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分享 | 瀏覽數: 206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Author: 余覺儀, 2023年01月30日 17時49分

1980年代是臺灣現當代社會文化的繁榮時期,也是臺灣政治和歷史面貌的關鍵時刻。 這一開放時期繼承了1970年代積累的文化研究、激烈的辯論和政治衝突的高潮,為臺灣向1990年代的大爆發提供了充足能量。 從鄉土文學辯論到總統大選,臺美關係的破裂,開啟了臺灣知識份子的“身份”危機,也開啟了主體性的追求和建構。 它延續了1960、1970年代在文學和翻譯方面的「文化養土」工作,並開啟了新電影、小劇場、實驗藝術、紀實攝影和報告文學的「就地創生」,呈現出更為動態和多樣化的發展。
 
本次展覽透過作品、檔案、視聽記錄和訪談,追溯了80年代臺灣藝術文化發展史上“跨領域”的脈絡。 臺灣的“跨領域”不是現代性的過程,而是共同體的存在和出路。 展示了五個子主題:“前衛與實驗”,展示了藝術家在西方新藝術形式的啟發下在各個領域的實驗; “政治與禁忌”表明,解嚴前後,思想、身體和創作在一個日益自由的社會中被解封; “翻譯和混合物種”顯示了國際化和歸國學者的新增,以及大量翻譯作品的出版和意識形態演變; “地方性、全球化和認同”展現了臺灣融入全球生產鏈後,不同層面的認同和價值的碰撞; “融合與進步”以開放的展覽設計重塑了聚會場所的氛圍,並在這裡策劃了一系列公共活動。
 
台灣的文化前衛將“本土情境”與各種“實驗”串聯起來以應對外來信息,尤其是在面對封閉高壓的長期戒嚴、中產階級的崛起,西方思想的傳入、自由主義的呼喚和挑戰。《前衛實驗》展示了80年代對於現當代藝術空間的發展,例如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成立,行為藝術和小型實驗劇場對身體、空間和當下的反思情況。
 
1987年解嚴前,社會上形成了政治相對鬆散的氛圍,國家體制與個人自由之間處於激烈動蕩的狀態。《政治與禁忌》展現了各種形式的“挑戰禁忌”,以新的媒體和信息渠道進行,讓台灣歷史擺脫了長期專制的敘事,像是透過寫作和行為發動的性別反叛,到羅大佑的搖滾樂和錄音室的建置等等,由於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而在記錄過程中,因此也依隨事件與計畫出現了許多跨域的合作。
 
《翻譯術與混種》顯示了在1980年代隨著國際化、歸國學人帶回的西方訓練技巧,在追求自由化的政治氛圍下蓬勃發展,例如出版社引進張愛玲描寫歷史時空下女性處境的小說、隨三毛而興起的流浪異國情懷、日本白虎社來臺演出對文藝所造成的深遠影響⋯⋯。這些經由外部思想上的創意啟發,激化了當時人們對於探索和表達的慾望,因而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翻譯術」,然而翻譯既造成一次次的斷裂,也積累出形形色色的混交。
 
台美斷交和解嚴所造成的政治新局,使得人們必須重新思考政治歷史及認同問題。《在地、全球化與身分認同》展現了攝影師們深入臺灣角落、追隨社會事件與藝術展演,以大量「紀實」的方式形塑臺灣風貌,例如「芬芳寶島」和「映象之旅」、「絲綢之路」…。臺灣人未來必要面對身份認同的挑戰,從當時的表演藝術可見到以「後現代」為名,將西方前衛「在地化」與「中國化」混雜,生產出符合最多數中產階級的新趣味。
 
回顧臺灣的1980,在沒有電腦傳訊與網路平台的時代,報紙副刊不僅僅是文學版面而已,更承擔了挖角菁英人才、思辨串流的文化影響力。無論是專題規劃或是版面視覺的實驗,都為日後成熟網絡社會定下雛形。此外,百家爭鳴的黨外、文藝電影,影視八卦雜誌,都提供了讓各路創作人集合激盪的聚會空間,進而組成了珍貴而繽紛的交流平台。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