中,邀請觀眾進行討論。
將寫實錄影帶放入帶有魔幻性質的展覽空間,再到狹小切割的暗房空間對比於寬敞的亮室,藉著兩種展覽空間,表現個人生命經驗中所環繞的多重性與多樣性。《居家娛樂》除了藉由攝影給予記憶一個重新檢視、觀看的機會,更是藝術家藉由展覽試圖激發出對酷兒議題的不同討論。
《居家娛樂》
- 藝術家 登曼波(本名楊登棋)
- 展出時間 2022/11/19-2023/02/12
- 展出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E、F 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