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想像@亞洲日常生活 — 李亦凡《howdoyouturnthison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
Author: 黃敬雯, 2023年01月15日 23時55分
新媒體科技成為敘事的載體,在李亦凡的作品《howdoyouturnthison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裡,這個載體有著不協調的身體、詼諧誇張的頭部表情,並說著似是而非的話語,「穿梭」、「飛舞」在九〇年代的臺灣日常家庭場景之中。
在長達十六分鐘多的虛擬畫面裡,這個敘事體化為臺灣成年男子的形象,具有藝術家本身的經驗投射,卻出自於西方對亞洲的想像。這個身體,購買自美國3D角色軟體公司「DAZ 3D」,是當時網站上唯一的亞洲成熟男性身體,外表有如在唐人街經營古物店的老闆,且略懂一些算命和功夫;頭部來自淘寶賣家,表情源自2015年蘋果電腦收購的「Faceshift」公司。這些部位都具有缺陷,臉部缺少第51個表情,身體無生殖器官,雖然李亦凡試圖在片中彌補,卻更強調這些缺陷的空缺,身體與頭部的連接處與大相徑庭的材質貼圖更強化了兩者的差異。
且在空間中呈現了三種時間性的差異,其中參雜90年代臺灣家庭生活場景、這個世代的敘事及回顧方式,以及對於駕駛機器人和「數位人」參與生活的未來想像。使得敘事體本身是時間、文化及打破第四面牆的中介者,也是製造詭譎與恐懼的存在。本文將從東方主義作為起始,延伸至未來主義與加速的討論,探究李亦凡的作品細節。也藉由「@」符號指向此東方想像存在於影像裡的特殊場所,以及強調藝術家透過網路作為快速獲得東方想像的通道與媒介。
一、帶有東方想像的主體
(一)主體的身體構組
「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一個 選擇」
一個被西方塑造為亞洲、異域化的形體,穿越了時空被放置於屬於臺灣九〇年代的日常生活虛擬場景之中。在李亦凡作品裡的第一人稱敘事體,呈現的是不協調且非流暢的身軀,有時違反人類關節動作,有時富有節奏感地扭曲、飛行與纏繞,臉部嘴型與眼睛僵化開合。每一步看似隨機的行為與不和諧的舉止,都再次突顯了這個日常場域中非尋常的敘事體本身形象。而這樣的形象組成,來自於全球化的結果,由不同國家、不同途徑所構成:身體源自美國「Daz 3D」網站、從中國網路購物平台「淘寶」購買的臉部表情開發自2015年蘋果電腦收購的「Faceshift」公司。
作品裡,敘事體刻意以「簡報」介紹它在「Daz 3D」裡的模樣,一個在網站裡唯一的成熟亞洲男性角色—「Mr. Woo」[1],細瘦身體穿著紅色豔麗花紋的唐人裝上衣與緊身褲,以灰髮、白鬍與面部皺紋顯示他的年邁與經驗,眼神堅定展示老當益壯,並且隨時準備好以身體內化的功夫再戰一回。而網站頁面旁邊附加的其他配件與場景,呈現不同亞洲族群的特徵大融合,有的開著日本壽司店或拉麵店,同時背景有越南、韓國的國旗與文化,混雜中國不同朝代的奇異服裝,以及引領科技機器人的大反派角色。但是到底是誰會這樣穿?這樣的場域又存在哪裡?
這些混亂的虛構影像都是出自於歐美等國對亞洲的想像,起初是由 Edward Said(1935–2003)以「東方主義」(Orientalism)理論描述這樣的現象:
東方是意義存在於西方,同時也是為了西方而出現,並被賦予其現實。
他將東方主義指涉為西方在談論東、西界線時,其所呈現的集體夢幻、印象和使用的字彙,是西方對東方觀點的再現,以及一個「異己」(the Other)的意象[2]。原本應用於將東方作為學術研究對象的論述,十九世紀的西方英、法兩國之於東方伊斯蘭,以及二戰後的西方美國之於東方的中、日。這些「東方」論述裡,卻與他們所指向的東方地理位置的實際情況具有差異,充滿了不實的魔幻魅力與致命誘惑,對於東方的想像是存在於西方,也是西方作為自身的自我鑑定與明示的方式。假想的感官經驗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將文字轉化為可見的形象,這些異國觀看的視角,在現今成為西方科幻文本的元素之一,就如同我們在「Daz 3D」裡看到的妖豔蒙面少女、深山修練大師或成反派的功夫大叔。
李亦凡將這樣的身體組織化為有如自己的擬身,以材質與縫補銜接的痕跡強調軀體與頭部的不同來源,裸露展示自己的身體缺陷,在話語之中,「大舌頭」的說話方式也顯露自己沒有舌頭的瑕疵,永遠都無法抽到那根菸,呈現自己是有所缺憾的人。
(二)主體的身份構組
而這個敘事體,到底是誰?從作品後方的場景來看,在這個敘事體二十年前小時候的居住地,還留有多台的電腦主機、笨重的CRT顯示器與滾輪滑鼠,並且充滿了頂樓水塔、臺北市專用垃圾袋,及臺灣啤酒罐等,許多象徵物顯示了濃厚的「臺灣味」,呈現的是九〇年代在頂樓加蓋的家庭生活,有著順應生活需求而建立生存空間的意味。若說這個敘事體是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他的身體構組與化身,會否就是一種對自身意識、歷史、文化與身份的提問?
在「Daz 3D」裡眾多各國的「身體」選項,即使分辨不出差異,藝術家仍忠於亞洲身份的選擇。但是縱使褪去「Daz 3D」隨附的東方想像外衣,裸身依然丟不掉製造出形象的本源。在縱向的歷史脈絡裡,我們身上依舊沿襲著日本殖民引進的西化思想、六〇年代冷戰美援下的文化影響,及來自中國的血液與根源,今日再加上因全球化與網路技術發展,因而資訊快速擴展的橫向流通,不斷地擾亂這個亞洲濕熱的空氣氛圍,並縮影至個人與敘事體裡,在他的認知、幻想、觀點,甚至是意志裡,暗示了我們臺灣民族主體身份、文化複雜性的建構,以及主體中強行組合、拼湊的矛盾。
而矛盾不只存在於敘事體本身,也存在於空間、時間中的差異。「真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年代,舊勢力還沒消退,元宇宙還沒來」敘事體有著在時代中格格不入的體會,不能前進、無法滯留,也不能揮別過去。在這個非人類、數位、機械與環境共存的關係裡,述說的是1980、1990年代的科幻小史,懷念過往機器人科幻電影,一邊演示如何分辨數位人與仿生人的差別;身處在九〇年代的亞洲地方生活區域,同時以大量舊電腦計算數位人的生殖器官合成、在廢棄泳池裡舉辦「數位(字)人聯合迎新派對」。多個不同文明進程同時存在於一個時空裡,真實與虛幻交織,傳統與未來並陳,反映了對未來不安與混亂的焦慮。我們在二〇年代《大都會》(Metropolis, 1927)、八〇年代的《阿基拉》(AKIRA, 1988)電影中,也能夠看到未來主義學家們對於科技快速進程與過於樂觀的態度導致未來毀滅的想像;又在《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中看見科技東方主義(Techno-Orientalism)裡西方對亞洲主導未來的「反烏托邦」想像與恐懼,因此此刻急於重新書寫亞洲的過去。在改變過往與面對未來的焦慮之中,當下個人之間我們所能紓解、應變的方法是什麼?
二、尋找加速的空隙
李亦凡在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的藝術家訪談中[3],提及動畫創作的工具性。「How do you turn this on?」,是來自於1999年「世紀帝國」戰略型遊戲的隱藏外掛功能,藉由輸入這串文字,觸發有別於遊戲歷史場景的現代科技感跑車「Shelby Cobra 427」,在充滿衝突的畫面裡,跑車具有強大的破壞力,能夠瞬間改變遊戲的進行方式。這件作品《howdoyouturnthison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源於藝術家自己開發的創作工具,便是想藉由科技的運用,改變影像原本的生成方式。方法是先建置影像中的場景,一邊設想合適的取景角度、故事的發生,有了大致文本其餘就因應拍攝的狀態即興演出[4],有如劇場與觀眾平行的操弄空間與即時感知。使藝術家本身能夠產出更直覺性、即時性、無拘束的創作,因此我們在觀看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其中的驚喜、怪誕與隨機性。
這樣的創作方式,略過了動畫原有的生產過程,包含分鏡設計、動作指示等,不再需要複雜的人力分工與來回修改調整再重新產出。透過單人操作遊戲引擎的模式製造動畫,減少了時間與人力上的花費,重新配置了動畫創作的時間。這個過程對應了 Hartmut Rosa 社會加速循環(The Circle of Acceleration)中,對於時間資源稀缺性的反省,導致技術加速與革新的需求提升,並以藝術家個人技術介入資本主義造成的社會加速,在無限輪迴的結構中找到破口,也是 John Tomlinson 在時間的寰宇性(cosmopolitanism)中所找尋的減速可能性,在動畫生成之間形成速差。
其他作品的空隙
在這波對亞洲過去進行解殖、對未來集體想像的熱潮之中,也出現在前年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之中,以「亞洲未來主義」、「亞洲科幻文化」為展覽主軸,特別以科幻的視角遊走在地區歷史、政治、經濟的層面,重新省視亞洲的過去與當下。從冷戰對現代美術的影響、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以及90年代亞洲對未來文化的想像,皆是回應加速資本主義的一種反省。其中林書楷的作品《陽台城市文明—模造島城遊境》同樣以自身本土的歷史、環境展開,重構了關於對未來城市文明的想像,更多的是顯現傳統產業在未來衰變的模樣。以積木般細小、零碎的組件,一塊塊在地面上相互連結,形成一個城市的概念與關係,需要的是緩慢的、耐心的放置與搭建,其創作的精神性、身體實踐與當下的時間洪流、加速後的城市想像形成對比。
藝術創作作為加速的空隙實踐
在作品《howdoyouturnthison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敘事體與分身不斷嘗試「crawl backward」的動作,卻無法真的向後爬,反而更突顯困境的界線。若我們無法擁有書寫過去或是解殖的能力,也無法想像屬於自己的未來,是否這種「crawl backward」就真的只是一種恐懼的表現。然而在未來,科技與人類並非是對立的關係,在這個承受全球化、資本主義與訊息傳遞的快速需求所造成的加速世代中,李亦凡的作品顯現科技在現今資訊時代的多重困境裡,能否重新作為一種解方的思考,並且透過藝術創作的個人層次與加速斷開關係,在自我、民族與技術之間徘徊,尋找新的可能性。
[1] Daz 3D中的Mr. Woo,網址:<https://www.daz3d.com/mr-woo-8>(2023年1月15日檢索)
[2] Edward W. Said,王志弘、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1999。
[3] 第20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網址:<https://20award.taishinart.org.tw/portfolio/copy4_of_672a5b8c6210-9ec383ef6210>(2023年1月15日檢索)。
[4] 馮馨,〈【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李亦凡〉《非池中藝術網》網址:<https://artemperor.tw/focus/4864> (2023年1月15日檢索)。
參考資料
1. Edward W. Said,王志弘、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1999。
2. John Tomlinson, 趙偉妏譯,《速度文化:即時性社會的來臨》,臺北:韋伯,2011。
3. Hartmut Rosa, 〈The Speeding up of Society as a Self-propelling Process: The Cricle of Acceleration〉,《Social Acceleration: a New Theory of Modernit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