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樂園幻想工程挑戰賽」:在異想世界中談論樂園化社會
Author: Ann, 2023年01月10日 21時24分
藏在主題樂園背後的議題
現今社會中,「主題樂園」是怎樣的存在?其範本化、量產複製商品化或是遊戲化的模式又對文化造成什麼影響?
在「主題樂園幻想工程挑戰賽」展覽中,集結了國內外共六位藝術家:何采柔、科斯塔.托尼夫(Kosta Tonev)、埃里卡.貝克曼(Ericka Beckman)、張允菡、張紋瑄以及琳賽.席爾(Lindsay Seers),共同在台北當代藝術館二樓打造一個神祕樂園,以「幻想」為主軸,企圖使觀者彷彿踏入主題樂園一般,接收一個個藝術家得意識形態建設。
初時見到展覽名稱及介紹,原認為是以藝術形式探討大眾遊樂園文化及消費模式的議題:「主題環境中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擬仿著各種歡快的情境及高強度且過載的各式刺激,在種種視覺符號化、象徵化、簡化的過程中,讓我們混淆了真實與虛幻中都市生活的問題與真相。」展場入口的牆面上如是介紹。但觀完整場展覽,便會發覺作品與「主題樂園」間的關聯是相當隱喻性的。走出展場,思緒雖仍停留在藝術家設計的迷幻夢境當中,確實如經歷過一場「幻想工程」,但卻也不免思考為何幾乎不見普遍能聯想的「主題樂園」元素,因此需細細品味與理解,才能明白其中道理,每件作品可能僅探討有關「主題樂園」議題的其一面向,如商品化、人心自然渴望等,而非直觀式討論樂園本身。
踏入藝術家的幻想世界中
本次展覽影音作品居多,除末端大展間外,其餘作品分別呈現於坐落長廊一旁的數個小展間及樓梯口,動線自由,觀賞者可隨意地在長廊上走動,並進入每個空間探索,展末在樓梯間投影著策展人王韓芳的訪談,她提到:「假設大家把這條走廊想像成主題大街的話,那每一個展間相對而言是開放的、獨立的,但也是彼此關聯的經驗過程。」蓋括了此次展覽空間設計的理念。為完整呈現投影或螢幕播放之錄像,整體空間較為陰暗,使人更能沉浸於作品之中思考、咀嚼其中意涵,獨立封閉空間的設計營造一種神祕、驚奇之感,門口除語音導覽QRcode外沒有額外作品說明,每進入一個展間就彷彿由真實世界踏入虛幻夢境般充滿未知,好似恣意漫遊於虛實之間,但這樣的設計也使主軸感與主題依附性較為模糊。
商品化樂園
「主題樂園幻想工程挑戰賽」欲以「幻想」揭示如主題樂園般建構意識形態的工程,如樂園中的一切皆被商品化,也是其中一環。舉展場作品科斯塔.托尼夫(Kosta Tonev)的「人偶(第1、2集)」為例,此為時長十五分鐘的單頻錄像裝置,內容呈現幾位具影響力革命人士(切.格瓦拉、鄧小平、芙烈達.卡蘿及約瑟夫.史達林)以公仔形象復活在白淨空蕩的「烏托邦」,使用超現實手法、幽默的風格探討商品化過程及影響,轉生至一片虛無之中早沒了革命的可能與必要性,但他們已被賦予特定社會角色,從標語、思想到肖像皆被移用,包含片中使用公仔呈現人物角色的方式也有商品的意喻,在量產、規格化的商品世界中,本人真正的意識卻逐漸被遺忘,使人深刻反思。
樂園、現代化與群眾慾望
樂園的存在也能激發人類內心渴望,上樓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一件小型作品便較聚焦於群眾意識思想,其被安排在樓梯旁入口處,小巧而發著微光,好似引領觀者進入幻想樂園的告示牌,此為由何采柔創作的「假設」,以在繪畫過的雜誌封面上投影呈現,黑暗中悠悠轉動的旋轉木馬,充滿神祕詭譎的張力,身為迪士尼的第一個特點設施,同時象徵著現代化與未來想像,將雜誌原本的LIFE字樣削減改為IF,明示作品以一個假設的概念,將虛幻的旋轉木馬投影加諸於原雜誌的舞台之上,周圍是激昂的群眾們,展現社會進程以及當中的衝突與慾望。
樂園與視覺意象
在主題樂園中各式視覺刺激以及非語言表演絕對是必要元素。走入張紋瑄的作品「裝備秀」展間,黑暗中放置一個大螢幕及六台復古電視機,其中幾個以塑料覆蓋,透出迷幻朦朧的光線。大螢幕中由藝術家扮演的成功學講師正在侃侃而談非語言溝通技巧,分析名人如麥理浩、李光耀及希特勒等的肢體語言,包括如何展現權力抑或是表現親民,一旁的六頻道錄像裝置則循環播放各種肢體表現,徹底將人類非語言敘述的方式進行拆解與探究。
樂園中的虛與實
現代社會人們越發追求娛樂化,隨著科技發展甚至能模糊遊戲與現實的界線。在末端大展間的長椅上坐下,牆上播放著埃里卡.貝克曼的雙頻道錄像與燈光裝置作品「中斷」。整體風格走向復古帶著一絲詭異,作品中女主角戴上類似近代虛擬實境的裝置,讓觀者也跟著進入遊戲中的奇幻旅程,一同經歷各種險阻與打擊,甚至迷失自我,大量飽和誇張的色彩,完好地吸住觀眾目光,彷若同樣跌入電玩世界之中,一時間竟真如脫離現實一般,也使人思索今日趨向樂園化的社會,五花八門的聲光體驗是否也會令人產生混亂?
以想像力及思考力在樂園中遊玩
在展覽觀賞期間,需放慢腳步且深入思考,方能產生共鳴與與闡發,每件作品皆隱含著豐富的思想,以主題樂園為範本,幻想為基底,每觀賞一部作品,都像是走入主題樂園般接受藝術家在腦中建構意識形態的工程,探討社會上樂園化的問題,值得用心而仔細觀賞,並在過程中產生自己的心得,加以反芻,且整體概念較為抽象自由,沒有引領思緒的範本及動線,推薦喜愛在觀展時天馬行空地與藝術家及其作品進行思想交流的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