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 在 人 》天選之人聯展 |簡評
Author: 陳韻至, 2023年01月08日 23時48分
《藝術宮 artgong》主辦的《 隨 在 人 》天選之人聯展,展覽地點在《未命名 WMM》。
徵件過程有趣也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由報名的33組藝術家到現場擲筊,採用兩輪淘汰制,有19組進入第二輪,選出最高擲筊之三人,可以說是經歷擲筊大戰後誕生的天選之人!分別是藝術家以及該參展作品: 周能安《隨喜自取》、蔡沛軒《異地在場》、洪伊又《人格神》。而該展覽名稱也跟擲筊有關聯;三位天選之人們提議將各自展名的單字寫下並隨機抽出一字,最後再以擲筊的方式確認出展覽名稱與順序。而值得大家去深入思考的則是:為什麼是這些人被選中?『神』真的有在『選』嗎?三組作品之間有沒關聯性?什麼是這次「策展」想談論的?
《 隨 在 人 》天選之人聯展主旨強調藝術的本質在「人」,隨著人的所思所想,在當下創作出關於個人獨特獨有的作品。人是啟動者,人的主動性才是藝術的關鍵字,人不來參與,神也沒辦法!這場由藝術之神命名的《隨在人》讓觀者在現場感受到強烈的超自然天選藝術。
藝術家 周能安《隨喜自取》作品
藝術家認為創作,作為永無止盡對於世界的闡釋過程中,隨著情感動力擷取出了各種的片段,持續衍伸,永遠也訴說不完,哪怕是現在產出的這篇論述也只是眾多說法的一部分而已,隨著創作者的喜好被取用發展形成。而觀眾作為前來觀看的對像,也是同樣隨喜自取,接收著其中與自身有所連結的部分。
在自2013年始這個名為「全像圖進程」的發展脈絡下,筆下渴望能夠在每一片作品裡包藏自身的各種概念,於是自「冉冉」織成的線條圖像之後,將作品「再」相互拼合疊加,「構」成為近似於事物紋理、山川地貌、面孔表情的各種圖像,再加上近年對於書寫的創作實踐,擷取成為此次展覽「隨喜自取」的大量創作碎片,每張畫作、書寫的紙片等等皆是創作靈光下儀式情境書寫狀態的體現。並且具有多面向觀看、自由解讀的特質,凡有加諸記號的作品便可以任意旋轉拼接。也歡迎在展覽過程中嘗試取下並改變位置。
同時,這些訊息的碎片,這些由創作者接收醞釀後所釋出勞動成果,本來都應該是可以由任何代價交換的。而金錢的衡量模式,獲利導向的思維卻使得這些美好的產物無法順利被擁有相互共鳴的對象所擁有。在本次「隨喜自取」概念的最後,從創作者與觀者之間感知的自取之外,也包含了物理性的自取,來賓可以透過「隨喜」的金額預定並在展覽結束後前來「自取」,以這樣的方式對於2022年積極參與藝廊展出和博覽會的自己和各類創作,進行通往市場交易機制與定價策略的反思。
藝術家作品《 人格神 》洪伊又 作品
藝術家洪伊又創作內容著重於慎思宗教,探討其中是否具有藝術性?對於獨立的創作,信仰能參與多少?最初從「媽祖托夢」發想,試圖釐清自己與作品的關係,欲探究宗教是否能幫助創作,而進行了一場肅穆莊嚴的藝術實驗。以宗教為相關主軸進行研究及創作發想,用身體探討著關於神明啟示的可能性。
而《 人格神 》為藝術家洪伊又首次個展,內容探討人們時常詢問神明關於自身的未來事物,但...曾幾何時有人關心過神明嗎 ? 以「擲筊」貫穿,試圖將請示之動作轉化成為聊天及溝通的媒介,使用人格心理測驗詢問神明對人間事物的看法以及關於神明的性格。作品以影像紀錄擲筊問神明101道測驗題,再將每張紙本問卷佈滿整個展間。而每題皆只有兩個選項,神明共有三個回復方式(如下):
1.一陽一陰(一平一凸):稱之為「聖筊」,表示神明允許、同意,或行事會順利。
2.兩陽面(兩平面):稱之為「笑筊」,表示神明一笑、不解,或者考慮中。
3.兩陰面(兩凸面):稱之為「陰筊」、「無筊」、「怒筊」,表示神明否定、憤怒。 如答題結果非聖筊,則更換選項擲筊•直到該問題岀現聖筊。每題只會出現乙次聖筊,即為該題答案。
而第三位藝術家 蔡沛軒《異地在場》作品則是為創作者提出之方法,並以新竹——頭城兩地作為實踐地點,希望透過兩地之間的差異性,召喚出那些曾經在場卻無以名狀的感覺,藉由地方之差異性與身體的移動性,重新思考、覺察關於自己居住已久的家鄉:「宜蘭頭城——拔雅里」。作品以濕氣與六條自訂地方路徑展開,試圖以影像、個人記憶及地方歷史交錯呈現,透過實踐、創作過程,重新梳理、理解這塊土地與自身的關係。
而我認為民間信仰中的崇拜,與藝術非常相似,因此,連結展覽空間及信仰場域,拼貼兩者的相似處,欲凸顯其背後相似的生產邏輯及價值建構方式。如同人們拜財神廟,目的是獲得財富;創作者則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作品,不斷探討藝術的內涵,最終都是希望能了解藝術的本質。
參考資料來源:藝術宮 artgong、未命名 WMM、周能安、洪伊又以上的facebook
https://unews.nccu.edu.tw/unews/17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