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顆海藻海藻海藻海藻,隨波飄搖」:評《羅晟文個展》
Author: 王偕安, 2023年01月09日 00時13分
評論的展演: 《羅晟文個展》(2022)
當那些波濤澈藍的水域,成了濃綠而凝滯的憂鬱,在一雙無光的眼中,究竟看見的是生態還是經濟、是生存抑或是毀滅?
此次的《羅晟文個展》(2022)是結合了藝術家羅晟文近年在荷蘭進行的海洋生態及經濟研究的成果,長期駐點進行研究觀察的他,本身就具有著深厚的理工背景,作品中常常利用影像與音效等裝置,呈現科學與視覺藝術之間的對話及想像(鳳甲美術館)。而在這次的個展中,羅晟文則專注在對於「海藻」產物的生態、及經濟效應的種種反思。一進入展場,觀者便需要先脫去鞋子,才得以走進這個昏暗的場域,首先迎面而來的是高高掛起的層層網狀物,那樣的裝置強烈地阻擋了觀者的視線、以及參觀動線,意即,若要在展場中移動,就必須撥開面前的障礙、並冒著可能跌倒的風險才得以繼續向前。而另一個視覺焦點則是在於地面上的投影,畫面中時而出現生物性的抽動影像,時而則顯現高空俯視下的優養化的海面。整個空間裡充斥著海潮的低頻聲響,又同時伴隨著新聞廣播的背景、及一些關於影像的說明。
而這些影像的拍攝,皆是來自藝術家對於該議題所作的紀錄與表現。根據展覽簡介,「海藻」原來在亞洲許多國家中,就具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對於此一海產物,也有著豐富的食品加工、應用的技術與經驗。相對之下,對於歐陸的國家來說,這樣的產物乃算是一種「新興食品」,也就意味著一種新型的養殖產業及想望,地方的漁民及政府便也開始加以關注海藻的養殖,甚至有不少生態學者認為,大量地種植海藻,將有助於碳捕集與封存,再加上種植此一水產,無需土地、淡水乃至化肥等等,更將其標上「零輸出綠能」的美名,這樣的形象,也就吸引了地方大量、且大面積地種植海藻相關產物(鳳甲美術館)。然而,在這樣夢幻的想像與包裝下,羅晟文並沒有因此就跟著鼓吹該生態經濟的優處,反而用另一個決然對立的視角來去省思這個議題,因為他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這樣的養殖計畫不僅沒有改變、轉換整個生態經濟,反倒更造成了另一種大規模的環境破壞。作品中,藝術家藉由四個同步的影像投影裝置,來呈現這些夢幻下的現實結果,畫面一個接過一個濃綠、且死氣沈沈的優養化水域,為觀者揭示著生態與經濟雙亡的現實情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場作品的表現手法,令人具有非常強烈的感官沈浸體驗。首先是一進場的濃郁的海廢物的氣味,使人馬上就感受到了一種海洋的氣息,然而之中所體現的感官印象卻並非是有生命力、洶湧的形象,反倒因著展場的昏暗與廢棄網料的質感,而有種沈重且悠長的荒蕪感受,加上觸摸、撥開那一層層的網料,便可意識到這些破舊網狀物乃是一個個廢棄的漁網,更增加了觀者行動與心理上的束縛感。有趣的是,這些廢棄漁網皆是藝術家在台灣各地親自去搜集而來的素材,於是本展場的表現方式,又增添了一項藝術家的行動層次。根據導覽員所述,在開幕初期,原本展場是毫無設置任何網狀物的,一般進場的觀者皆可清楚地看見地上投影的內容,行動也不受任何影響。然而藝術家隨著展場時間的增進,一天一天地在展場的天花板上掛起這些廢棄漁網,於是直到展期將至時,展場才會幾乎被這些網狀物給通通填滿。這樣的行爲方式,也構成了展場空間性質的變動性,更是在象徵層面上,加強了「海藻」滋生的形象,彷彿這些充斥著反省意識的錄像作品,有一天也將慢慢地被意識形態抑或自然生態本身的力量給網羅、覆蓋、且掩沒。諷刺的是,穿梭其中的觀者,不但無法在這些背景播放的議題及觀點的聲音中找到出口,甚至更無力去面對越來越多的廢棄漁網,而在這樣眾生喧嘩的場景中,始終皆保持沈默的,竟仍然都是海藻與大自然本身。
藻類是地球上最初期的自營生物,亦有生命之始的象徵意義。然而,在此次的個展中,藝術家羅晟文卻帶領觀者以絕然不同的視角來近行及觀看與感受,當這些漂浮在上的固著性生物成為了凝滯整片水域的根源,最終所構成的景象竟是一種窒息式的死亡意象。彷彿觀者在進入空間的剎那,便成了一隻隻在水底失去方向的魚蝦,在絆腳的水草與漁網之間,尋找著絲微的陽光與存活的希望,卻始終發現,那些光線的來源只不過是一道道人類生存本位的意識形態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