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 息壤的混沌
Author: 洪伊又, 2023年01月07日 15時00分
評論的展演: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息壤
此展覽以臺灣八〇年代作品、檔案、音像紀錄與訪談等紀錄資料追朔「#跨領域」在臺灣八〇年代藝文發展史的脈絡。
我們可以將跨領域藝術之美學特質定義為如下:
1. 多文類(multi-media)的文本:跨領域藝術作品從既有的種類中脫離既定的框架,在作品的
內容中使用不同的媒材及結合其類型之藝術。因而在文本中呈現複合意義,而作品意義
的開展方式也反映出一種多元的特質。
2. 交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作品從逾越既定之美學概念,而回到社會、文化、政治的脈
絡,主要意義操作的原則在於藝術與其他學科,以及和社會領域中互動而產生聚合性效
應。
80年代的臺灣政治陰影下的美術事件,在戒嚴壓制下的反抗聲浪,體制的抗爭行動,伴隨解禁(1987)報禁解除(1988),前仆後繼、群集激昂,政治社會的急劇變動。1985年北美館舉辦的裝覽,引發「紅星事件」。(1983年,李再鈐獲邀參加臺北市立美術館開幕,製作〈低限的無限〉之大型幾何結構雕塑於館前廣場展出。1985年,有觀眾認為〈低限的無限〉由特定角度觀看像是象徵共產主義的紅星,因而向情治機關檢舉。時任館長蘇瑞屏便立即花了八千元將作品改塗成銀色,擅自將之改漆成銀色。)
參藝術家之一的陳界仁,目睹事件過程及後發展,對主流術界情怒失,次年則在廢墟公寓策畫體制外之展覽《息壤》。「息壤」為展覽名稱,取自《山海經》的神話,意旨可以自行增生的土壤,期望體制外的藝術能生生不息,建立台灣藝術本體性為目的,反抗主流藝術結構與意識,一股蠢動但無法說破的氣息在學術圈、藝術圈醞釀著。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展場內重新詮釋了當年的展場及展出《息壤》展覽之作品,猶如身歷在八〇年代中的反抗思潮,較為可惜的是失去了本該是空蕩的東區公寓三樓廢墟空間,從體制外的反抗主流藝術展覽到進入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一切是如此的衝突,
原明顯呈現違逆姿態的息壤,其展覽及作品相關資訊甚少見於當時藝術媒介,對應於1980年代藝術圈中普遍於北美館及藝廊的展覽方式與創作表現,息壤甚至被視為「反美術館」、「反體制」。牆面平整的塗上黑色油漆,讓人感受到的氣氛相當嚴肅及各外的保守,牆面上的一角掛著《息壤》海報,諷刺的是相較於看起來是重現的藝術作品,這樣的海報才是真正讓我感受到當時熱血沸騰的創作,上面略帶摺痕及污漬,以及奇怪的作品名稱很清楚的體現了當時藝術家們反抗的心態,但當這樣的海報被裱上框的就好像作品似的吊掛在牆上,對美術館展設來說海報已成為文件之一,彷彿這些《息壤》展示的作品只是在描述一個曾經發生過的事件,令我感到相當可惜,或許美術館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未曾經歷過八〇年代藝術的觀者,真正的體驗及了解當年創作的氣憤及反叛,而非較文件式的展覽呈現。
另外展場內展示的當年展覽問卷,是我覺得最有趣的一部份,不論是題目或答案選項都是各種衝撞藝術體制,例如:你認為《息壤》該如何籌措展出經費? 1.向文建會要錢 2.向企業界要錢 3.向市政府要錢 4.向親朋好友要錢 5.自己掏腰包 6.沿街乞討,這份問卷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藝術的看法,甚至時至今日都還是可以體現現今的藝術市場
當代藝術展覽-當空間成為事件
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之展覽《當代藝術展覽-當空間成為事件》此策展行動提出的「空間」生產,共有三種問題層次,第一層是,作為重探1980年代展覽之歷史檔案的切入點,《息壤》從不同的面向突顯了「空間」所激發的事件或爭議問題。第二層,藉著第一層的「空間」課題,帶出不同理念下的「空間政治」脈絡,此種「空間政治」的生成條件與1980年代的社會經濟條件、解嚴過程的轉變密不可分,此種強調差異性價值與生成脈絡的「公共空間」的出現,正是該時代重要特徵。第三層,以前述兩個層面,作為重新回訪歷史的視點,進而觀察該年代之「公共空間」的生產與展覽「空間」的生產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展覽意圖探究在80年代誕生的爭議性「公共空間」中「反抗的現代性」空間如何出現?
參考文獻 :
1. 林宏璋,《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案,2004,頁5。
2. 李韶曄,《息壤》,台灣大百科全書,2009。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9861
3. 《當代藝術展覽-當空間成為事件》,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
https://springfoundation.org.tw/ws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