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假帳號可能不是真的假帳號」: 評 鄭先喻《這可能是你》
Author: 王偕安, 2023年01月09日 00時07分
評論的展演: 《這可能是你》(「超限社會」,2022)
《這可能是你》是鄭先喻在2022「超限社會」系列展覽中,所展出的作品(臺灣當代實驗場C-LAB)。正如同官方的策展論述所言,此次的展覽藉由各個藝術家的視角,來去省思當代的科技應用與議題。之中,鄭先喻就運用了線上即時的聊天資訊結合個資與肖像配對的演算系統,來去呈現當代社會的資訊生產與再製、以及假想個資的真實與擬仿性。
走進《這可能是你》的展間,首先觀者們可以看見的是一片中大型的組合螢幕,螢幕裡反覆閃爍、更新著不同的人像面孔,畫面中間更不斷地跳顯著不知來歷的網路上的即時聊天記錄。此時再往展場深處走去,則是一台又一台的熱感紙印表機,不停地產出一串又一串的受演算拼湊出的肖像與個資表。大家低下身子,拾起地上這些準備要填滿此空間的紙捲,並在裡頭仔細地尋找自己的模樣。然而此刻,觀者卻也漸漸無法辨認紙捲中的資訊究竟是來自於真實的實體、抑或只是系統編織的謊言……這不禁令人開始懷疑,在這些龐大的數據與資訊中,究竟何為「真實」、又何謂「虛假」?
媒體文化批判、社會理論學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就曾提出,在後工業/資訊社會的消費模式中,資訊符號的價值生產,早已漸漸取代、甚至超越了物品生產的實體價值,其更指出媒體影像中的「擬像」(Simulacrum)現象及其生產模式。布希亞認為,當「真實」成為可被大量複製的「實體」,那麼決定其內部性質的將不再是實體本身,而是其背後所建構的「符號意義」。而在現代媒體的操作、表演下,這些「符號」的價值意義已開始脫離「實體」本身,進而產生「能指」 (signifier) 與「所指」(signified)之間的斷裂,意即使「符號」超越「實體」而成為獨立的「真實」意義。而筆者認為,在此次《這可能是你》的展演中,亦某種程度地指出、反映了這樣的現象,作者鄭先喻先是透過線上的聊天紀錄及個資的即時搜尋,來呈現一般數位資訊的生產模式,而後再進一步地藉由肖像的演算拼貼,完成資訊的「再生產/再意義化」,借用這樣的素材組合來去模糊化「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使得這些被組構出來的帳號資料,遊走在真實與非真實之間。諷刺的是,當演算系統在擷取聊天室的資訊、轉而生成可能的視覺肖像時,這整個過程尚處於一種「擬仿」的視覺生產階段。然而,當觀者將自身的觀看帶入「這可能是我自己」的意識、並進而試圖在螢幕與熱感紙上辨認自己時,那一刻,他的主體性便已幻化作大數據演算的「編碼」(Code)之一,他眼中的肖像與資料,便也正式成為了一種「超真實」(hyperreal)的「擬像」符號體系,因為他已無從辨認眼前這些不斷更新的現實:究竟是主體生產了資訊、還是資訊生產了主體。換句話說,當觀者相信、並期待著自己將會被編碼重新產生時,實體與資訊的指涉關係也就宣告斷裂,意即真實的基礎不再是現場的實體,而是螢幕裡不斷更新編碼的資訊;那些被生產出來的所謂的「假帳號」,也不再是「誰」的「仿製品」,而是進一步地成為資訊符碼的認知系統中,那個取代真實基礎的真實本身。
而此等受到置換的主體形式,並非是在作品中才被擬構而成,《這可能是你》所指向的乃是現今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意即,在一個數位時代、資訊化的社會,傳統的社會互動模式已漸漸受到轉化乃至取代,以至人們在網路上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大過於、甚至超越於實體形象的基礎——之中更尤其對所謂「i世代」而言——主體的存有形式已不再只是依靠實體的存在作為基礎,而是如何將自身有效地化為一資訊單位,並在網路社群上以資訊的形式建構人際脈絡,進而在觀看與被觀看中獲得主體的認同。而事實上,在這樣的認知脈絡下,以往那些所謂的「假帳號」也就不再只是虛構的空洞符碼,而是逐漸形成一種不受實體干涉的新的資訊真實,甚至更進而成為資訊社會中個體的效仿對象。也正如布希亞對於波赫士的地圖寓言的詮釋那樣,當數位資訊的疆域已漸漸跨越/超越現實時實體的領域,真實的指涉基礎將發生斷裂、及轉換,此刻,站在螢幕前辨認自己的觀者,只要看得夠久、夠仔細,便可發覺,其實從頭到尾都並不是他在鏡像投射中尋找自己,而是那道螢幕裡的資訊與演算數據,正在映照、投射著他的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