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雷達 / 藝論紛紛 / 球是圓的——「生命只在此山中」
分享 | 瀏覽數: 771

球是圓的——「生命只在此山中」

Author: [特約評論人] 吳思鋒, 2023年04月30日 21時29分

評論的展演: 《饒愛琴伊命雙個展|饒愛琴—斜對角的發酵&伊命·瑪法琉—生命只在此山中》

展場照片        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生命只在此山中」的創作者為卡大地部落卑南族藝術家伊命.瑪法琉,和饒愛琴的「斜對角的發酵」同步以雙個展的型態於關渡美術館展出。展場播放的紀錄影像中,伊命提到,在食物和資源上,部落沒有「存」的概念。在他連貫的話語裡,我的閱讀是,「不存」並非過度與浪費,之於部落族人,物種、生態、生活及文化之間,本來便存有「平衡」的相互關係。他也提到,人類到外星球殖民乃因地球資源的採集已臻極限。換句話說,在伊命通過言說與作品的表述裡,至少在某個層次,他置身於現代社會的總體環境,給出了一種資源論的文明反思。

這讓我想到,收錄於《紮根於流動中的邊界敘事——臺東都蘭藝術聚落故事》中,伊命的訪談,無論是2012年〈拿走〉系列或2018年〈穿透〉系列,皆為他看見隱藏在不同的天災人禍背後,充滿人類對於土地的破壞、速度的迷戀。在現代文明、資本社會當中,各形各色的「速度」不斷改變我們的感知,譬如從工業革命到網際網路再到AI人工智慧,人與現代科學、科技之間的摩擦,結果正與現代文明訴諸的線性與普遍性的主旋律相反的是,持續造致人類身心不斷二元剝離的空乏感,「加速」帶來的是傾斜與失衡。

據此,「圓」似乎成為現階段創作者面對他眼中的世界,一個貫串部落精神、現代眼光、勞動及創作,認識與方法難以分離的核心意象。這也是在這次展出的作品裡面,最引動我觀看的一部分。譬如以球狀、球體為造型單位的那些作品,通過漂流木的撿拾、磨削、局部鏤空、榫接、鑲嵌等工序,折曲或彎斜向上地形構一組組從大地伸展而出的宇宙圖像。而就如黃瀞瑩曾從伊命的作品〈穿越時空的手〉,觀察到:

「伊命將厚實的木頭穿鑿出透明的形狀,這是有力而粗壯的『手』的造型;在第一眼看見時,也許我們會對伊命表達方式的直接感到錯愕,彷彿這是未經轉化的直率表現,然而當我們注意到『手』的造型是透空時,會發覺伊命在創作過程中乃是以自己的手在厚實木頭上奮力鑿刻,伊命的手的氣力凝結在透空的形體中,也因此這隻手雖然不是實體,但其質量卻顯得異常凝重密實。」【註】

在這樣的描述裡,創作中的思考與勞動幾乎同步,也就召喚出了在「作品」的視覺之外,創作勞動的肉體感,也就是說,作品之前的藝術勞動,已經正在「我」與「我的世界」之間,形成一個行動的中介之域。這也是為什麼當展場一隅再現著工作室場景時,雖然火尚未升起,我們似乎仍然看得見舞動的火光,漫起溫熱的體感。

展場照片        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而我在展場內諸作所瞥見的「向上」,並非導向心性的昇華,或顯現文明的崇高,反而不時因此浮起一種莫名的、不知如何衡量的距離感,更像在問,「高處」的那裡,真的是人類的未來嗎?同時,那些「圓」的造型、象徵,不單只是將星球予以具象化的藝術作物,也提供了一種「修復觀」,使人想到卑南族神話中的太陽,以及現代社會與生態世界中的平衡等等,多層次的關係與倫理。如果這是一種「山的視線」,那便是從山林的文明化所生成的「反觀」。

註:見〈伊命:採集與織造的勞動軌跡〉,收入《島嶼跫音──臺灣南島當代藝術側記》,高雄市立美術館出版。

使用 Disqus 留言服務